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婆去世未说完的话
卓华记得外婆在弥留之际说了许多关于卓欣荣的往事,让他不要记恨他的“母亲”,她是一个好人。
卓华屏息聆听,眼眶泛红,泪水扑簌簌地滚落。
外婆的气息越来越微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她用尽最后的力气,紧紧攥住卓华的手:“小华,奶奶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
她回忆着在那个雨夜,卓华被抱来的情景,那是个聪明,好看,如面团捏的一样的小人,他身着一袭价值不菲的衣裳,质地柔软,而他手中紧握的玩具,更是乡间罕见之物,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在那淅淅沥沥的雨声中,他一边用小手抹着泪珠,一边断断续续地呼唤着“妈妈”。
她静静凝视着那个小男孩,泪水在他稚嫩的脸颊上蜿蜒,自己的心也随之隐隐作痛,不自觉地,眼角也滑落了一滴泪,悄悄拭去。说实话,回想起当初那人将卓欣荣的女儿抱走的那一刻,她内心并未泛起太多哀伤的涟漪。因为她深知,那女孩若是继续留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她要遭很多罪,有可能这辈子都要完了,如此看来,被带走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她不求那孩子日后能大富大贵,只愿她能在一个平凡却温馨的家庭中,这样的归宿,对她而言,已是最好。
可是,这个孩子,他犯了什么错,命运之轮就这样转动了,将他送到我们这般境况的家庭,瞧他,多么纯真无邪,心灵如水晶般清澈。也不知道孩子的父母是怎么想的,是生活的重压让他们别无选择?还是......可怜的男娃,我们该如何待你?对不起,我们给不了你锦衣玉食,也给不了你正常的家庭关爱,在我们这个残缺的家庭里,未来的路途,你或许将遭遇比常人更多的风雨与坎坷。
“也许,这就是命吧”。她无奈的摇了摇头。
“小华,你要找到你的亲人......他们一定是有苦衷的......你不要恨他们......你长大后一定要去找赵,赵......”她想清清楚楚的告诉卓华,他的身世来历,可是,弥留之际的她,怎么也无法逻辑清晰的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越是着急越是说不出来,焦急与无力交织,最终,连那微弱的呼吸也戛然而止,只留下一抹朦胧的意识徘徊不散。
她只能把所有希望都凝聚在这断断续续的言语之中,希望卓华能理解她说的话,紧紧攥着卓华的手缓缓滑落,如同风中摇曳的烛火,最终归于沉寂。
卓华自始至终都误解了外婆临终前的那段话,当时外婆紧紧握着他的手,让他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亲人,还提到“苦衷”,卓华满心以为,外婆是希望他能找到那位从未谋面的亲生父亲,并告诫他莫要心怀怨恨,因为父亲有着难以言说的苦衷。
然而,对于外婆临终前含糊不清的“赵……”字,卓华心中充满了疑惑。那个“赵”,是否指的就是赵宏羿叔叔呢?如果真是如此,外婆为何要指引他去寻找赵叔叔?是为了替母亲了却一桩未了的心愿,还是让他亲自去询问赵叔叔,当年究竟是何缘由让他背弃了那份承诺?还是赵宏羿他是父亲?
所以,有了外婆的临终遗言,长大后的卓华,才会不遗余力的找所谓的“父亲”。
(二)袁刚安排的“赵宏羿”
慕清带着一丝急切向袁刚求助,言辞间透露出寻找赵宏羿的迫切。袁刚闻言,心头猛地一缩,随即迅速镇定下来。待他细细询问了事情的原委,心中渐渐盘算起一个计策。
他思忖片刻,决定求助昔日同窗,让其扮演“赵宏羿”一角。在袁刚的精心策划下,一场精心布置的“剧目”悄然拉开序幕,专为卓华与慕清准备。
随着剧情的推进,每一个细节都被袁刚巧妙安排,使得这场“好戏”既逼真又扣人心弦。
(三)村里的马老汉
马老汉其实并不显得特别苍老,年岁不过四五十上下,只是因家境贫寒,相貌平平,婚姻大事便一直悬而未决,成了村里出了名的老光棍。村里人对他多有轻视,时常拿他取乐,逗弄一番,只是因为他老实,他穷。
只有善良的卓欣荣每次见面都热情敬重的打招呼,从不似村里其他人那般势利眼。卓欣荣是村里唯一的大专生,颇受村民敬重,连带着那些村民也开始学着与他打招呼。这一变化,对内心自卑的马老汉而言,犹如暴雨倾盆时突然出现的一把伞,他从心里感激卓欣荣。
人在最无助的时候,哪怕是一个微笑,也是莫大的鼓舞,对于心怀慈悲的卓欣荣而言,这样的举动或许只是本能,自然而然,不求回报;然而,在马老汉那颗饱经风霜的心中,这简单的平等与微笑,却重如泰山,是他生命中不可多得的温暖之光,铭记于心,视为无价之恩。
就是时时念着这份恩情,当卓欣荣出事后,他无畏于村长的权势,亦不惧旁人的异样目光。只要卓家有需要,他都会帮忙,哪怕村里的流言蜚语再难听,如利刃般刺耳,他都置之度外。只因心中铭记,卓家曾有恩于他。
当他看到慕清的时候,仿佛卓欣荣就站在他的面前,两个人实在太像了,尤其是那双眼睛。
村长家即将迎来一场盛大的喜事,他邀请了村里绝大部门的人,可有些人或因地位卑微,或因村长心中的偏见,都没有接到邀请,这里面包括沈奶奶和马老汉。
所以慕清放火那天,马老汉,这位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怪人,竟在不经意间目睹了慕清放火的行为,而他,出乎所有人意料,选择了站在慕清的一边,默默伸出了援手。
起初,当警方的目光聚焦于纵火案,推测幕后或许有两人联手之时,林涛的名字曾一度被卷入漩涡中心,但很快,他被排除了嫌疑。随着调查的深入,当线索逐渐指向慕清孤身作案时,似乎一切尘埃落定,只有慕清孤独的身影,被定格在了那夜的火光之中,无人知晓,那夜的暗处,是否还藏着另一双未曾显露的眼睛。
那时,马老汉毅然做出决定:一旦警方寻得蛛丝马迹,他便会挺身而出,自愿投案,一人承担纵火罪行,绝不牵连慕清。慕清不同意这样做,把所有的罪责都推给马老汉,这样对他不公平,慕清决定,不能让马老汉替自己顶罪,如果警方查到线索,她会勇敢地站出来,承担应有的一切。
但是,她的时间不多了,心中尚有一桩事未了,为了卓华,她一定要完成这件事,在这紧要关头,她只能拜托马老汉去做,马老汉内心几经挣扎,最终狠下心来,同意了慕清的请求。
在慕清死后,胡令维接到最后一个电话,电话那头:“胡队出事了......”是慕清生前对马老汉所托之事的回响,如同遗落的音符,在命运的丧钟中悄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