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闹剧般的叛变就这样结束了。
李乾脸色惊恐地看向唐不器:“神王大人,救我!”
唐不器则是一脸无辜的说道:“我在别的国家可没有这个能力。”
看着唐不器这个样子,李乾忽然就明白了。
唐不器一定是和李琛有什么交易,所以他根本不在乎李乾。
这里其实有一点李乾想错了,就算唐不器和李琛没有任何交易,他也不会在意李乾。
李乾在他眼里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唐不器!你坑我!我这都是为了你啊!”李乾面目变得扭曲。
然而唐不器听到这歇斯底里的吼叫,眉头却皱了起来:“不要把你自己的欲望导致的结果归咎于别人。”
唐不器既然已经选择了李琛,那自然不会再理睬李乾。
毕竟这连自己国家和哥哥都能背叛的人,未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背叛自己。
唐不器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留他。
不过李琛念在兄弟一场,只是命令守卫把李乾押解进牢房而已。
“如果不是神王大人,我现在已经被亲弟弟杀了。”李琛对着唐不器深深地鞠了一躬。
昨夜的长谈,他们从百姓轶事到治理理念,从儿女情长到进退两难的抉择。
唐不器发现眼前这个李琛和自己竟然非常的契合。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波长一致。
所以唐不器昨夜就已经决定了会选择李琛。
“现在看你这边还需要多少时间,我们差不多要离开了。”唐不器笑着说道。
这个李琛,是唐不器穿越过来这么多年,第一个觉得理念相合可以一处的人。
“明日即可,毕竟听闻大乾王朝的祭祖大典也即将开始了。”
唐不器眼睛微眯,他只是昨夜邀请李琛去往大乾国参观。
他昨夜还在询问是什么事情,今天竟然就知道大乾王朝的祭祖大典即将开始。
这个李琛绝不是李乾看到的那样愚钝蠢笨。
唐不器相信,就算昨夜他不告诉李琛今天的事情,李琛也绝对知道内情。
“对了,李乾那心心念念的妹妹是怎么回事?”唐不器问道。
李琛笑着说:“关于这个,我想在庆典结束后,提一个不情之请。”
“你就不能别当谜语人吗?”唐不器哭笑不得。
他越是接触这个李琛,越是觉得这个人很神秘:“有什么现在就说。”
“就像是大乾王朝灯笼迷题一样,不到中秋佳节不会出现。”
李琛的笑,给唐不器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所以还没到时候,等时机成熟我会提出来的。”
唐不器撇了撇嘴:“行行行,那明天一早我们就回去。”
“那今日,请尽情游玩大罗城。”
……
皇城,早朝。
“启禀陛下,北方波斯地区,唐少青已经在那边宣布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北唐。”
朝堂下,一名传令侍卫拿着北方边境线的将军情报大声宣读着。
虽然已经预料到会是这个情况,但南宫影还是忍不住直皱眉头。
唐少青在北方称帝,这相当于是打了大乾王朝的脸。
特别是她这个皇帝的脸。
“哼,他区区一个异性藩王,竟然敢直接称帝!”
大殿下的一名文臣义愤填膺地说道:“陛下,臣建议出兵北上,直接踏平波斯!”
“诸位爱卿怎么看?”南宫影没有表态,而是看向了其他文臣。
“臣等附议。”
“好,既然如此,就有你领兵去打,希望你能给我大乾带来捷报。”南宫影指着最开始建议的文臣说道。
“额……”
那名大臣瞬间懵了。
随后连忙跪下来:“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臣只是希望我大乾王朝威名远播。”
“臣只是一介无用书生,领兵打仗怕丢了我朝威名,请陛下三思呐……”
此时,这名大臣害怕极了。
他这只是随性而说,没想到南宫影直接就要他打过去。
他这不纯粹去送死吗?
“噢?是吗,那就你们几位附议的,一起去打吧。”南宫影接着看向了另外几名文臣。
“使不得啊陛下,臣上有老下有小,请陛下开恩……”
“请陛下开恩……”
那几名附议的文臣此时也都吓破了胆,赶紧跪着找补。
上官白和公孙疾看着旁边文臣一列跪倒不少人,嘴角不自觉的露出一丝丝笑意。
“叫你们喜欢接茬。”上官白笑着说:“明明是武将的事,这些文臣就喜欢多嘴。”
公孙疾却是想到北方边境线那些戍边军,他们和唐少青的唐边军可是很熟悉的。
只是后面没有跟随唐少青一起造反而已。
“不知道他们现在是怎么想的。”公孙疾叹息道。
随后南宫影见这群闹腾的文臣全都沉寂下来了,也就懒得再理他们。
“兵部尚书何在?”南宫影出声道。
柳义这时候才站出身位来:“陛下,臣在。”
“加强北方边境防御,粮草饷银优先供给北方边境。”
“遵旨。”
“户部尚书何在?”
崔世全也赶紧出列:“臣在?”
“军饷方面,你和户部对接,务必要保证北方将士的供给。”
“遵旨。”
南宫影点点头,随后说道:“兵部尚书柳义,未来关于北方的情报由你收集,七日一报,不得延误,有紧急情报随时要做好进宫面呈。”
柳义再次鞠躬领旨。
这个议题就这样处理下来了。
南宫影随后令太监拿出了一个清单交给崔世全。
“明日起,便是祭祖大典,大典会进行三天,这其中的花销,户部要承担起来。”
崔世全一愣,接过清单后整个人都傻眼了。
“陛下,如此大的开销,国库本就不充裕,还要保障北方边境守军的钱饷,实在是难以承受。”
南宫影当然知道国库的情况。
原本就不太富裕的国库,早就在南宫墨的挥霍下空空如也。
有限的一些银两还是南宫影自己用蒙山金矿换来的。
她要的就是崔世全当着群臣说这一句话。
“如今我大乾王朝刚刚稳定,外忧日渐增大,內患也并未安稳解决,朕和大乾比以往更需要现在在场的各位臣子。”
南宫影深情地说道:“诸位爱卿,请与朕共度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