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非儿转身,惊讶地发现刚刚还在她身旁的人,此时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的目光扫过周围,却只能看到一片空荡荡。
焉非儿见到跪在地上的太监们,心中怒火熊熊,说道:“你们的到来真是及时啊。”她的语气充满了讽刺与嘲笑。
“谢太后夸奖,奴才一听到太后呼唤就即刻前来。”一个太监恭维道,脸上洋溢着讨好的笑容。
焉非儿翻了个白眼,心想:“好赖话都听不懂。”经历了一晚的心惊胆战,她连睡觉都不配了吗?
“把沈太妃送回去吗,找个御医好好治疗。”说罢,她疲惫地躺回了温暖的被窝,渐渐陷入了梦乡。
……
天空微微亮,焉非儿牵着小皇帝,踏入朝堂中央。
她身披一袭华美的凤袍,长长的拖尾轻摇着,色彩缤纷而瑰丽,细致的纹路交织着。
凤袍的颜色绚烂多彩,如同千万道彩霞在天际交织,缤纷而不失庄重。
缓步走到椅子前的她,裙摆轻拂过地面。不料,她不小心踩住了裙子,脚下一滑,身体微颤,险些跌倒。
幸好身旁的宫女小莹及时扶住她,她绝逼跌个大跟头。
尴尬的神色刚浮现在她脸上,便迅速被优美的姿态所取代。她轻轻扶起裙边,稳稳地坐在椅子上。
晨光透过珠帘,轻柔地洒在她身上。
她轻轻扶起凤袖,透过珠帘,俯视朝堂之上。
幸好众人都低头跪地行礼,否则一国太后摔倒在地,那将是多么丢脸的事情。
他们的官服庄重,颜色各异,胸前挂着璀璨的朝珠,手里紧握着笏板,神情严肃。
“平身……”李全全对着下面跪拜的大臣,高声喊叫道。
大臣们纷纷起身。
焉非儿不满地看着下面嘈杂的大臣们,猛地一拍桌子,一声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大殿内回荡。朝堂内瞬间一片寂静,仿佛时间被冻结了一般。
她看着被震慑住的大臣们,心中暗自叹息。
玛德,手好疼,这个动作实在是草率了,真的草率了。
忍不住在心中对自己的冲动行为感到后悔。
焉非儿面对着吓得浑身发抖的官员们,她双眸闪着严厉的光芒。
“谁让你们起身的?”她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让官员们感到一阵阵的寒意。
官员们立马跪了回去,他们的头颅低垂,无人敢直视她的目光。
“怎么?你们都瞎了?”焉非儿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没看到龙椅上还有个人?”
下面的大臣们面面相觑,都没觉得有何不妥。
“朝堂之上只有一个主,那就是太后。”
李逢广,一个在朝中素来以善于阿谀奉承著称的大臣。
此刻他满脸堆笑,眼中闪烁着讨好的光芒,就像一只贪婪的狐狸。他挺着胸膛,语气坚决,话语中充满了对她的恭维。
“太后,现在可是您当家做主。”
他的声音在朝堂中回荡,每个字都清晰可闻。他的言辞在大殿的每一寸空气中弥漫开来,如同甜言蜜语在耳边低语,让人不禁心生欢喜。
然而,焉非儿却并未被他的马屁所迷惑。她轻轻冷哼一声,心中暗自嘲讽李逢广的演技。
焉非儿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茶。她的目光瞥向李逢广,淡淡地问道:“是这样吗?”她的声音平静如水,却带着不可质疑的威严。
“是是是……”李逢广立刻附和着,脸上堆满了笑容,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焉非儿扫视着下面的其他大臣,她的眼神如同冰冷的刀刃,划过每一个人。“你们也这样认为?”
“是是是……”
朝堂之上出现了各种附和的声音,如同嗡嗡作响的蜜蜂,让人感到烦躁不安。那些大臣们,有的面露谄媚,有的低头不语,有的则眼神闪烁。
杨青礼跪在朝堂中央的玉石地上,他的眼神坚毅,没有一丝的畏惧和退缩,不卑不亢地说道:“藐视天子,按离国律法,理应诛连九族。”
焉非儿脸上带着微笑,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她伸出手示意杨青礼起身。
朝堂上的大臣们反应各异,一半为他而担心,另一半则在幸灾乐祸。
“杨青礼,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太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你居然敢质疑太后。请求太后处死杨青礼。”
李逢广站了出来,义愤填膺地请求焉非儿的惩罚。他的眼神充满了挑衅和恶意,显然是看准了机会想要给杨青礼一个教训。
“臣等附议。”
周围的大臣们纷纷附和李逢广的请求,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仿佛要吞噬掉整个朝堂。
焉非儿冷眼望着眼前这一幕,当浑浊成为一种常态,清白便成为了罪过。
“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那就取消株连九族之罪,一人错一人受罚。”她的声音在宽阔的宫殿中回荡,如冷冽的北风,让人心中生寒。
“太后,这万万不可。祖宗律法不能废除,杨青礼一人犯罪,就应该全家被诛。”李逢广继续反对。
然而,焉非儿并不被这些话语所动摇。她冷冷地看着下面的李逢广,瞳孔中闪烁着犀利的寒光,似乎对他的反对感到无比的不耐烦。
她转向站在一旁的杨青礼。
“过来拟旨。”焉非儿的声音沉稳而威严,清晰地穿透了殿内的喧闹。
杨青礼顺从的踏上阶梯,站在龙椅旁边。
李全全早已备好了笔墨,静静地待在一边。
“太后,不能废除,不能废除。”李逢广小跑上来,欲要阻止杨青礼,被一旁几个小太监拦了下来。
“太后不能废除……”
“李尚书,你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设,你犯错你全家不就不用跟着遭殃。”焉非儿劝解道。
“太后,臣同英国公和杨青礼不一样。臣,一心为国,置之死地而后已!”
焉非儿却没有被感动到,只觉得虚伪的恶心。
“既然李尚书有这等觉悟,那就扔军营下面历练历练吧!”
她话刚落,李逢广就扑通一下跪下了。
“太后,臣是文官做不了那些。臣,建议让杨青礼去,毕竟他和米将军是未来亲家,一定能得到米将军的照拂。”
要比狗真的没人比李逢广狗。
“李尚书,你刚刚的建议很不错,为了奖励李尚书,拉出去打二十大板吧!”
她猛地一挥手,四个小太监立刻把李尚书拉了出去。
“还有哪位大臣想领赏?”这个问题让整个朝堂瞬间变得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出声。
就连平常同李逢广交好官员,都开始装聋作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