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色:资料七拼八凑,自己胡思乱想,未必真实,未必靠谱,如与史实不符,请再看一眼副标题,没办法,专业知识不够,主观臆测来凑。
我最早接触的历史读物是少儿版的《上下五千年》(带拼音、插图的那种),以我当时的阅读能力,肯定是看得云里雾里。但自此,历史的那种摸不透、看不清的神秘感让我逐渐入迷。到了后来理解能力提升了,也接触到了更多的史书,就慢慢发现怎么好些历史书写的东西不一样,到底谁真谁假,这个问题也时常令我迷惑。高中时,不经意在书店买了一本《白话本国史》,作者吕思勉,现代四大史学家之一,华师大历史系终身教授(机缘巧合,我后来也到了华师大读书,可惜不是历史系)。《白话本国史》体现出了作者超级深厚的功底,让我着实敬佩,我读完后也是第一次萌生了自己动手写一写历史的想法。
中华历史博大精深,我至今也只是略知一二。我相信大家都是和我一样愿意去了解中华的历史的,但是历史这么长,史书那么多,人生却这么短,我们又能花多少时间在了解历史上呢?所以最终我决定写这么一篇小纪,以人物为中心,以事件为线索,以时间为导向,供那些喜欢历史却时间不充裕的朋友们快速拨开历史的迷雾,不求读透,但求有个初步的印象。
写这本书的另一个动机呢,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我准备把这篇小纪给我未来的孩子阅读,如果性格随我,相信他或她对历史的求知欲还是很足的,这篇小纪就当做抛砖引玉,实在对历史是没有兴趣的话,那也能凭这篇小纪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