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义子二字,朱元璋的神色里都透漏着骄傲。
朝堂上,诸位大臣的眼光都望向苏白。
“以往臣都在忙于大明科技之事,所以没上过早朝,但臣与诸位也都不陌生,平日里没少在一起聚聚联络感情。”
“还请诸位大臣日后多多关照。”苏白知礼节的说道。
“殿下客气了,要说关照也得是您才对,您可比我们这些大臣们有用多了。”
“殿下尽管放心,诸位大臣都把你当孩子一样看待呢,说起年龄来,我们可比你大不少呢,怎么招也得是叔父辈的,臣也没有要攀亲的意思,臣的意思就是把殿下当自家人一样来看待。”
“诸位说的是,你是有功之臣,我们拥护你还来不及呢。”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朝堂上很是热闹。
“诸位安静。”
朱元璋被吵的耳朵疼,听到陛下之言,文武百官这才住嘴站好。
“好了,你们已经打过照面,接下来可以议事了。”
“你们谁先说啊。”
朝堂上安静一会后,有一位大臣站出来道:
“陛下。”
“臣有一事要说。”
“说,何事。”
“因苏军师付出良多,这城中百姓做轻工业的,种高产粮食的比比皆是,因此也安定了许多,可这贸易往来之事大家还是不敢来做,目前大明想要发展贸易,还制作了火车运输,轮船运输,这都是很好的条件,在此条件的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把贸易之事做好做强。”
“可眼前并非如此,即使我们现在有了轮船,有了火车,这货物依旧还是不敢出,因为城中多了一些伪装成当地百姓之人在从中作祟,我们想要管也都不敢冒然出动,若是伤到了无辜百姓才是得不偿失,为此我们也很头疼。”
朱元璋皱起眉头,这个确实是一件大事,事情还不小呢,因为存在不稳定因素。
“诸位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众百官相互一看,便开始想起了主意。
为表现自己,有的大臣就开始作起了回答。
“依臣来看,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放过一百,这件事情必须严格来处理。”
管理沿海地区的大臣摇了摇头回应道:“不妥,那遭殃的必然是百姓,大明的损失才是严重的。”
“要不然就封海关谁也别进,免得再出问题。”
“也不妥,这贸易要如何进行,沿海地区要怎么发展呢,如果真的封了海关,那就是背道而驰。”
“这也不妥那也不妥,你也没有法子,何不听取一下别人的建议呢。”
“好了好了。”朱元璋稳了稳手。
他看出了情况,若是在不制止的话,几个人再争论起来也不是问题。
“其他人可还有什么法子?”
朱元璋要的就是一个万无一失的办法。
正在大家安静之时,苏白站了出来,“陛下,臣有一个法子,可以解决眼前的这个问题。”
此言一出,众大臣们纷纷看向过来。
这说出来谁会相信,这么快就能想出办法来?
“殿下您做科技行,议政一事怕是不能够,我们绝非有意,只是办法不妥行不通,有损殿下的形象。”
朱元璋说道:“说来听听看。”
“这海关要严格看管,进出海的百姓要拿出证件来,轮船上要有大明的精兵队在,那些海盗倭寇就不敢靠近。”
朱元璋点了点头,觉得这个主意很不错。
既解决了区分当地百姓的问题,又解决了出海贸易一事,有苏军师带领的精兵队跟着货船,哪个海盗敢接近?
“诸位大臣们可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陛下这个主意不错,既能严格管理沿海地区,又能保证贸易往来,还能严查一下外出进关者,这个主意甚好。”就连管理沿海地区的大臣都夸赞了起来。
“今日一见,苏军师果然非同凡响,臣以为苏军师只能做科技,没想到殿下是一个全能的人才。”
“臣也觉得这个主意好,不知陛下何意。”
朱元璋回道:“你是管理沿海地区的人,既然你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那就实施起来吧。”
“甚好甚好啊。”
“谢陛下。”
“谢苏军师。”
“帮我们解决了一大难题。”
“诸位大臣还有什么问题吗。”朱元璋问道。
……
早朝结束。
苏白被邀请到殿中。
朱元璋笑道:“今日早朝你帮着咱解决了不少的问题,咱很是感激。”
“作为大明的子臣,应当为大明做出贡献来。”
“今日早朝,臣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大明是时候建立起好的思想体制了,如此可以达到约束的功效,例如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百姓要勤劳自强不息,还要建立起学习的机制,让百姓可以增长素质和文化,讲诚信有法治,要懂得艰苦奋斗。”
“说起法治来,今日臣还想到一事。”
听到这,朱元璋更加认真起来,“何事?”
“方才有人讲道,大明城中有一些跋扈的人家欺负女子,强抢民女一事比比皆是,所以臣想要陛下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法治系统,以此来公告天下,让所有百姓以此为戒,以此为始,约束自己的法治行为,犯错犯法是要接受惩罚的,当然好人也有奖励机制,这个叫做有赏有罚,如此大明才能安定和安全。”
“你说的很得咱的心,这也是你们的后世之法吗?”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当然,其实古人也很有智慧,我们许多的体制也是从中借鉴而来,再经过自己的反复研究和实验才最终确定了当代的法律法规。”苏白认真的讲道。
“说起法律来就很多了,这个是我写的法律条规,还请陛下过目。”苏白递上一个厚实的本子。
朱元璋接过来并翻开细看,里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字,但都很清晰也能看的明白。
“上面写的很详细,听起来也很适用。”
“这些不完全是800年后的法律,臣只是从中摘取一些适用于大明的法律和思想体制。”
“那咱定要仔细的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