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双穿门,我竟核平了小日子?

第六十八章:整顿朝堂

“若想要形成正确的思想体制和道德规范,就要适用一些正确的体制来引导,例如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适用于百姓的,适用于陛下的,还有适用于全天下所有人的思想规范,有正确的思想来领导,那行为就会受到约束。”

“还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这是个人的道德约束,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太多太多,要是说起来,臣能向陛下说一个晚上。”

苏白也只是说了个大概,具体解析起来,还需要一些时间,他在提前就花了几日的时间把这些东西汇写在一起。

“听起来很不错,咱也能明白你的用意,这些也正是咱想要的,不过咱需看完再说。”朱元璋是一个谨慎的人,没看完是不会下定论的。

“不急,陛下可以慢慢看。”苏白回应道。

朱元璋把这些本子先放在一边,道:“今日上早朝感觉如何?”

苏白知道朱元璋绝非是简单的问一问,一定是别有他意。

“臣已经领略文武大臣的口舌。”

“你能知道就好,咱不想让你置身于为难之地,毕竟咱也不能二十四小时的保护你,苏军师有的时候只能靠自己,所以你能明白咱的意思吗。”

苏白回道:“臣能明白,陛下是知朝中的复杂,所以担心臣卷入进去没有办法保护自己再受其害,陛下是在关心我,我都明白。”

“咱就是这个意思,你不是一般的聪明,咱一点就通透,所以你确定还要管理朝堂之事吗。”朱元璋反问道,“若要做出体制改革一事,可没有那么简单,你真的做好了准备?”

他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苏白不管,那这些人就会非常的危险。

“那自然是要的,这一点,臣的心不会改变,谢陛下的提醒和关心,难道陛下就不想要长治久安吗?”苏白的回答也很坚定。

看着如此坚定的苏白,朱元璋反思起来,大明能长久下去,这不就是他的愿景吗。

“好,咱听你的。”

朱元璋赠予苏白几块免死金牌,以及各种令牌。

公公把这些一并取来。

苏白没什么好推辞的,他全部收下。

“谢陛下。”

“咱相信你可以的,咱也愿意听你的觐言,如此,大明才能更好的发展。”

“你颇有几分像我年轻时候的样子,苏军师在大明定有一番大作为,如今已经实现,咱相信你在后世也一定会有一番大作为的。”

朱元璋笃定的说道,当时他也是被义父所看重,最后发展为大明的一朝之帝。

像苏白如此优秀的人,还用愁今后没有作为吗?

“谢陛下。”

与陛下聊完,苏白带着令牌离开。

……

待朱元璋看完所有的东西以后,也才认真的实施起来。

“真是没有想到这后世发展的竟这般好,苏军师写的这些咱都已经看完,若是不实施,才是真的不想要百姓好,不想要大明好。”

……

朝中。

“这一层又一层的法规,压的我喘不上气来,这哪是来当官,分到咱们的手上就没有什么实权了,还需要各种上级和左级的支持,当真是心累啊。”

大臣们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并摇了摇头,完全没有看出这个改革有哪一点好处。

“就连俸禄都减少了,说什么按级别和绩效来分,我这么大的府上上下下的那么多的人要拿什么来养活啊。”

“听说还要彻查一些贪污之事,若是被抓到就要大力惩罚,今后这钱财定要小心了,家底不保啊。”

有些大臣之子已经开始在担心,这事真要被查到该如何圆,圆不了的话就会被杀头。

以往朝中有太多不好的风气了,苏白就是来整顿职场的,不过是在古代不是在现代。

一些不好的作风问题,苏白都要一并解决,虽然很是阵痛,但都是为他们好。

“听说上此奏折的人是苏军师,你们可有听说?”

“怎么会是他呢,我待他如此真心,还带着他去大明各个美食之地,称兄道弟,怕不是有意在试探我,是我疏忽大意,竟认贼为友。”

“都一样,我时常去找他谈话,还给他送我家乡的特产,是真的待他为友人,结果他要这般陷害于我。”大臣捂着心脏说道。

“何止是对你一人如此,这朝上的文武大臣全部都是一个样子。”

“这是想要一锅端吧,不得了了。”

“真是枉费我们的追捧,结果还是他把他们弄的这么惨。”

“是啊,绝对不能服。”

朝中热讨的有多热烈,他们就对苏白有多反感,甚至视苏白为敌人。

这个时候,苏白走了进来。

所有大臣都对他冷眼相待,完全没有往日的热情。

“说什么交友,全都是幌子,来打探我们的底细才是真的,殊不知在他的手上已经握有不少人名,就差向陛下禀报了,到时候我们被关的关罚的罚,他就会向陛下领功受赏。”

此言一出,众人开始担忧,与苏白交往不错的人也都不再替他说话了。

“心急者,是承认了吗?还是经不起被查?”苏白问道。

“你……”大臣瞪大了眼睛,眼珠子都快要被瞪出来了。

“殿下为何要如此狠心,缩减我们的俸禄,还要各种严查我们,这还不够完,这当个官没有实权,这当个官还有什么意思。”

“缩减的可不少,原先是多少,现在又是多少,这逢年过节的要怎么活。”

“诸位来当官就是为了贪图享乐的吗?”苏白严肃的问道。

“话可不敢这么讲啊,我们没少做事,忠心于大明忠心于陛下,怎么叫做贪图享乐呢。”

“我父培养我可不易,这好不容易读书进官,不求辉煌那求什么。”

“言之有理啊。”

“宫中奢靡过度,贪财无边,背地里收钱的还少吗,这收的钱怕是几辈子都花不完吧。”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