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这个人真的想要来捣乱,就不会只派一人前来。”
原本他想要告诉陛下,这个人就是王公公,可是朱元璋很宠信王振,若是苏白告发王公公,后面的事,苏白担心会引发大乱,所以他打算先饶王公公一命。
方才陛下的一番言语,让王公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当听到苏白的回答以后,王公公这才放心下来。
王庸也很聪明,从头到尾一句话都没有说。
“后生说得在理,此人真想来捣乱,绝对不会把事情弄得这么简单,那苏军师打算如何处理呢?”
“要不然就把他关到牢里去,受些皮肉之苦,咱就不相信他还是不说。”
朱元璋的眼神很是可怕,他倒也不怕别人好奇来看,他巴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大明的厉害。
但这样的可疑人物,他的命在朱元璋的眼里就是如同草一样。
“他们的人已经被抓到,相信对方也已经知道消息,在今后我想他也会万分小心的,如果这个人还不知悔改的话,臣一定找到他,定会告诉陛下此人是谁的,到时候陛下再罚他也不迟。”
“也好,苏军师尽管调查,不管对方是什么原因,咱都不原谅他的,你千万不要顾及咱的面子。”朱元璋一言,像是知道此人是谁似的。
苏白也怔了一下,“好的,陛下放心吧。”
“好了,那边还有客人要陪,咱要先走了。”朱元璋站起身来准备离开。
“陛下慢走。”苏白送他走出帐篷外。
看着陛下走远,王公公这才露面。
“王公公为何还没有走,难道是急于想要认罪不可?”苏白就是想要告诉他,他知道此人是谁。
“我以为你要在陛下的面前告发那个人是我,苏军师真是好样的,这是留了杂家一命啊,一开始我确实对你有猜忌,现在看来是我多想了,苏军师肯放过杂家,杂家也不会让你失望的。”王公公眼神锐利地说道。
苏白神色轻松地回道:“王公公也不用这么着急的来感激我,在下只是清楚王公公的地位而已,陛下已经走远,王公公还不着急跟上吗?”
“王庸我就先带走,他在你这里也没什么用了,苏军师多保重。”王公公转身离开,神色却没有方才那般客气。
“没用的东西。”他骂了一句王庸,并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给他一些盘缠让他回乡下去。
“王公公我这好不容易从乡下出来投奔你,怎么就又让我回去,我没脸回去啊。”王庸对这里还有些不舍。
“你是不想要你的狗命了?谁让你出师不利被他抓到的,还供出我的名字来,你已经是不忠之人,我现在没要你的命就已经很不错了,你还想怎么样?你不想要活命我还想要活命呢,今天夜晚你必须走。”王公公没有商量地说道。
王庸掂了掂手里盘缠的分量,心里头也只能服气,“行,我这回乡下去。”
夜晚。
王庸拿着钱去酒馆喝酒吃肉,吃饱后,就回到自己的小宅子睡觉。
“回家?老子才不回呢。”
他拿出钱袋子又晃了晃。
……
王振回到宫中,就一直坐在那里,一种心情不振的样子,
这个时候,一个手下走进来。
“办得怎么样了?处理得干净吗?”王公公慵懒的说道,只要是见到他回来,就说明这件事情办得差不多。
“回公公,已经杀掉了,处理得很干净,没有任何人发现,这是您给王庸的盘缠。”其手下把盘缠递还给王公公。
“嗯,办得不错。”王公公接过来钱袋子,里面是满满的通宝和银票,总之他给了王庸不少的钱。
王公公从里头拿出来一把钱给了这个人,“这是赏给你的,这件事情不许说出去,听见了吗?”
“属下明白。”
这时候,王公公的心情才好起来,“还有一个,那就是苏军师,我只是担心他这么受陛下的喜爱,后面若是有了事,随便一句话,陛下就算是不要杂家也得保他,这样的话,危险的人可就是杂家,与其到那个时候,还不如就先把他给除掉。”
此言一出,其属下的身体都跟着颤动了一下,杀掉王庸那样的小人物,那铁定是不在话下,要换做是苏白,他肯定没有那个实力。
“王公公这个任务我怕是完成不了,苏军师会制造先进武器,我担心还没有对他动手就被他先给……要说苏军师说的也对,那点小事陛下也许根本就不在意,过些时日也就会忘记,展示那一天不是没有人来捣乱吗。”
“苏军师说的话确实有挑衅的嫌疑,王公公要是很担心苏军师会拿此事威胁,属下也能理解,若是王公公想要杀掉他,那还是去找个更有实力的人来为好,这样完成的也快一点,不然只会引起他的注意让他更加的防范,再让陛下知道,陛下定会派专人前去保护他的,到时候再想要接近他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听到手下的劝解,王公公也觉得有道理,“你说的很对,此事我不能掉以轻心,你可以走了,我来想其他的人手。”
“属下这就退下。”
“该找谁来好呢,或者是有其它的办法也是可行的。”王公公是不会让自己有对手在的。
……
养心殿。
大江和小江一同来到陛下这里。
他们行了一个礼,就站定在那里听从陛下的安排。
“你们可有要向咱禀报的事情?”
大江先开口道:“苏军师日夜劳累,是真的在用心为大明着想,每天晚上都能看见他的帐篷是挑着夜灯的,他所设定的计划足足有大几页,每天按时起床训兵,陛下也已经看到了成果,那就是苏军师的辛劳所得。”
“对,没错,我也可以证明,苏军师是真的很用功,不像是可疑的人。”小江抢答道。
听到这句话,朱元璋就感觉到哪里不对,一股威严侵袭而来。
“咱有说他是可疑的人吗?”朱元璋挑起眉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