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李平安不再分心,在院子里对肥皂的生产流程,进行攻关。
他这回学乖了,不管到哪里,都把陈大锤给带着。
一来购物有人帮忙提着背着,二来相当于无形中带着保安,安全感提高不少。
而砖钳生意,他已经完全放手,让老李和陈老头去做。
至于后面还能赚多少钱,他已经不太关心了。
五月初一,多云有风,黄历上写着万事大吉。
李家小院东南角上,新垒了一个土灶。
土灶旁上,摆着几个大大小小的木桶和数个油葫芦。
木桶旁边,还有几袋原本就有的生石灰。老李作为砖瓦匠,院子里囤了不少。
“来,先弄几瓢生石灰,给投进这桶水里。”李平安叉着腰站在那里,指挥着陈大锤出劳力。
陈大锤实在的很,爷孙早就打定主意,要跟李家父子混到底,此时更加卖力。
他用一把葫芦瓢,舀了大半瓢生石灰,抖进了木桶中。
呲呲呲!
生石灰一入水,桶里的水就快速翻滚起来,不多时就冒出热气来。
李平安点点头,高中化学里有教,生石灰遇水,会生成氢氧化钙溶液,同时释放大量的热。
他伸手摸了摸木桶外壁,感到稍温。“再放点!”
陈大锤又舀了半瓢生石灰,倒进木桶中。
须臾,李平安再去摸桶壁,已经微微发烫了。
“这个温度应该够了吧!”他又指挥陈大锤,把旁边的一瓢碱面放进去。
“慢点,注意烫啊!”
就这样,两人一个动口,一个动手,就得到了一大桶浑浊的液体。
这是混合了碳酸钙的氢氧化钠溶液。
等了一会,碳酸钙缓慢沉积到木桶底部,上层的氢氧化钠溶液渐渐清澈起来。
又过了盏茶功夫,木桶里的碳酸钙沉积到位,上层的氢氧化钠溶液已清澈如水。
“给,带上这个,用水瓢把这火碱水,给舀到这个桶里。”
李平安给陈大锤递上两个长的皮手套,又叮嘱道:“这火碱水很厉害,不要溅到身上去了。”
说我,他往后退了两步。
俗话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可是未来的国舅,大明的救星,当然不能冒风险了。
好在陈大锤跟他爷爷打了不少年铁,很是稳重。
他站在木桶旁,一瓢一瓢的把清澈的液体,舀到旁边的木桶里。
“行了,行了!”李平安见木桶里的液体底部快要接近白絮状的碳酸钙时,果断叫停。
接下来,李平安吩咐陈大锤,把舀出的清澈液体,倒在一旁灶上的大铁锅中。
要紧关头,必须自己来了。
他让陈大锤去灶下烧火,自己则带上手套,拿着根擀面杖,轻轻的搅动着锅里的液体。
当天看到锅里的液体开始冒泡时,他便停住搅拌,拎起放在一旁的油葫芦,咕嘟咕嘟的将里头的菜油,倒进锅里。
然后,他又开始慢慢搅拌起来。
接下来,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火碱水和菜油,在高温下产生了皂化反应。菜油在不断地减少,而一种更粘稠的液体,浮现在铁锅的最上层。
“哈哈哈!”李平安大喜,知道这些粘稠的液体,大约就是自己想要的肥皂。
他又让陈大锤继续烧火,自己则更卖力的搅拌起来。
终于,李平安的双手,感觉到莫大的阻力。
他低头一看,铁锅上层的粘稠液体,已经半固体化了。
“停了,别烧了!”他先让陈大锤停了火,然后自己拿个葫芦瓢,将这半固化的液体,慢慢舀到一旁的小木桶中。
他又给陈大锤安排了工作:“你,把这玩意舀到旁边的小木方格中。”
陈大锤有样子学样,将桶中的半固化液体,挨个舀进大约三十个小木方格中。
终于,在填满三十个小木方格后,李平安这边的半固化液体也没了。
他和陈大锤把载着小木方格的木板,抬进了书房里。
下一刻,李平安和陈大锤一人一把扇子,轻轻扇着小木方格,给它们散热。
半个时辰后,李平安扇累了,便坐在一旁歇着,让陈大锤继续扇。
一直到李伟和陈老头回来,算完了帐、分好了钱,王氏在外头喊吃饭的时候,李平安才从梦境中醒过来。
他低头看向那些小木方格,里头的半固化液体,已经成了一块块黄色固体。
李平安心中大喜,马上蹲下来,猛的把小木方格掀起来,拿出一块肥皂来。
“快快快,陈老头,把你的上衣脱下来!”李平安冲着陈老头喊一声。
“干甚?”陈老头下意识的捂住胸口。
“你的衣服脏,更好做实验!”
下一刻,王氏常用的洗衣木盆中。
李平安不停地用肥皂搓着湿透了的一件褐色短打。
大约过了半盏茶的功夫,木盆里已生出许多白色泡沫的时候,李平安才停住手。
他又端着盆,来到井边,从水桶中倒出清水,冲洗盆中的衣物。
如此三次后,木盆中的水已经跟清水无异,李平安这才拧干衣物,朝着众人抖开。
“来看,都来看!”他的脸上满是激动。
李伟夫妇,陈老头爷孙四人,凑了上来。
“咦,原来我这短打是黄色的啊?”陈老头一阵愕然,他还一直觉得本来就是褐色的呢?
“这上头的油渍也没了!”陈大锤指着衣襟下摆,惊讶道:“上次爷爷喝红烧肉,整块肥肉落在上头,我用皂角搓了几次,都搓不干净。”
就在几人惊讶的时候,李伟却想到了什么似的,凝重的看向李平安道:
“平安,这玩意叫什么?一块成本是多少?”
“哈哈,老李问到了关键点!”李平安朝老父挤挤眉毛,卖弄似的把肥皂举在手心,大声道:
“此物叫做肥皂,是天下间浆洗衣物的至佳绝品。”
顿一顿,他又朝李伟扬了扬手道:
“你先别管它成本多少一块,我就问你,你愿意出多少钱来买它。”
李伟略一沉吟,挠头道:“寻常人家,大概能出个一两百文就到头了。”
“要是富贵人家,那可就说不清了。”
“两百文就行了!”李平安闻言,畅怀大笑道:
“老李呀,咱们这回真的要发死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