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极品国舅

第二十三章 雪中送炭大烧冷灶

王府前院垂花厅中。

裕王坐在一张官帽椅上,好奇地看着站在自己对面的年轻人。

此时他才想起,最近几日,满京城里,都在传着一位名叫李平安的才子佳人故事。

不知道和眼前这人,有什么关系没有。

高拱坐在裕王下首,轻轻捋着颌下长须,见李平安并不下跪,便开口道:

“殿下乃千金之体,你区区草民,还不行礼。”

李平安一愣,难道要老子跪么?

“不用,不用。”还得说是裕王仁厚,指着对面的官帽椅道:“李公子请坐吧!”

李平安大大方方坐下,随即便有侍女,端上香茗。

他先是喝了一口裕王府的茶水,嘴角却微微一翘。

这茶,差得很,入口苦涩,毫无回甘。

就连飘香院里的茶叶都不如。

再瞥一眼未来皇帝兼未来姐夫,也是一脸菜色。

李平安心下了然,看来野史说得并没错。

嘉靖二十八年,太子朱载壡在加冠两日后,离奇死亡之后。

道君皇帝朱厚熜至死,都没有再立太子了。

而朝中诸臣中,清流自然拥立最年长的裕王朱载坖。

而权臣严嵩,却和他的一党,多和景王朱载圳勾勾搭搭。

嘉靖一直没有表态立谁,这也让严嵩父子大起胆子,冷落起裕王来。

在他们父子的授意下,户部竟然将拨给裕王府的日常用度扣了三年。

这就造成了裕王府的用度十分拮据。堂堂预备太子,中午只能喝粥了。

后来,王府里有人提醒裕王,向小阁老送点孝敬。

这位未来天子只得四处筹措,其中还像府里的太监借了五百两,一共凑了一千五百两,送到了严府。

小阁老收下银子后,这才命户部将积欠的用度,发给了裕王府。

事后,严世藩逢人就显摆:“天子儿子尚行金予我,谁敢不行金者?”

当时的内阁次辅徐阶听到后,不禁咋舌,惊叹这严世藩胆大如天。

当然,这也是李平安为什么着急赚银子的原因。

昨日收了王锡爵三千两银子定金后,他到底是没有忍住,今天便杀过来了。

他手上有银子,自然就能在未来皇帝兼姐夫最穷困的时候,雪中送炭了。

这口天下最大的冷灶,李公子是烧定了。

共同度过嘉靖末年这段相互扶持的艰苦岁月,等裕王变成隆庆天子后,他李平安就能千倍万倍地收回投资了。

见李平安有些出神,高肃卿轻咳一声。

“李公子是何方人士,为何贸然来访?”他看向李平安道:

“又说什么为殿下解忧的胡话?”

“哈哈,此事暂且不提。”李平安摆摆手笑道:

“小民世居京城,久闻殿下体恤百姓,实乃我大明之福啊。”

顿一顿,他又接着道:“近日有流言,说殿下过得清苦,起初小民还不信,但进了王府之后,恐怕外面的那些话……”

高肃卿见对方揭王爷的老底,不禁有些气愤道:“这与李公子又有何干?”

“就凭李某乃大明百姓。”李平安十分硬气地接一句,又朗声道:

“裕王殿下虽无储君之名,实用储君之实。”

听到对方说出这一句,高肃卿倒是默默点了点头。

“如今有人非难储君,实际就是在动摇国本。”李平安大义凛然道:

“平安虽一介草民,却不能见乌云蔽日而无动于衷。”

高肃卿听了几句,对李平安的不满,竟无形化去,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认同感。

“李……先生的意思是?”裕王朱载坖却听得有些糊涂了。

“额,”李平安只觉满腔浩然正气被打断,略一寻思才接着道:

“听闻护国寺旁,新开了一家柳泉居,都说他家的黄酒甘甜润口,糟鱼爽口,醉蟹肥美,还有云片鲍鱼更是一绝……”

可怜堂堂大明裕王殿下,中午只喝了点米粥。甫一听李平安说这些菜肴,嘴里口水不争气地往外漫。

他狠狠咽几下口水,脸上已满是向往之色。

高肃卿好些,连喝了几口茶,才打断对方道:“李公子可否直说?”

“哈哈,”李平安挠挠头,才回归正题道:

“我想请殿下拨冗,去柳泉居赴宴,不知是否唐突?”

高肃卿只觉李平安来的太突兀,摇着头就想要替殿下回绝。

熟知旁边坐着的裕王已经点头了。

“李先生一片热情,孤若是不允,岂不是寒了李先生的眷眷之心。”

“这……”高肃卿不知如何是好了。

“高大人陪着殿下一起去便是了。”李平安大手一挥道:

“咱们一回生,二回熟,跟我李平安处久了,你们就知道我的为人了。”

说着,他从袖中掏出三张银票,递给了一旁服侍的小太监。

小太监将银票转交到裕王手上,他定睛一看,足足有三千两。

“这是……”裕王朱载坖有些糊涂了。

李公子贸然上门,落座之后,寒暄几句后,先请吃饭,又送大把的银子,这到底是为何啊?

“正所谓无功不受禄,”一旁的高肃卿却摇头道:

“李公子如此唐突,实在不是为人臣子之道啊!”

李平安不以为意,真诚的看向裕王道:“容小民问一句,王爷现在缺不缺银子?”

“缺,当然是缺的。”裕王都已经苦了三年了,好容易见到一笔巨款,是说什么都要留下的了。

“那就是了!”李平安淡定道:“殿下既是国本,岂能为了这区区俗物,整日里受人钳制?”

裕王和高肃卿都没有说话了。

因为在李平安来之前,裕王正要和高肃卿商议,要不要凑银子去给严世藩好处。

而李平安适时出现,并赞助三千两银子,倒是解了王府一时的危机。

李平安又笑道:“再说,小民和殿下,并非没有渊源的!”

他之前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后面的事情,而铺垫的。

“哦?”裕王朱载坖将银票放在旁边的几上,饶有兴趣的看向李平安道:

“若是孤王没有记错,今番和李公子,是初次见面呐?”

“没错!”李平安点头道:“王爷确实没见过小民,可是却已经救过小民全家一次了。”

“什么?竟有此事?”裕王脸上的好奇之色,越发浓厚了。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