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跨步走到高台之下跪下行礼道:“陛下,若是您真要杀了奴才,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您能否听奴才说完,之后再杀也不迟!!”
皇帝抬眸,目光幽深。
“准奏!”
“谢陛下恩典!!!”
“奴才自知不够资格请陛下收回废太子的旨意。”
苏秦恭敬地说道:“太子殿下年少不懂事,可他兢兢业业地为陛下办事,一心一意办事,从不有怨言,这是奴才在他身边看到的。”
“哦?”
皇帝沉吟了片刻,淡淡的笑了。
“苏秦,你可知朕为何要废太子?”
苏秦迟疑了片刻。
“既然太子已经犯下滔天大罪,寡人何不干脆废掉他。免得日后再出什么乱子!!!”
皇帝冷哼了一声,脸上露出几分厌恶。
他摇了摇头说道:“这种祸患还是死了吧。”
“陛下,太子殿下明明知道自己只要办好您交代的任务就能解除禁足。
他若是真的和白莲教有所勾结,怎么会如此突然有了证据,若是这样,之前的太白楼百花宴便不会出现刺杀事件!”
八皇子皇甫丰忝冷哼道:“你倒是为你的主子开脱,可是这里有你一个贱奴说话的地方吗?”
说完八皇子就想命人将苏秦轰出去!
“你是怎么进来这里的?如今外面重兵把守,你一个小小贱奴也能进来,还真是奇妙啊,要不说太子皇兄的手段高明呢。
说不定这皇宫内院都能行动自如,难怪这篡位觊觎之心这么强,居然和白莲教那等肮脏之人联合一起,不就是为了等着父皇殡天,他好继承大统么?”
此话一出,皇帝皇甫长鸣的眼神顿时一眯。
八皇子的话直接戳中了皇帝多疑的心思。
儿子之间的争斗很平常,可是若是八皇子说得是真的呢?
如今皇帝和皇后长孙从露的感情就剩下一张薄薄的皮兜着,稍有不慎,就会戳破了去。
若果不是中宫之位浮动会影响朝政,甚至影响后宫的话,他早就废后重立太子!
“你血口喷人之前是否能照照镜子?你若不是有证据,你就不要这么说!太子殿下爱国爱民,忠于陛下,孝敬陛下,怎么可能会有如此恶毒心思!”
苏秦极力辩解。
他原本想借着这次机会帮忙洗刷太子的冤屈,哪怕再怎么样也能帮他一把,谁曾想,这八皇子如此歹毒,不仅想害了太子,居然还拉上他垫背。
“呵呵,你倒是忠诚,可惜啊可惜!”八皇子冷笑一声,忽然抬头看向皇帝:“父皇,儿臣还有一计,既可让太子殿下伏诛,又可让太子皇兄心服口服,也不会说我们冤枉了他。”
这个提议,顿时吸引了皇帝和众人的注意力。
“哦?你且说说。”
皇帝显然也有兴趣,毕竟他的年纪大了,膝下就只有四个儿子,他们的争斗他不想参与,但是他希望能够继承他的江山也是个有大本事的人。
如果这次能够顺利除掉太子,他反而不放心。
一个国家的储君若是连这点本事也没有,也不配守着这大周的江山。
皇甫长鸣冷哼了一声,没有说话,他不喜欢八皇子,总觉得此子太过阴险狡诈,城府很深。
八皇子微微颔首,随即低垂眸子,轻声说道:“陛下,太子殿下与白莲教勾结,意图弑君,罪无可赦!”
“陛下英明,请立即派人捉拿叛贼,斩草除根,免得后患无穷!若是白莲教的人在此,定然能够一一对质,只怕到时候辩无可辩,太子皇兄也会乖乖认罪伏诛。”
“陛下!”
苏秦跪了下来,大声劝谏:“白莲教中人本就狡猾,他们为了离间你们,定然不会说什么好话。”
皇帝冷笑一声。
他抬脚走到苏秦的身旁,盯着他看了片刻,然后冷漠的吩咐道:“来人!将苏公公送出去,朕不想再看到他。”
说完又补充了一句,“告诉皇后,这件事情既然发生了,寡人的决断不可更改,若是再私自出翊坤宫,就在里头禁足一辈子!”
“是!”
禁军领命,带着苏秦离开。
苏秦临走前忍不住看了皇甫长鸣一眼,希望他能改变主意。
但是皇帝依旧面无表情。
皇后和长孙家这些年实在是太过分了!
皇帝打定主意。
“父皇。”
忽然,皇甫长鸣的声音传来。
“父皇。儿臣有罪,不敢请求父皇宽恕。”
“但是儿臣确实冤枉,儿臣真的没有谋逆之心啊!!!”
皇甫长鸣跪地痛哭流涕,悲伤欲绝。
看得在场所有人心酸不已。
尤其是妃嫔,眼眶通红。
她们都知道太子是何等骄傲的人,现在他却这般凄惨的跪在地上恳求原谅,可见他是多么的受委屈!
皇帝的眉毛拧了拧,但很快便舒展开。
“来人,将这个话多的贱奴给拖下去杖责一百,丢乱葬岗去!”
苏秦猛地抬头,没想到皇帝如今是铁了心要废太子。
看来,不下点杀手锏的话是没办法将皇甫青救出来了。
人看重利益,没有利益,狗皇帝那么多儿子,随便一个都能当个守成的继承人。
现在皇甫青触及他的逆鳞,他当然不愿意见到这么个儿子在眼神晃悠。
如果想要皇甫青继续稳稳地当着太子,那么必须能给在最快的时间里能陈明利弊,还有更大的筹码让皇帝不敢下手废太子!
可是筹码是什么呢?
苏秦脑海中飞速运转起来。
只有嫡子才会被立为太子。
其他庶子虽然封了王爷,却没有任何实权。
四皇子急于找到镇国将军的女儿当皇妃不就是为了兵权么?
六皇子想要议事,他也花了不少心思和手段。
而嫡长子,就是未来国家真正的君主,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比较方便。
这句话听似很简单,但是细思极恐。
因为这意味着,谁先登上那个位置,就等于掌握了绝对的政治权力。
皇室内部争夺不休,外敌又虎视眈眈……
皇帝之所以选择皇甫青作为储君,就是因为他已经失去了母后和父亲的支持,身边根本无人帮助,除了皇甫青,有足够的威信与能力坐稳太子之位的人比比皆是。
皇甫长鸣登基后,朝廷风平浪静,并没有闹出什么大事,这些表象,只怕也是皇帝刻意营造出来的假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