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陈霄的命令,足足五十名守备队骑马出发。
另外还有两人回行宫报信。
李家家大业大,行宫中的另外一百名守备队,也要上阵。
此时的大街上,守备队按照陈霄的交代,振臂高呼。
“太子殿下有令,今日起查封李家,凌迟李广融!云池百姓,从今日起,不会再挨饿受冻!”
“太子殿下有令,今日起查封李家,凌迟李广融!云池百姓,从今日起,不会再挨饿受冻!”
……
大街之上,破衣烂杉的百姓们几乎都有点不敢置信。
李家!
那是在云池作威作福十几年的家族。
关系直通洛京。
今日,竟然灭了?
还是被太子殿下灭的?
太子殿下还说,不会让云池百姓挨饿受冻?
天啊……
云池人,终于得救了。
很多百姓,都哭出了声。
朝着那些骑马奔走的守备队士兵便跪了下来。
“太子殿下,真是青天大老爷啊!”
“太子殿下,万岁万万岁!”
当然,也有人不相信。
因为传令的士兵,是曾经在云池郡作威作福的郡守兵。
这身衣服,云池郡的百姓还是认得的。
正在人群议论纷纷时,忽然,一个壮硕青年在街头狂奔。
一边跑一边喊。
“朱福山被太子殿下杀了!尸身就挂在东门城头上,大家快去看啊!”
这一下,彻底引爆了民众的情绪。
整个云池,不管是三岁幼童,还是七十老翁,全部涌向了云池郡的城楼。
朱福山,那也是云池第二大家族。
仗着手里有兵,干的坏事只比李家更多。
这畜生竟然也死了。
还是被太子殿下斩首!
难道这太子殿下,真的是上天派来拯救云池百姓的?
云池郡府的东门,此刻人头攒动。
比庙会时候还要红火热闹。
那城头之上,高挂着一只无头尸体。
身着大靖指挥使的六品藏青色武官袍,不是朱福山还能是谁。
“老天爷啊,这个畜生,可算是死了!”
“杀的好!”
“他的脑袋哪去了,怎么光剩个身体了?”
人群中,有人发问。
“嘿,朱福山的脑袋被扔马桶里,摆在城门口,正让人唾呢!”
“那我也上去,我要狠狠唾一口!”
“你拉倒吧,唾他的人排了快有几千个,估计到明天早晨也排不完……”
城门口,原先维护秩序的两个士兵完全不够用,紧急从定州新兵中调来二十个,才勉强维持住秩序。
但是仍然阻挡不了云池百姓的热情。
仅仅一会功夫,那盛着朱脑袋的马桶了,便已经唾了小半桶的唾沫。
看这样子,不出一炷香就要被唾液给填满了。
“乡亲们,你们少点唾,唾满了就没法用了!”
“军爷,这畜生作恶多端,一个小小马桶怎能饶了他,老汉我这就去把我家水缸抬来,让大家唾个尽兴!”
借着城门口人多,两个士兵将写好的告示给贴了上去。
百姓纷纷围观,奈何识字的太少,大部分都看不懂,一点不如唾朱福山过瘾。
此时一个老头自告奋勇站了出来,给大家当街朗诵。
“逆贼李广融犯上作乱、谋害太子,其罪当诛,三日后在云池郡闹市凌迟示众!!!”
“太子殿下欢迎云池百姓状告李广融,此贼每多一条罪状,行刑之日,便多砍他一刀。”
“哈哈哈,天理循环,报应不爽,这李广融作恶多端,想不到也有今天!”
“乡亲们,大家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去官府登记,帮李广融多砍一刀啊!”
“走走走,快去官府,砍一刀!”
“是兄弟就和我去官府,帮我砍一刀!”
热闹一阵,另一条告示也贴了出来。
“太子殿下有令,云池郡兵改组为云池守备队,广招云池青年。”
“月俸每月二两,得太子殿下看中者,可晋升军官部将,识字者优先报名。”
“另,贪生怕死者!勿报!”
“欺压百姓者!勿报!”
“行为不检者!勿报!”
“名额仅三百人,报完即止!”
“月俸二两银子?”
人群中惊叹。
普通百姓,几乎半年才能挣到二两银子。
进了守备队,一月便能拿到二两。
这可比当农民强的多了。
只不过识字这一点,挡住了不少人。
云池郡中,大多数家庭连两餐都吃不饱,哪有钱来进私塾读书认字。
而那些认字的,大多数又都是读书人,他们只会吟诗作曲卖弄风骚,哪会当这苦哈哈的大头兵。
“不管了,先报名再说!”
百姓中一大批青年转身就朝太子行宫方向跑去。
也有一部分人跑向云池私塾。
现学几个字,总比一个字不认强。
城东热闹非凡,城西坊市的人气也不逊色。
因为这里是李家的地盘。
李家的粮号,布号,盐号,铁号,几乎全在城西的坊市里。
老百姓们跟着守备队的骑兵,乱哄哄的挤在坊市外,兴奋的观望。
很快,几名士兵踹门进去,押着掌柜和账本便出来了。
接着门上被贴上一道封条。
“太子殿下亲封!”
几个穿长衫的读书人不忿的站在门口,朝士兵嚷嚷。
“我们还要买东西,凭什么封号!”
“我家没米下锅,太子殿下不是不让百姓饿肚子吗?他言而无信!”
这时,领头的羽林卫策动胯下战马,居高临下的走了过来。
“就是你们非要买东西是吗?”
“对,我家里没米了,你们封了粮号,我吃什么!”
“我家没盐巴了,我要买盐巴!”
“我娘子要给我做衣裳,买不到布,我怎么穿着新衣去参加诗会!”
几个人说道。
“好!”
“可以买!”
“不过太子殿下有令,明日起,云池郡内,米价、盐价、布价全部降价一半!”
“殿下要让百姓吃的起粮,穿的起衣!”
“你们现在想吃李家的高价米,高价盐,要多少,有多少!”
“来人啊,给他打开号门,今日就让他们买个够!”
“什么?”
“全部降价一半?”
几个读书人当时就傻了。
明日就要降价一半。
那今日只有傻瓜才会买李家的这高价粮。
见两个士兵已经作势要重新打开封条。
几个读书人急忙就拦。
“大人!”
“别别别,别开门,我们不买了!”
“对不买了!”
“我记得家里还有点剩饭,对付一晚就行。”
“我……我今晚改吃甜豆腐脑。”
“我这衣裳洗洗也能穿……”
羽林卫嘲讽的笑了一声。
“既然不买,那就退后十步,不要妨碍云池守备队办差!”
几个读书人灰溜溜走开,看热闹的百姓爆发出一道响亮的欢呼声。
是在嘲笑他们。
更是在庆幸,明日起,有了便宜的米吃,有了便宜的布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