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小说 > 朕装疯卖傻,奸臣却信以为真?

第二百九十二章 发明创造

梁问道看着林婉的模样,不禁挑眉:“又搞出什么新玩意了?”

“我们在千古一帝留下的书籍之中,经过细密的打磨组装,进行了一个显微镜的完善。”

林婉手舞足蹈,脸上写满了兴奋。

显微镜,这玩意的诞生,可以说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步。

闻言,梁问道不禁啧啧称奇,在这三清宫之中,还真是有些说法。

包括林婉在内,曾月明等人,以及如今也一同加入其中的云深道长,这些人的眼界,都要远远超出当前这个时代。

在他们的手中打造出后世已经标明原理的物件,这并不稀奇。

“之前你们进行农业研究的时候,都是通过什么手段进行观测种子和作物的?”

“只能通过放大镜。”

“也就是说,玻璃也搞出来了?”

“玻璃早就搞出来了。”

林婉嘿嘿直乐,脸上写满了兴奋。

对于三清宫之中梁问道倒是没有怎么在乎,任由他们自由发挥,对于这三清宫之中的发明进展,梁问道是不知晓的。

如今看来,后世的许多小玩意,都已经在三清宫之中被发明创造了。

现在就连显微镜都能搞出来,这对于农业,医学之上的发展进程有着相当大的帮助。

梁问道随着林婉一同进入到了三清宫之内,看着桌面上摆着一个略显简单的仪器,却也能分明出来,这就是显微镜的模样。

桌子周围围满了三清宫的科研人员,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激动神色。

一见梁问道到此,众人纷纷跪地叩首:“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梁问道大手一挥,缓缓走向了这桌前的显微镜前。

目镜,镜筒,压片机,载物台,反光镜,镜臂,所有的结构一应俱全,就连准焦螺旋都有配载。

这不光不是一个简陋的显微镜,反而是一个已经趋近于完美的显微镜。

“这光学显微镜的诞生,于整个大梁而言都是幸事,无论是日后农业之上的科研,还是医学之上的进展,都能得到飞速提升。

先生产出至少足够三清宫之中科研使用的显微镜,同时进行对多方生物,包括动物组织,人体组织,和植物组织的观察了解,进行深入了解这一方世界的组成基本。”

梁问道缓缓开口,一众三清宫科研人员纷纷点头。

这些人几乎已经和现代的科研人员没有什么差别。

若是这样一番话说给武忠云,说给宁安江,他们定然是要听的云里雾里,但是说给三清宫中的这些人,自然是能理解感悟。

“此外,曾月明,林婉,朕有要事言说。”

闻言,曾月明和林婉出列,将梁问道领到了密室之中。

如今的三清宫已经彻彻底底的变成了科研机构,曾经的炼丹炉什么的早就已经被撤掉,这些丹药纵然是有细微的作用,也远远不如搞科研来的纯粹。

曾月明这浸淫丹道毕生的炼丹师,如今都将这些交由了自己手下的小道童去处理,自己则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科研建设之中。

“如今,铁厂的建成已经是必然的,大梁的铁矿开采,包括日后的冶铁工艺也将得到提升,铁的产出自然是无惧消耗了。

但铁厂的建设也好,还是这些铁矿的整合也好,所为之事,都是铁路。

有了铁路,还必须有火车,否则的话铁路不过是空无作用的废铜烂铁,不知你们二人,对于火车的生产,可有什么好想法?”

如今大梁之中虽然有蒸汽机,但是这蒸汽机的体积确实不大。

绝大多数情况之下,蒸汽机的作用都只是带动些许寻常的机床,亦或者是如同纺织机这样的造物。

唯一一个用于巨物之上的,便是皇临号的蒸汽机,但说到底,皇临号的蒸汽机也不过是利用蒸汽机去带动螺旋桨,且水中有这极大的浮力,不是去带动整个船身。

但火车的制造,却需要一个相当巨大的蒸汽机,用以带动起整个火车的运转,这可就不简单了。

大梁之中,时至今日也没有妥善的焊接手段,机床虽然能进行精工,但在很多情况之下却还是无法代替人工。

可以说即便有了蒸汽机,大梁也不过是一只脚迈入到了工业时代,另一只脚也不过刚刚抬起,尚且没有踩稳。

所谓的工业时代,可不是一个两个工业造物的出现,就能跨越的。

大梁需要的东西还有很多,眼下只不过是勉强够用。

巨大的蒸汽机不光需要更加费时费力的工力,还需要一个更加巨大的锅炉房。

虽然这一切都有图纸,照葫芦画瓢便可,但大梁的工艺,想要将之完善,需要太久的时间了。

大梁虽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建设,但是梁问道不愿意去等。

“依我看,短时间内不能打造出一个足够催动火车运转的蒸汽机,那不如搭载多个小型的蒸汽机,进行连通做功,单独分出几个合适数量的车厢,进行蒸汽机的放置,这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半晌,林婉有条不紊道,梁问道点了点头:“这倒也是个不错的法子。”

“不过还是有些弊端,若是中途某一个蒸汽机发生了故障问题,排查起来就相当的麻烦。”

曾月明缓缓道,梁问道也觉有几分道理。

“这个好办,在林婉妹妹的基础之上,将蒸汽机进行左右排放,左侧的操纵左半边的车轮,右侧的操纵右半边车轮,分工明确,同时也能合理的分担于蒸汽机之上的压力。

若是当真出了什么故障的话,也能迅速的筛查出来,岂不是一举两得?”

就在此时,唐芷开口道,如此,火车如今生产的难题,便彻底的解决。

果然,集思广益,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今日本意前来是分析这火车的建成,却意外的得知了三清宫中显微镜的创造。

不得不说,有一个合适的科研团队,梁问道确实能省去很多的麻烦。

“那就按照这个思路,先打造出一个车头来。”

在千古一帝留下的书籍之中,有关火车的图纸有着许多,梁问道自然无需再去插手。

待的这火车车头的生产,便只等铁路的完善。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