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何事如此慌忙?”
“王上!风华郡遭遇洪灾,十几万人无家可归,已有半数人涌入千叶郡,不日将抵达静安。”
听到这话,季昌不禁眉头紧蹙。
十几万人无家可归?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蔺相应该不是只来通知孤的吧?”
在研制化肥之前,季昌就安排蔺荇监国。
虞国虽不及其他大诸侯国,但全国十二郡九十七城,若没有人掌管,恐生不少事端。
而蔺荇的能力,季昌是清楚的。
如今一郡遭洪灾,想必蔺荇肯定先有布置。
“老臣无能,眼下只是先拨了赈灾款下去,其次是安排了其余郡县的守军前往风华郡抗洪,可流民一事,老臣唯有劝阻,不敢有强硬手段。”
“孤明白了。”季昌思索片刻,道:“国库还有多少钱,先拨款下去,切莫扩大灾情。”
闻言,蔺荇面露难色:“王上,臣来此,就是为了此事,因建造天坛,国库空虚,如今赈灾拨款还是百官凑的,可那些赈灾款,恐怕受不住几天。”
季昌愕然,他倒是忘了这个事情。
“那蔺相觉得该如何?”
“老臣确实想了个办法,但只能应一时之急。”
听蔺荇此话,季昌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蔺相直言不讳即可。”
“半年前与越军一战,我虞国夺了六座城池,后改为岭南郡。现如今岭南郡内,大都是尚未融入大虞的越人,若非有驻军在其中,恐怕早有人揭竿而起。”
话说到一半,季昌便猜到了蔺荇的心思。
他此前也想着要慢慢改变越人对虞国的看法。
毕竟岭南郡也属于他大虞国土,国土内岂能容二心之人。
“蔺相是想将风华郡的百姓,迁移去岭南郡?”
蔺荇颔首。
“那就按照蔺相决策去办,注意安抚好岭南郡百姓,实在不行,就腾空一座城池,先将风华百姓安置好。”
说着,季昌望向天坛方向,鉴定道:“只要再有半年时间,孤一定能腾出手去处理岭南郡。”
季昌的话,让蔺荇颇为不解。
这位王,着实看不透。
他的行为处处透着诡异,明明在做着荒诞的事情,可蔺荇却有一种错觉,眼前的季昌是一位明君。
将蔺荇打发走,季昌又回到内宫。
天坛即将完工,他必须尽快留下给后世探索的“证据”。
唯有后世深信他的神仙手段,才能挽救如今的虞国。
七日时间,天坛终于建造完毕,风华郡的百姓也在陷阵军的护送下进入岭南郡。
岭南百姓虽心中不满,但有着陷阵军在旁,也无人敢言说不满。
毕竟陷阵军的恐怖,他们身为越人时就已经切身感受过。
整整十万越军,可都败在了那八千人手上,更何况他们这些寻常百姓。
在天坛完工之日,季昌带领百官前往祈福。
所谓祈福,不过是季昌借口罢了。
祈福结束,季昌立刻打开奇观手册第二页进入燕京大学历史系论坛。
西周时代的半年时间,现代却堪堪过去三天,此时论坛之上还在讨论着大虞烈士墓。
一个在汉前五百年前就存在的王朝,对于一些人而言,可以说颠覆了他的认知。
哪怕宋彩月的考古团队给出无数证据,那群人依旧嘴硬,觉得是谎言。
【未知用户404:兄弟伙先别吵,帮哥们瞧瞧,这是什么?】
看到季昌发上来的照片,原本争论的众人也都停了下来,毕竟这位未知用户404大哥每次出现,都会带来震惊他们三观的东西。
【贫道已还俗:这块竹简看清来有不少年头了?大佬哪弄来的?】
【未知用户404:祖传的!祖传的!】
【兔几几:大佬咱别总突然蹦出来秀宝贝行不行?听老弟的,报个位置,咱给你找个牢坐坐,舒服得咧!】
【摸精校尉:会不会说话?大佬的东西,随便一件都掉脑袋的,坐牢也得下去才能坐。】
他们的调侃,季昌并为在意。
反正照片已经放上去了,总会有人看出来的。
【壮士张三:大佬,可别忽悠我们,这竹简保底两千年,祖传的?怎么可能!这应该是利用某种化学材料保养至今,最近几天才出土现世,真是祖传,恐怕是大佬祖上迁坟了吧?】
【贫道已还俗:楼上学长的意思这是刚挖出来?】
【壮士张三:我可没这么说,真要是刚挖出来的,三五十年恐怕没问题了。】
【未知用户404:嘿嘿!张三兄弟还真没说错,最近祖上确实迁坟,传承了两千多年,风水耗干了,得让老祖宗换个位置睡。】
【摸精校尉:传承了两千多年?那这怕是能冒青烟的坟头,大佬共享一下?小弟死后了就埋那儿。】
季昌也不含糊,直接发了个位置上去。
只要将信息透露出去,后世之人自己会找的。
而且时间线并不共用,说不定过两天,“天坛之力”就能护佑虞国,现在他还要赶紧去处理风华郡洪灾的事情。
论坛上的信息,孟菲菲在第一时间就告诉了宋彩月。
关于那位404,宋彩月也一直关注着。
因此她对于404提供的线索深信不疑。
不过宋彩月并未急着过去,而是先登录论坛看了眼。
【游客9527:这玩意有两千多年?不至于吧?】
【历史系第一帅哥:肯定不可能啊!虽然哥们看不出年份,可你们只要不瞎,就应该能看清楚竹简上画的是什么?这特么是红薯!红薯在明万历年才传入华夏!怎么可能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
【摸精校尉:还别说!好像真是红薯!之前都没有注意!】
宋彩月此刻也仔细观察着季昌发的照片。
正如论坛众人讨论的一样,竹简上的画像确实是红薯。
但从竹简散发的历史气息,她却能够肯定,这块竹简以及竹简上的痕迹确实源自两千多年之前。
思索片刻,宋彩月还是决定,得过去现场勘察。
如果真的能够找到两千多年前红薯传入华夏的证据,那比起现在挖掘的墓葬更有历史意义。
收起电脑,宋彩月交代了副手两句,就驱车离开了。
下一个目的地是404提供的位置,她坚信能够在那儿找到大虞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