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极品国舅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为官之道 在于调和

苏州城。

府尊王道行将同知派去长洲县衙,询问情况。

任国华在第一时间得知此事后,也是火冒三丈。

虽然此次失误几乎没有百姓财产损失,但是明明想要露脸,却露出臀部,怎能让他接受。

“早跟你说了,要观察城内外的水位,你怎么就直接开闸了?”任国华恨恨质问陈吏员。

“小的,小的……”陈吏员支支吾吾,已经说不出话来。

这个时候,外头门子来报:“大老爷,府里的徐同知来了。”

“哼,回头再找你算账!”任国华狠狠瞪陈吏员一眼,换了张笑脸,迎了出去。

县衙二堂花厅中。

任国华和徐同知相对而坐。

用过茶后,徐节才微笑看着对方道:“任县尊,府尊着本官来询问一下,今早你们长洲县,为什么要开闸放水进城?”

“呃……这……”任国华自然知道对方是来替府尊问罪的。

不过好在府尊没有亲来,加上他跟这徐同知是老相识,有些话还是可以编一遍的。

“是这样……”任国华便把昨日视察水患,以及布置放水的事,先跟徐同知说一遍。

然后,他话锋一转道:“这事也不能怪我们长洲啊,谁让他们吴县放水的时候,不通知我们时间和地点的,长洲这边以为下了一夜,自然要放水的。”

顿一顿,任国华又狡辩道:“长洲这边唯一的失误,就是在放水的时候,没有仔细测量一下内外水位,这才造成河水倒灌。”

“哦?!”徐节闻言,面色微变。

因为他清楚地记得,前日吴县那边发来行文,说要统一城内放水时间,两县并府衙要行动时,得互相通知对方。

他摸了摸下巴上的短须,看着任国华道:“吴县那边的行文,任县尊没见到么?”

“什么行文?”任国华故作不知道:“这几日,本县一直在城内外巡查,没怎么在县衙办差,没有见到啊。”

“是这样啊!”徐同知点点头,似乎搞懂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这样看来,是咱们几方沟通不善,造成的误会。”徐同知当场下了结论道:

“但是后面,咱们要统一行动了,不然再搞出这样的丑事,不然别说府尊那边不好交代,巡抚行台那边,也会过问的。”

“是是,确实是误会!”任国华重重点头,又保证道:“不会了,不会了,只此一次,后面再开闸,一定会向府衙和吴县知会一声的。”

“好,这次也没出什么事,我便如此回复府尊了。”徐节站起来,转身要走。

任国华连忙上前,作搀扶状。手中却捏着叠好的一张银票,塞入对方手中。

“呵呵,徐大人走好!”他朝徐节挤挤眼。

“哈哈,妥!”徐节悄悄将银票塞入袖中,饶有深意地看任国华一眼,洒然而去。

午间,府衙关于此次事件的回文,传到吴县县衙中。

李平安并师爷徐玏,在二堂观阅。

“哼,府里明显偏袒长洲那边!”看了回文之后,李平安颇为不爽。

因为回文中,几乎全面采用了长洲那边的狡辩之词。推说任县尊没有见到吴县的行文,两县错过协同放水的时间,才造成的河水倒灌。

徐玏接过回文,扫了一眼,轻笑道:“看来府尊大人,也是想和稀泥啊。”

“之前观王府尊,不像这样的人啊。”李平安皱眉道。

“大人久在京中,不知地方风物。”徐玏继续解释道:

“在地方上做官,尤其像是知县、知府这种,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跟下属上官结成死仇的。不然不仅处处受掣肘不说,上面的考核也很难完成了。”

李平安点点头,这位堂兄师爷看来确实在地方上呆了很久,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大明地方官的办事方法。

不过想来也对,李平安在京,可以以状元之身,当庭弹劾严嵩,可谓是做到了刺刀见红。

可是他到地方后,如果知道府尊或者任县尊的一些不法之事,大概只能先向分守道或者应天巡抚行文禀告,不能动不动就上文弹劾了。

不然行文京城一来一回数月,地方上的事情还要不要做了?!

“不过长洲县衙那边做得有些不地道。”徐玏又补充一句道:“咱们的行文,他们明明接过了,还给了会戳,现在又说任县尊没看见,实在耍赖啊!”

“呵呵,我知道。”李平安心念一转,猜到事实真相道:“大约是那个老任,自觉是老资格,又要升迁了,对咱们这边的行文,有些敌意吧。”

李平安没说任国华对自己有敌意,还是只对事,不对人。

“哈哈,县尊猜得没错。”徐玏点头不迭道:“这个任县尊,在长洲蹉跎了六年,自然十分会做官了,现在有向上爬的机会,自然不能在这个时候吃挂落。”

“哼!”李平安冷哼一声,不爽道:“这件事上,他欠我一回,以后有机会,总要讨回来的。”

“那是自然!县尊待机而动便可。”徐玏也露出坏笑道:“任县尊离任,还有个把月,咱们到时不仅要讨回本,还得加点利息呢。”

“哈哈,对!”话说到这里,李平安又将昨日收到京中的消息,告诉给徐玏听。

“果然如县尊所料,严嵩父子真的倒台了。”徐玏闻言,精神一振,双拳紧握道:“那么现在,是叔爷柄国了?”

“应该是了。”李平安点点头,似乎想起什么,低声对徐玏道:“胡……部堂现下在何处?”

“东翁说的是胡梅林?”徐玏回过神来,若有所思道:“前番在江西福建督战,此时已经在回杭州的路上了吧。”

胡梅林乃至李平安口中的胡部堂,说的都是抗倭功臣胡宗宪,梅林乃是他的号。

李平安接着问道:“都说他乃严嵩一党,可有其事?”

“大人的意思是?!”徐玏神情一振,似乎想到什么可能,低声道:“他能升任此职,确为严嵩力保。这么说来,胡梅林这官,当不长了?”

“你觉得,以阁老的性子,还能留他在这边蹦跶么?”李平安反问一句。

“哎,”徐玏长叹一声道:“可惜东翁资历太浅,不然这总督一职,若是让咱们自家人来做,那该多好!”

“我做不成。”李平安表情淡然,微笑道:“但是我可以推荐人来做啊。”

“对哦!”徐玏双眸瞬间放大。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