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都。
一处豪华的大厅内。
坐着五个人。
坐在最上方的则是一个魁梧的男人,目光如电,正是王传和。
而下面则是坐着四个身穿长衫,头戴儒冠,面相慈祥的老者。
要是有认识的人在场,定会震惊,什么事情居然能让四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书院院长集聚一堂。
国都之中,有着一监四院的说法。
也就是国子监,跟四大书院。
四大书院,在国都,乃是天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方,是天下文人心中求学的圣地。
每年都会有无数人前来,想要拜入书院学习。
可真正能有资格进入其中求学的,最次也得是才子。
跟武学一样,文人也有着基础的区分。
分别为才子,榜才,青云才子,天骄才子,麒麟才子,大师,大儒。
而书院院长正是大师。
整个国都,大师也不过双手之数。
至于大儒,少之又少。
每个时代,也就那么几个。
可见,院长的地位之高,就连皇帝看见了,都得礼遇有加,不敢摆谱。
王传和开口:“今日邀几位院长前来,乃是有要事需要商量,此事关乎江山社稷”。
岳弥书院的邓院长道:“不知何故,竟然大将军说出如此严重的话”
余下三位院长也是有些好奇。
能让大将军说出事关江山社稷,那得是多么重要得事情。
这种事情,为何要跟他们商量呢?
“实不相瞒,长林三郡发生百年难得一见的洪灾,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朝廷准备三百万两赈灾款准备运送前线救灾,可谁能想到竟然被土匪给劫走了。
如今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陛下跟群臣都为此感到焦头烂额,都在想办法凑齐三百万两银子,希望能够妥善安置好百姓”。
“大将军的意思是让我们四大书院募捐一些银子,替朝廷出一份力”应荒书院董院长道。
“这倒不是,谁不知道几位书院风高亮节,书院更是为朝廷,为天下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人才,朝廷应该大力奖赏才是,岂能让你们出钱呢?”
“那大将军何意”?
王传和笑道:“本将军也不绕弯子了,陛下的意思是希望四大书院在万圣节举办书院联欢大会能够在皇家园林举办。
当然了,也不会让你们免费举办,场地费三百万两银子”。
此话一出,四大院长顿时心有不悦,说来说去,还是让他们四家凑齐三百万两银子。
这么多银子,让他们从哪里弄得出来,简直就是为难人。
董院长道:“大将军,这么多银子,就我们四家,如何能够拿得出来”
“就是,皇家园林如此贵重,我们四家换个地方举办就是了”绿海书院文院长附和着。
“几位院长稍安勿躁,这笔银子当然不会从你们书院出;陛下的意思是让你们四家书院在皇家园林举办,前来观看的百姓每个人都需要交一部分银子才可以进去。
皇家园林那么大,足以容纳上万人,每人交一点银子,足够凑齐三百万两银子”
“这怎么能行呢?”
“就是,四大书院之间的联谊本就是互相借鉴,品论文学,同时也给国都乃是天下求学人一次观摩学习的机会,怎么能够收钱呢?
这么做,岂不是羞辱跟践踏我们四大书院,此事,我们不同意”。
见四大书院如此激烈的反应,王传和心中暗自欢喜,表面上无奈道:“用这种方式确实有些不妥,但陛下也是一心为了百姓,还希望各位院长能够以大局为重”。
“以大局为重也不是这种方式,岂能用低俗的黄白之物与孔圣他老人家传下来的无价知识相提并论;陛下这种做法,天下读书人都不会同意的。
我等明日就去进宫,让陛下收回成命,这么做只会让天下耻笑跟寒心”
王传和脸色一沉,质问道:“几位院长也是读书人,论道理本将军肯定说不过你们;但你们要知道,想要安置好受灾的百姓,赈灾款已经迫在眉睫。
想要凑齐三百万两银子,这是最快的办法。
陛下的意思是希望几位院长多多海涵,看在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份上,施以援手”
“这……”
几位院长面面相觑,固然他们不支持这种方式,但一想到那么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心中也有不忍。
邓院长不甘心问道:“难道没有别的办法了”。
王传和叹气:“几位院长不知,国库本就困难。
原本的赈灾款还是陛下带头文武百官募捐才凑齐的,若要是在兴师动众一次,且不说底下人怨声载道,压根也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
如今长林三郡关于百姓骚乱求助的奏章就跟雪花一样,陛下也是没有办法”
“这……”几位院长还是有些犹豫。
“本将军是一个粗人,但也知道事情分轻重,跟长林三郡相比,你们四家的联谊会能否顺利举办并非很重要。
陛下的意思不希望几位院长给他找麻烦,不然以后还有没有四家联谊会尚未可知”
“言尽如此,希望几位院长好好考虑”说着,王传和便离开了。
“我们真的要同意吗”?
“不同意怎么办,大将军的话你不是也听见了,要是不同意,估计这次四家联谊会恐怕就举办不成了”
“陛下这么做,难道不怕得罪天下读书人吗”?
“哎,我们还是商量一下该怎么办吧”
另一边,王传和已经下令,凡是外来人士进入国都,必须交半两银子,马车跟轿子者,一两银子。
不少人都对国都这个人杰地灵,百善之地充满好奇,想要来看看;也有很多人冲着四大书院每年在十月十五万圣节这一天举办的四家联谊会而来的。
之前的时候,都没有听说进城还要交钱,突然一下子要钱,纷纷议论起来,闹出了不少麻烦事情。
但这件事乃是王传和亲自吩咐下去,要么交钱,要么离开。
态度很强硬,那些人只好按规矩办事。
一时间,关于进城为何要收费,也是有着各种言论,但说得最多的还是小皇帝想要修建华丽的宫殿,纳更多的妃子。
国库没钱,只好将主意打着他们这些百姓头上。
流言传播的速度很快,以至于很快就变成了谣言。
这就导致了百姓对小皇帝的名声有着很大的怨言。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王传和的推波助澜。
几日过去,国都就这么大,城门收费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丞相一派的官员耳中。
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没有听说过。
于是,他们商量一番之后,准备在早朝之上狠狠参其一本,压一压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