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的草原上,寒风凛冽,鹅毛般的大雪下个不停。
车队从远方而来,车上坐的不是旁人,而是匈奴头曼单于的头号智囊——牠顿。
匈奴与大秦的第一轮战事结束,就像牠顿预料的那样,河南地守不住了。
蒙恬攻取河南地后,沿着乌加河置四十四县,并迁移了秦国百姓垦守土地。
秦军遂正式在河南的安营扎寨,等待明年开春天气转暖后再做攻伐。
匈奴大将乌维率领兵士入河南的,前期取得了几场小胜,但无法改变整体局势。
故乌维收拢散落在河南地的匈奴部落残兵,不再与秦军纠缠,退守回河南地以北。
“好大的雪啊。”
牠顿掀开车帘,向外面眺望,欣喜道。
“明年水草丰茂,足够我匈奴大军反击的了。”
守卫牠顿安全的统领刑柯也笑了,豪情万丈的说道。
“有乌维将军之勇,还有牠顿先生您的神机妙算,明年我们一定能将蒙恬赶回上郡!”
顿了顿刑柯又有些担心,问道。
“牠顿先生,东胡王野心勃勃没少从我们匈奴敲竹杠,东胡王真的会答应大王出兵的要求么?”
牠顿胸有成竹的一笑,说道。
“东胡王轻信义而重利,若吾以先以小利动摇之,再以将来河南的光复,我匈奴与之共享部分牧场,他一定会答应的。”
刑柯有些不愿意,嘀咕道。
“可是河南地是我匈奴所占,抢夺回来本就是我们的地盘,还要分给东胡王?他狼子野心绝不会满足。”
牠顿摆摆手,说出了他的计划。
“能用到东胡的时候当然要许以利益,但若是东胡损伤的人过多实力削弱,就不是他东胡王能不能要到好处,东胡能否存在都是个问题。”
言下之意东胡在与秦军的交锋中,如果损伤过大伤了元气,匈奴就可以趁机吞并东胡!
刑柯听得连连点头,正欲奉承他们两句,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刑柯一挥手,命令随行的骑兵都戒备起来,虽然这里地处东胡境内,但刑柯还是要小心秦军会侵入。
“今个儿的风雪是真大,好久不见了牠顿先生!多铎来也!”
来的骑兵约五十人上下,为首的汉子,正是东胡大将郑鹰的副将,多铎。
多铎勇武直率,是东胡有名的猛将,他的武艺就和他的脾气一样火爆。
“多铎将军,久违了!”
牠顿笑着与都铎见礼,当见到多铎身后的一幕的时候,他微微一怔,问道。
“多铎将军,那是?”
多铎的骑兵有十几个手里牵着绳子,在绳子的末端还系着十几个秦人。
那十几人有男有女,被严寒与马匹拖拽折磨得面无人色,看上去随时会死去的样子。
“这个?这是我们来接牠顿先生前抓来的秦人,他们是北票县的人,嘿嘿,先生可别小看他们,十二个人我就能从那郡守明远手里换来至少两千两!”
牠顿闻言一怔,待都铎给他讲完明远在红山与郑鹰赎回秦人的事情,他才明白多铎的意思。
“既然如此,多铎将军还是让你的手下慢些前行,要留着他们的性命可别折磨死了。”
牠顿眉头微皱,对多铎的行径,特别是抓女人换钱的行为有些不齿。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保住那些人的命,让他们活着被辽西郡郡守赎回去。
多铎哈哈大笑起来,说道。
“听到先生说的话了么?都给我悠着点!谁牵着的秦人死了,老子就罚谁!”
东胡骑兵中发出一阵哄笑,显然他们没把牠顿的建议当回事儿,更没有把秦人的命当回事儿。
嗖!
一支箭矢从风雪中射来,穿透了一名东胡骑兵的胸膛,他闷哼一声倒地身亡。
“敌袭!敌袭!”
不知谁喊了一声,风雪里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还伴随着密集的箭矢。
“先生小心!”
刑柯一把拉住牠顿,将他塞回车里,然后领着匈奴骑兵将车子团团围住。
“大秦辽西郡郡尉章邯来也!东胡贼子胆敢掳掠我大秦百姓!受死!”
章邯的箭术惊人,能在百步之外骑在马上拉弓开箭,且能命中百步之外的铜钱。
这固然有马中三宝相助的原因,但更多是章邯日复一日不停息的艰苦训练。
章邯身边的骑士也能开弓射箭,不过力道与准度相比章邯要差了不少。
不过当骑兵靠近匈奴的时候,他们从马上取下来一种新式的武器——手弩!
嗖!嗖!嗖!
匈奴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人已经被手弩中的连发弩箭射中,栽落马下。
多铎怒发冲冠,率领匈奴骑兵杀上去就要拼命,岂料章邯早就注意到了他。
章邯拉满长弓,弓弦如满月,一箭射出快得多铎没有躲闪的时间。
幸亏多铎战场经验丰富,身子下意识地偏了偏,才没有被箭矢射中要害。
他痛呼一声,辽西郡天兵坊中所打造的箭矢,都是三棱箭头,穿透力极强。
多铎的皮甲被三棱箭头轻易穿透,疼得他龇牙咧嘴,再也无心恋战撤退。
“撤!撤离!”
骑兵保护着马车仓皇逃窜,被他们擒住的秦人百姓也不管了,全部丢在了原地。
“追击!”
章邯没有轻易放过对方,凭着一百余骑兵又追了一里路,射杀了数名东胡骑兵才停住。
这是章邯率领的骑兵第一次与东胡交手,却给东胡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东胡人称章邯为“神射”,即章邯的箭术出神入化,就是多铎也自愧不如。
被解救的百姓好像做了一场梦,从前被东胡人抓去,就意味着这辈子完了。
要么被折磨致死,要么就在东胡做一辈子的奴隶,累到精疲力竭然后死去。
但是今日秦军却主动到了东胡的境内,还将他们解救了出来,这是第一次。
章邯率领骑兵,是来练兵的,因为明远建设朔风关的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
三个月的时间,北票县、阜新县、赤峰县三地的长城修缮渐渐有了起色,就连朔风关也已经有了初步的雏形,勉强能当成关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