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小说 > 宰执第一人

第六十二章 恐怖的未来

三个要人,分别是不同方位,不同的想法。

简简单单的三句话,让李清泉惊讶。

一个年纪轻轻的人,竟然有如此透彻的想法。

对于制盐赚钱有着相当成熟的想法。

三个要人,已经将制盐走向卖盐如何成功的框架建立起来。

剩下的只需要在其中慢慢一步一步增添步骤即可,至于其他的事情便是轻而易举能够做到的。

能够有如此想法之人,不得不让李清泉高看陈青龙几眼。

“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我觉得以你这个年纪应该不会把问题看得如此透彻,难道背后是有高人指点?”

李清泉好奇的询问着。

他还是觉得一个年轻人无法拥有如此成熟的经商之道,可思来想去只能想到陈青龙可能背后有高人指点。

只要有高人指点,那其实这些也并不是很有难度。

“大人,你还是冤枉我了。”

“一切都是凭借我实打实想的。”

“你想想我身上有多大的利益才会让高人指点我?”

“我就算是制盐卖盐,连一个小盐商都不算!”

陈青龙尴尬的笑了笑,他目前的经济实力,比之前看不上自己的李承轩都不如。

自己连小盐商都不如,顶多是一个加工的身份罢了。

自己想要成为盐商,那还得自己手底下有足够的人才行。

有人多制盐,自己才能有足够的存量,在盐商里站住脚来。

现在十个人,十五口大锅,再怎么样也是小打小闹罢了。

陈青龙依靠的是制盐卖盐赚的第一桶金之后,再想办法涉及其他领域。

钱是男儿胆,只是有了胆子才能走四方。

要是手无寸金,还是老老实实的干脚夫,一辈子当一个普通人罢了。

李清泉听着陈青龙的话语,不禁沉思起来。

陈青龙说的十分在理,如果他是一个成功的盐商,最起码能够在山城里站稳脚跟。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看穿着打扮完全不是一个富贵人家。

那些一个个的盐商,好似暴发户一般,穿金戴银,身上绫罗绸缎,好不快活。

出门是八抬大轿抬出来的,平时身后得跟着不少下人。

手上戴着的是上好的羊脂玉扳指,玉石金器数不胜数。

陈青龙现在这个样子完全是个穷酸十足的打扮,要不是陈青龙之前拿出来十多两银子,完全不符合他的身份能够拿出来的。

李清泉还是真的不敢相信。

“看来还是小看你了!”

“盐商不是那么好当的,不过你现在有本事,未来一定能够大有作为。”

李清泉丝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凭借自己的能力赚到足够的银子,走在哪里都是值得让人钦佩的对象。

哪怕是陈青龙现在的年龄不是很大,可有志不在年高。

“哈哈,大人谬赞了!”

“大人聊了我这么多的问题,你还想什么?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过,我想大人留下来我来,应该不只是想要知道我身上的事情吧?”

陈青龙缓缓说道。

聊到了这里,才能够算得上是正题,之前都是所谓的开胃菜。

李清泉之前的话题,完全是在试探陈青龙,看看陈青龙身上到底有几斤几两。

现在陈青龙已经全盘托出,完全摸清楚底了之后,接下来的正事还是得聊的。

李清泉笑了笑,缓缓喝了一口热茶,心中不禁低估一句。

“小狐狸!”

不过李清泉也十分爱和聪明人聊天,只有和聪明人聊天,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他们这些人往往说话答非所问,可在话里话外之中,还是透露着一些内容。

而这些内容,才是重中之重的!

“我之前看你对难民和山城城民的关系还是很有见解。”

“所以我留下你来,我想听听你继续说一说!”

“我身为知州,很多事情我只能看到表面,而不能看到里面藏着的。”

“而你这样的小人物,我想能够看到的角度应该比我要多不少!”

李清泉十分谦虚的说着,陈青龙可不敢就这样硬生生的接过话来,只能恭维道。

“大人,你身居高位,看到什么事情比我们更加透彻。”

“我们看到的东西,也只是皮毛罢了,和大人的眼界完全不能比。”

“我们只有在父母官的指挥下,才能把日子过好,光景过棒,生活这样才有滋有味!”

陈青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完全把李清泉抬的高高的。

李清泉听罢,哈哈大笑了起来。

“好了,这些恭维话可要少说。”

“不然别人只会觉得你是一个空有其表的人罢了,只会油嘴滑舌可上不了什么台面!”

李清泉正色起来。

陈青龙看到李清泉正色,也不禁正襟危坐,点了点头,随后缓缓说道。

“大人,以小人之见。”

“目前山城处于一个饱和期。”

“何为饱和期,那便是山城之中的人口太多,对于很多东西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难民该住在哪里?总不能让难民住在山城城民的家里吧?”

“而他们没有钱,只能睡在路边。”

“天气越来越寒冷,我想那些身子骨弱一点的,经常吃一顿饿一顿的难民,很难挺得过深夜的寒冬。”

“每天早上起来,山城城民看到的是什么?是满街的尸体,他们僵硬的身体再也没有醒来的机会!”

陈青龙很直截了当的说出了现状。

日子渐渐步入寒冬,天寒地冻的天气,寻常人都在家里烤着火炉,不敢在外面瞎溜达。

可难民的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了,没有取暖条件,没有居所,连一个遮蔽寒冷的地方都没有。

那难民的结果是什么?

可想而知便是一个接着一个冻死。

“继续说!”

李清泉皱着眉头,大手一挥示意陈青龙继续说下去。

“只是其一。”

“其二,难民的食物从什么地方来?”

“靠山城城民的接济吗?”

“今年秋天大旱,生逢灾年,家家户户都没有很足的过冬粮食,山城城民都得勒紧裤腰带扣扣搜搜的节省粮食,才能保证存活。”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