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实题材 > 清城遗梦

第43章 杏坛逐梦迁新府 睿志谋猷启后昆

今年的天气格外反常,虽已过立秋,但空气依旧泛着炽热的浪潮。阳光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气温飙升到了36度,地面被晒得滚烫,仿佛能将鞋底融化。人们抱怨着,说是经济的飞速发展、燃料的过度消耗,让地球变得更热了。

在清远一中的校园里,高一、高二的学生还未开学,只有高三年级在西侧那几排平房里补课。这些平房历经岁月的侵蚀,墙壁斑驳,屋顶的瓦片松动,似乎轻轻一碰就会掉落。教室里那些老旧的吊扇慢悠悠地转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扇过来的风也是热的。只有在课间,校园里能听见学生的说笑,每当上课铃响起,整个学校只有蝉鸣带来的燥热与烦闷。

傍晚,清凉的微风如同一位温柔的使者,让暑气渐渐消退。学生们在晚饭后纷纷走出教室,徜徉在校园里,尽情享受这片刻的清凉。小路上,三三两两的学生结伴而行,有的讨论着当天的课程,有的分享着彼此的秘密。

明菲把清洋拉到阶梯教室旁的连廊下,一屁股坐在长椅上,满脸抱怨地说:“我们班这两天只上物理、化学,我都快烦死了!”

清洋站在一旁,微微皱眉,轻声问道:“那你想上什么课?”

“我想上英语课。王老师英语讲得最好,可惜他出国了,也不知道谁来,不过我看谁来都比不上他。”明菲用手托着下巴,眼中尽是失落。

“你以后大学打算学什么专业?”清洋饶有兴致地问她。

明菲低着头想了想,然后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我想学外语,除了英语,我还要学几门其他国家的语言。”

清洋笑着摇了摇头:“你呀,贪多嚼不烂!还是先把英语学好了再说吧!”

“我英语成绩挺好的呀!每次考试都在一百四左右,这还不行吗?”明菲不服气地撅起嘴。

清洋挑了挑眉:“那你的成绩怎么没什么进步呢?”

“嗨!我就是对物理、化学提不起兴趣!现在冯校长也走了,新来的数学老师肯定不如他,我真不想学了!”明菲说着,情绪渐渐低落下来。

清洋笑着说:“唉!可怜的小二丫!你可怎么办哟!”

明菲白了他一眼:“跟你说正经的呢,别开玩笑!”

清洋认真地看着她:“明菲,你回答我一个问题,你说你学习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明菲看了看清洋,沉思片刻后说道,“我很少想这个问题,嗯……我觉得家里人供我上学不容易,要是我考不上大学,都对不起他们!”她微微低下头。

“嗯,你的意思是你学习是为了报答家人,换个说法,你就是在为家人学习,对吧?”清洋见明菲眨了眨眼睛,便接着说,“我和你不一样,我家条件不好,父母都是农民。如果我不努力,将来就得和他们一样,一辈子在土里刨食,顶多像张大爷那样,带几个人干点瓦工活儿。所以我必须得努力。现在虽说是半个老师,但我不信命,我觉得人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将来才会更强,成就才会更大,命运才会更好。咱们学习不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吗?”清洋说得慷慨激昂,眼中都是坚定自信。

明菲忍不住拍着手叫道:“你讲得真好,一套一套的,我发现你越来越厉害了,将来没准能当个校长!”

“别打岔!明菲,咱俩一起长大的,你家条件好,一直无忧无虑的。可我考虑的事比你多,将来我们哥俩都上大学,家里压力肯定大,要是真的供给不起了,我只能辍学回家,当个小学老师。我知道你对我好,可你想,将来你大学毕业后有了好工作,还会看得上我这个老师吗?”

明菲突然打断了他的话:“清洋,你别说了,将来不管我干什么工作,就算你是个幼儿园老师,我也一样跟你好!”

一时间,两人都陷入了沉默,连廊下只有微风轻轻拂过的声音,仿佛也在为他们的未来而思索。良久,清洋率先打破了沉默,轻声问道:“明菲,咱们做个约定好不好?”

“什么约定?”明菲好奇地看着他。

清洋看着她的眼睛:“这一年,咱俩都好好学习,等考上大学,再谈感情的事,行不行?”

“不行!我不放心你,你这么优秀,我怕别人把你抢走了!”明菲着急地说,脸上写满了紧张。

清洋笑着安慰她:“你就别想太多了,我肯定不会和别人好的!”

“那你得发誓!”明菲指着清洋的鼻子,脸上带着一丝俏皮。

“我怎么发誓啊?等等!要发誓的话,咱俩各发一个,好不好?”清洋想了想说道。

明菲疑惑地问:“还要我发什么誓啊?”

“你得发誓,从现在到高考这段时间,不能胡思乱想,要一心一意地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上大学后再和我……”说到最后几个字时,清洋有些不好意思。

“和你什么啊?你就不能大大方方地说出来?”明菲故意逗他。

清洋的脸微微泛红:“非得让我说出口啊?”

明菲不依不饶地说:“就得说!”

清洋不好意思地说:“好吧,我说——谈恋爱,可以了吧?”

明菲满意地笑了笑:“这还差不多,那你怎么发誓啊?”

清洋想了想,一本正经地说:“我发誓!从现在到高考这期间,我绝不能喜欢上除你以外的任何一个女生,否则吃饭噎死、喝水呛死、被屁崩死、被唾沫淹死……”他的脸上带着狡黠的笑意。

明菲也忍不住笑出声来,轻轻地拍了他一下:“行了行了,发个誓都这么不正经!”

清洋也笑了,他对明菲说:“我说了,该你了!”

明菲也学着他的样子发了誓。“诶!清洋,我现在感觉心里轻松好多了,脑子里也没那么多杂念了!”明菲拍了拍胸口,长舒了一口气。

“真的吗?让我摸摸,看看这脑袋里是不是少了根弦啊?”清洋笑着伸出了手。

“讨厌!一边去!”明菲红着脸,拍开了他的手。

“哈哈哈哈……”二人的笑声在连廊下响起,充满了青春的气息。

高三年级的补课时光转瞬即逝,这三周里发生了不少事情。崔主任撞见了一对不上晚自习、想跑到校外谈情说爱的男女生,最终处理结果是男生被遣返回杨家坨中学,女生被赶回了城关中学。四班的姜东岭因为偷窃被舍友举报,人赃并获后被转到了马庄中学。一时间,整个校园人心惶惶,尤其是127宿舍的余波,他生怕自己和姜东岭之间的丑事被揭露出来而受到处理,整天提心吊胆,上课也魂不守舍。

最后一个晚自习第三节上课后,赵树森老师满脸笑意地走进了教室。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天补课结束后,我们就不用再来这个学校了!”

学生们听到他这么说,先是一愣,都瞪大了眼睛,好像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转瞬间教室便沸腾了起来。因为大家早就听说在运河西盖了一所新学校,而且传闻那所学校就是新一中。同学们兴奋地交头接耳,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新学校的美好模样。

赵老师笑呵呵地看着大家,慢条斯理地说:“你们猜得没错,我们要搬到新学校了,新学校里设施齐全,一切都是最先进的,唯一的遗憾就是操场还没完工,不过大家别着急,很快就都弄好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像是在展示新学校的宏伟蓝图。

接下来,赵老师详细地说明了搬家的注意事项。等他一走,同学们再没心思上自习课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一直聊到下课,都在憧憬着新学校的生活。

转天上午下课后,同学们把自己的物品收拾得干干净净,打好包带回了家,只留下空荡荡的教室和宿舍。宿舍里原本摆放整齐的床铺变得凌乱不堪,地上散落着纸屑和杂物,见证着学生在这里度过的点点滴滴。

清远一中新校区坐落在京杭大运河西岸一片居民楼的西侧,校园外三面都是庄稼地,只有东面紧邻一条宽阔的马路,马路对面有两家超市、几家快餐店和五金店。新校区的大门气派宏伟,红色石材上镌刻着“清远一中”四个金色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新一中校园面积广阔,最南端是两栋六层的宿舍楼,楼内的墙壁洁白晶莹,铝合金推拉窗明亮干净。宿舍楼西侧是锅炉房和水房,北面是一大片空地,正在建设一个小花园,花园里已经种上了一些花草树木,工人们正在忙碌地施工。花园西侧是一栋二层的学生食堂,食堂的外观设计新颖,内部装修十分精致,让人眼前一亮。食堂北侧是Z字形的第一教学楼,再往北还有第二教学楼和一栋办公实验的综合楼,三栋楼每层都有连廊相连,方便大家在楼宇之间穿梭。

竣工区域仅占校园面积的三分之一,西面还是大片的荒地,从校门口的鸟瞰图可以看出,在那片荒地上还规划了一个体育馆、几个篮球场、一个足球场和一个大看台。站在崭新的校园里,仿佛能看到未来这里充满活力的景象,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奔跑、嬉戏,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九月四日,高三返校的那一天,虽然节气已近白露,但天气仍旧酷热难耐,炙热的阳光仿佛要把皮肤晒破。高一新生此时正在那片荒地上军训,他们穿着整齐的迷彩服,在教官的指挥下训练着。高二年级也于前一天返校了,此时正在教室里上课。高三学生在嘈杂声中终于安置好了教室与宿舍。高三的教室在第一教学楼的顶楼,五班教室恰在 Z字形中间凸出的部位,夕照让教室从中午到傍晚都像蒸笼一样,一班在顶楼的西南角,室温和五班不相上下。这些学生逃离了闷热的老学校,又扎进了一个大火炉,只能在课间跑到楼道里迎着北窗吹吹凉风,大家争着把头挤到窗口,贪婪地享受那一丝清凉,仿佛这是夏末最珍贵的礼物。

新人新感觉,新家新气象,马校长还有两年就退休了,他为能在新校区再执政两年而感到欣慰,有时他真想再年轻几岁,再多干几年,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此时的马校长,头顶的发丝皆已掉光,四周的头发也已花白,但他精神矍铄地站在校园里,看着眼前的新校区,回想一路走来的历程,心中满是感慨。

自从冯校长调走后,马校长一直为主管教学副校长的人选而忧虑。经过一个暑假的深思熟虑,他初步确定了三个候选人:第一个是石宝生,由于亲戚关系,他曾考虑在退休前提拔一下这个晚辈,可有时良知却告诉他不能这么做,但转念一想,反正自己还有两年就退了,提拔了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他想到的第二个是崔洪斌,老崔是个教学能手,管理学生也很有一套,但这次化学竞赛被他搞砸了,不仅丢了一中的脸,也让马校长颜面无光;第三个是高二年级的赵洪生,虽然教学能力一般,但在管理学生上很有章法。马校长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拿着笔,在三个名字上敲敲点点,反复权衡着他们的优缺点,试图做出最恰当的决定,思来想去,他决定召开一个班子会,来敲定接班人。

开学第一周的周三下午,在办公楼三楼的小会议室里,领导班子和所有中层干部都在,马校长开诚布公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谁来担任这个副校长的职位,由大家投票表决,马校长和尚校长各占两票,其余人员各占一票。会议室里,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有些紧张,每个人都清楚这次会议的重要性。

经过公开投票、唱票之后,令人意想不到的局面发生了,石宝生和崔洪斌票数竟然相等,这可让马校长犯了难。他皱着眉头,看了看石宝生,又瞧瞧崔洪斌,一时不知该如何抉择。

“尚校长,对这个投票结果,你有什么建议?”马校长看着尚校长,希望他能给出一些有价值的意见。

“马校!”尚校长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对二位主任呢,我都非常看好,小石这些年一直负责教务工作,做事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工作踏实。老崔呢,这些年教学成绩有目共睹,而且管理学生很有一套,他们俩人谁当副校长我都赞成。”尚校长微笑着,语气十分平和,试图缓解紧张的气氛。

“老尚,你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老陈,你有什么高见?”马校长有些无奈地看向陈主任。

陈主任又耍起了滑头,脸上带着坏笑说:“马校,我坚决拥护领导班子的决定!”

“嘿!你这个老狐狸!数你点子多,今天你必须说说!”马校长半开玩笑地说,语气中却带着不容置疑。

“马校,要让我说呀,我觉得两位主任都不错,都有能力当这个副校长,但我觉得吧,上任前是不是得先考验一下两位主任,您说对不对?”陈主任眨了眨眼,神秘兮兮地说。

“考验?你仔细说说,怎么个考验法?”马校长来了兴趣,认真地听着。

陈主任不紧不慢地说:“我先问问您,您觉得咱们这届高三学生怎么样?比上届如何?”

马校长思考了片刻,回答道:“我感觉这届高三挺优秀,不比上届差。”

“好,那咱们不如用这届高三学生做个实验,我举个例子啊!咱们可以让老崔先代理这个副校长,如果高考成绩明显高于去年,那就说明老崔有能力胜任这个副校长,后期就可以让老崔转正,如果老崔干得还不如上届呢,那干脆让小石来干。”陈主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

马校长陷入了沉思,他微微眯起眼睛,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试图从他们的脸上捕捉到一丝灵感。良久之后,他才缓缓开口:“这只能算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各位老师,谁还有更好的建议?”

整个会议室仿佛被一层无形的薄膜笼罩,鸦雀无声。唯有石宝生那粗重的喘气声,在这寂静的空间里显得格外突兀。他那光秃秃的额头早已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他不时用手擦拭着,显然内心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马校长的目光先是落在石宝生那紧张的面孔上,停留片刻后,又转向崔洪斌。只见崔洪斌神色凝重,微微抿着嘴唇,眼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好像既有对竞争结果的不甘,又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最后,马校长清了清嗓子,打破了这令人压抑的沉默。

“这个事情就像尚校长说的一样,两位主任都有当好这个副校长的潜质。从经验上来看,老崔在教学领域摸爬滚打多年,带出了一届又一届的优秀毕业生,教学成果显著,在管理学生方面也有独特的章法。但从年龄来看,小石正值壮年,比老崔更早当上了年级主任,这几年的工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充分展现了年轻人的冲劲和潜力,也是后生可畏啊!我觉得机会还是应该多留给年轻人,为学校发展注入新活力嘛!要不这事就按陈主任的建议,先让小石代理这个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如果这届高考成绩斐然,远超去年,那就证明小石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个职位,后面就让他干下去;要是成绩还不如上届,那就让老崔来接手,大家看这样安排有没有意见?”马校长一边说着,一边再次扫视众人,眼中带着询问与期待。

众人听了马校长的话,都默默低下了头,没人提出反对意见。有人轻轻叹了口气,有人微微点了点头,似乎都在心里权衡着这个决定的利弊。马校长见此情形,便继续说:“关于今天的决议啊,洪生,你辛苦一下,拟一个会议纪要,把大家在会议上提出的意见都写进去,尤其是最后的决定,一定要写清楚,再让大伙签字确认,就这么定了!”

随着马校长的话音落下,这场推选主管教学副校长的会议正式结束。众人纷纷起身,无精打采地离开了会议室。石宝生一边往外走,一边拧着眉头,脑海里不停盘算着如何制定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怎么把这届高考成绩搞上去,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崔洪斌也皱着眉头,脚步格外沉重,他一边往外走,一边思忖着如果石宝生带好了这届学生,自己是否还有翻盘的机会?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