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
周瑜已经离开了会稽,走在前往平南将军府的路上,马车周围,全部都是严密的防御。
虽然他本人的武功非常不错,但仍然没有小看防卫工作……毕竟他那位好大哥孙策可是有着前车之鉴的。
孙策但凡小心一点,也不至于沦落到英年早逝的地步,江东也不会落入孙权这碧髯小儿之手。
至于孙暠,周瑜已经擒贼先擒王,剩下的就是一些收尾工作,太史慈他们自然会处理得干干净净。
五百庐江上甲将孙暠的亲卫营击破之后,太史慈就直接拎着孙暠,直奔他的叛军之前。
那些叛军看到这情况,就知道大局已定。
虽然还有几个想要反抗的,但是被太史慈一箭一个,清理了个干干净净,剩下的都是识时务者。
周瑜直接下令让虞翻接管了这些叛军,该打散重组的打散重组,该遣回原籍的遣回原籍。
这些人马虽然有反叛的黑历史在身上,可说来的话,全部都是江东的精兵强将。
周瑜可舍不得随便弄死。
至于孙暠,周瑜下令将其押解回吴郡,先暂时收押,剩下的等解决了孙辅再说。
而就在他直奔平南将军府的路上,也有一个不速之客悄然到来,登上了他的马车。
“本督等候多时,孙太守这才过来呢,我还以为路上出了什么岔子,又或者孙太守不想过来呢。”
周瑜打量着面前的英俊青年,身材高大,卓尔不群,颇有几分书生公子如玉的气质。
可偏偏他的皮肤微黑,手掌骨节粗大,手臂健壮有力,脸上还有一道横贯半张脸颊的刀疤。
刀疤从眼角直达上唇,让他唇上的肉都割裂了,硬生生地制造出了兔唇,不过并不显得可爱,反而狰狞恐怖。
“参见大都督。”
此人听闻周瑜的调侃,并没有生气,而是认真解释道:“还请大都督相信我,我并没有参与二弟之事。”
“不过我在这里还是想请求大都督,对我二弟手下留情,留他一条狗命也好。”
周瑜耸了耸肩:“孙太守未免有些高看我了,平南将军军功卓越,指挥有方,乃是古之名将。”
“我又哪里是他的对手,这一次过去,还是自取其辱呢,孙太守何必说这种话?”
孙太守摇了摇头:“这些话大都督随便说,但是我相信,他不是大都督的对手,此番必将成为阶下囚。”
周瑜挑了挑眉:“你就这么相信我嘛?”
孙太守点头道:“伯符在世的时候,就说过江东智者,首推公瑾。”
“更何况公瑾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别说是二弟了,就是我和他绑一块,都不是大都督的对手。”
周瑜双目灼灼有神地打量着这位江东元老功臣,此人虽然只有而立之年,其实地位极高。
说到他在元老当中的地位,甚至不亚于孙坚手下四大将和吴景、朱治、孙静等人。
此人正是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
周瑜点了点头:“既然伯阳看得起我,那我自然没有不允之理,不过还请伯阳助我一臂之力。”
孙贲咧嘴一笑,嘴唇直接裂成了三瓣儿,露出白森森的牙齿,颇有几分青面獠牙的意思。
“还请大都督吩咐。”
周瑜开口道:“我之前跟江东文武商量了,此番拿下孙暠和孙辅,就用高祖伪游云梦之计!”
“孙暠这家伙没什么脑子,都快被我忽悠瘸了,如今已经送往吴郡,剩下的就是孙辅!”
“孙辅好歹也是平南将军,比孙暠还是要多点脑子,手下也有不少文武大臣,不少智谋之士。”
“所以我担心他会看破我的计策,需要你前往,助我一臂之力,请君入瓮,你看如何?”
说白了,周瑜就是以答应孙贲的条件为条件,让他成为自己的内应,就是不知道孙贲同不同意了?
不过没想到孙贲并没有思考,仅仅只是听闻此言,又点了点头:“好,还请大都督放心。”
“不过大都督可不要忘了我的要求,留他一条狗命,剩下的啊,囚禁软禁,我都不说。”
周瑜目送孙贲的背影消失在视野之中,旁边的陈武禁不住开口道:“大都督。”
“他和孙辅毕竟有着兄弟之谊,咱们这么去的话……”
陈武的话没有说完,但是周瑜自然懂得其他的意思,无非就是他们兄弟情深,担心孙贲联手孙辅。
不过,周瑜却摇了摇头,他对孙贲还是很信任的,这家伙若是会造反,早就会造反了。
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系统之前的提示……任务只说了要强势镇压孙暠、孙辅和李术。
并没有提及孙贲。
可见,在系统的判定里面,这几个家伙都有造反的嫌疑,或者已经有造反的事实了。
而孙贲,还是清白的。
“不用担心,孙贲若是不造反,他在江东的地位是有保障的,不管是我还是吴侯,都不会随便动他。”
“而只要他在,那么孙辅保住一条狗命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他反叛呢,那他们两兄弟都必死无疑。”
其他人或许不知道周瑜的厉害之处,但是孙贲却非常清楚。
毕竟孙策平江东之战,孙贲也是参与过的,而当时虽然孙策是主帅,真正的指挥者却是周瑜。
孙贲也不过是在他面前听令的将领之一。
而也是因此,孙贲对面前这个男人的恐怖可想而知,很多时候,那打的都是神仙仗。
完全没有胜算的战役,在周瑜的手上,往往都能够起死回生,甚至能够翻天覆地。
这种恐怖也深深铭刻在他的骨子里面,所以得知孙辅造反之后,孙贲就匆匆赶来,寻找周瑜说情。
“别管这个家伙了,诸葛瑾回来了吗?让他去做点事情,磨磨蹭蹭的。”
此时的诸葛瑾还不是未来执政东吴的大将军,仅仅只是一介书生,之前在招贤楼获得的人才。
周瑜直接聘为身边文书,然后让他前往庐江,联络庐江本地士族,准备“倒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