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痴愣的,远望看连绵的黄沙山坡,被大片轰鸣的挖掘推土机,嘟嘟的化为平地;满目飞扬的黄色尘土,裹夹着排除的柴油废气,弥漫着一望无边的工地。
张松紧跟着表叔,走进阴暗潮湿的活动房。顿时,一股难闻发酵的臭味,拂面而来,直冲着他鼻孔,差点呕吐出来;房里到处堆放着,沾满泥浆的建筑工具;十多张高低床边,凌乱的堆着脏鞋臭袜,还有沾满汗迹没洗的工作服。
张松顿生几分失落感,这跟他想像的特区建设环境,相差太远。他忙问:洗澡在哪地方呢?杨国忠皱着眉头答道:“现在这里,处于建设艰苦阶段,没有完备的生活设施。这洗澡嘛,只能提着一桶自来水,在棚外面冲洗。好在这儿的天气,不像我们家乡哪么冷,工地又无女人。”
张松没想到这儿,连个洗澡的地方都没有,生活条件,竟比家里还要艰苦,大大超出,他的艰苦想象程度。这时,杨国忠从后勤领来,一个塑料水桶、洗脸盆和两个瓷碗勺子,递给发愣失望的张松说:“你小子,若赶上前几年来,这儿连自来水都没有,还要去对面山上取水呢?现在都是活动房,比我刚来的条件好多啦!你就克服一下吧!”
工地上,放眼一望,清一色的老少男人,没有女人半个影儿。傍晚休工以后,务工者脱光衣裤,赤身裸体提起一桶冷水,从头到脚的淋下来,冲洗一天劳累的汗水。
一天的黑夜,入时姗姗来临,这是务工的农民最难熬的时节。漆黑寂静的大山,默默地陪伴着,外乡务工寂寞的男人;四周田野的青蛙,齐声叫唤,不时传来猫头鹰,凄厉的叫声,让人忧心难眠;。
这儿没有路灯,不见购物商场,亦没有娱乐场所、电影院;更让务工劳累不堪的农民,难忍难耐,不见一个女人身影。务工者几乎都呆在,如鸽子笼的活动房里,不敢外出活动,因为外面蚊子多,毒蛇出没,一旦被盯咬,麻烦可大啦!
张松靠着床头,书写打工日记。他瞧着工友们,表情心态各异;有的凑到一起,开始津津乐道的讲述着女人,这个不厌不老的话题,来消磨漫长无聊的夜晚,你一言我一语,聊得大家难受的时候,有人悄然的跑到门外,在暗暗的角落里,用手方便缓解一下;
有些太想女人的男人,来个创新想女人的办法,把旧挂历上的靓女画像,挂在蚊帐里,来个画饼充饥,每天有位向着他,永不停的温柔微笑、漂亮可爱的女人陪着他,生理的压抑,获得到精神释放。
表叔想女人的办法,则跟他们不然,把跟媳妇的结婚照,放在枕边,想家想媳妇的时候,泪目的拿出来,一番看着摸摸,以解思恋之情的痛苦。
亦有的工友,消遣黑夜时光的方式,迥然不同,没有一点下酒菜,拿起啤酒瓶,咕噜咕噜的喝,靠酒提神消愁;有的拿出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小说,不停的一页页翻阅;打发着漫长的黑夜;
还有一位,比张松大几岁的小伙子,来自四川乡村,大家见他性格,活泼可爱,习惯叫他小四川。刚刚新婚不久,坐在角落里,胸前放着一块小木板,一边给新媳妇写信,一边抱着跟媳妇同框的结婚照,流着眼泪,给千里之外的媳妇写信。看样子,家里条件不好。据说结婚彩礼,花了不少钱,欠下一堆高债。不然,谁会撇下新婚媳妇,独自跑到这里来受苦呢?
张松发现,打发休闲时光的好平台,房里柜台上,摆放着数百本、建筑专业技术书籍,这些书,无人问津,沾满一层厚厚的尘土,好久没有人摸它。张松把柜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抹布去掉书本灰尘,规规矩矩的分类摆放;这些书籍,令他感兴趣,爱不释手的阅读起来,很快度过一个夜晚。
书中有些重要章节,他用心的记录在本儿上。工友们觉得,张松有些另类,不太合群,每天很少说话,除了认真干活儿,就是捧着书,阅读学习。
熊师傅发现这个儿矮小、像貌平平的小男孩,做得活儿,一点都不含糊,手脚又快又好,比起杨国忠上手那会儿,硬棒得多啦!
活动房,虽说比工棚好啊,但又闷气又潮热。张松想打开窗户,全师傅马上制止道:“小伙计,千万别开窗户,不然蚊子进来,一夜难睡呀!”提到蚊子,大家面如天敌,害怕的浑身起鸡皮疙瘩。
确实,这儿的蚊子凶残成群,让张松恐怖不安,下口特别厉害,亦不小心防范,叮起个大包,又痒又痛,红肿难忍。房里,不仅点上蚊香,还轮回打上灭蚊剂,统统的不顶用。蚊子抗药性很强,照常不客气来光顾,一个晚上睡过来,身上难免遭到蚊子袭击,伤痕累累。
张松想起老家,一种不花钱的驱蚊办法。母亲采集山上长的、一种“艾蒿”药草,放在门口附近,驱蚊很管用。第二天,清早麻麻亮,张松上山,又采来一大捆艾蒿草,放在室内室外。
工友们不解问道:这大堆草有何用呢?张松脱口答道:驱蚊子啊!熊师傅摇着头说:“小张啊!我们想遍驱蚊的办法,都不管用,甚至高科技灭蚊器都用上了,这种蚊子丝毫不惧退,夜间照常来陪伴我们。”
全师傅边换工作服,边对忙乎的张松说:“小伙计,别徒劳啦!特区的蚊子,跟你家乡的蚊子不一样,只只身怀绝技,药火不入,不信你瞧着看吧!”
这天傍晚收工,张松又从山上,采来一大捆艾蒿草,围着房子上下放草,便在房外场坝里,烧着两堆艾蒿草。那缕缕腾升的草烟,随风飘散,很远便闻到,燃烧的药草烟味,散发出一种奇特的清香味儿。时到晚上九点,工友们突然感觉,没有蚊子来访。纷纷赞扬张松,给大家办了一件大好事。杨国忠直夸侄儿,聪明能干!
张松虽然出生,农村艰苦的家庭,但他从小有个爱卫生的习惯。每天跟父亲在外干完活儿,回家的第一件事儿,把浑身劳作的汗迹灰尘,洗得干干净净,换上干净的衣服,他不允许身上,有半点汗臭味。他来到特区,没想到这儿的建设工地,竟然没有热水洗澡,他在工地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好办法可施。
半月后的一天早上,范斌陪总公司管安全的部长,检查工地消防设备。发现工地临时仓库里,堆放着很多易燃杂物,当即指示杨国忠,派人清理。他转身发现,务工人群里,有个个儿矮小、精瘦的小男孩,手脚熟练在刨模具,引起他的注意,便问道:“国忠,你队里怎么雇佣童工呢!一旦劳动监察查出来,责任追究不得了啊!”
杨国忠赶紧把张松叫过来说:“范总,这孩子是咱们村里,张大才的老三叫张松,今年底满18呢!吵着非要跟我来。你别看他个头矮小,做活儿的本事一点不差。”
范斌瞧着做的模具,工序到位、技术含量都不错,身边还放着,一本建筑专业书呢!便问道:“小伙计,你做工还带书看吗?”
张松见这个说家乡话,语气亲切的范总,举手答道:“报告范总,杨队长安排活儿,我就做,没有活儿,我看书。”杨国忠在一旁插言:“这孩子很机灵,爱动脑子,做工细致,他还会水电、电焊和电器维修呢!”
范斌听罢,表情几分惊异,拍着张松瘦骨的肩膀,问道:“你肯定念过书,起码是初中毕业吧!”张松举手答道:“初中毕业,考上县高,家境困难,辍学跟爹学手艺。”
范斌仰望着灰蒙蒙的苍天,把泪光转聚在张松脸上,握住他的手说:“可惜呀!你是个天生读大学理科的料儿。没上大学不要紧,靠自学一样能成。好好跟着你表叔干吧!”范斌陪总公司部长检查完毕,分手时,对杨国忠说:“我看啊!张松这孩子不错,又有文化,是个大班长的料儿,好好培养一下吧!”
杨国忠送走检查组一行,赶紧返回来,身后跟着两个推板车、收废品的壮汉,把清理仓库的任务,交给张松说:“你带领这两个人,把仓库负责收拾利索,不要的废品、杂物,统统的扔出来。”
张松第一次单独接受任务,而且担任临时头儿,带领两个中年汉子,今明两天完成,心里不免有些激动。两个壮汉低头咕噜,用轻视的眼光,打量着眼前,像小学生的张松,劝他在一旁,偷闲玩耍吧!他们进去干完。
张松瞪大眼睛,严厉讲道:“你们俩听从我指挥,进去认真好好干。不然,我另请人来,附近收废品的人多的是。”两个壮汉面面相觑,跟着他进入空气沉闷的仓库。
两个壮汉满以为,简单的清理收拾一下,便可以拉着废品走人。孰知,张松要求,把堆积如山的、建筑材料物品、机械工具,分门别类存放;废品全部清理出来,然后打扫干净。干完半天,累得两个壮汉,大喊吃亏啦!
第二天中午,张松拉着表叔,来仓库检查。杨国忠进库大吃一惊,原来灰尘满目、杂乱不堪、堆积如山的物料、小型机械,整理得干干净净,满目亮堂;分类搁置有序,上面贴着醒目的标签。他拍着张松的肩膀,称赞他干得出色。
张松把装有四百元、搬运工钱的信封,退还给表叔说:“这钱,我没有付,里面还多了750元。”杨国忠惊奇的问道:“你咋不给别人、付搬运工钱呢?”
张松笑着说:“叔,我看啊,搬出来的废品很多,对他们来说,是一笔赚钱的大生意。于是,我即刻改变主意,大部分废品作价处理,小部分抵付工钱。所以,信封里的钱,变成一千一百多元。”
杨国忠惊讶的看着张松,足有数十秒,拍着他单薄的身背说:“我真服了你呀!你若做生意,一定会成为资产万贯的大老板。难怪这两个收废品的壮汉,干完活过来对我说,那小子不仅精明过人,而且算计能过天哪!”
张松收拾仓库,有重大的收获:发现一个、可容几百斤水的不锈缸,眼睛为之一亮;他从一些废弃的电器,拆来电子发热管、电路板和开关指示灯。下班后,他在工地上,聚精会神的摆弄着,不锈缸体;他戴上焊接面罩,像个老道的师傅,手持焊枪,对准缸体裂口,嚓嚓的焊接起来;焊接的火花,从他脸庞四溅。引来工友们围观,很多人嬉笑张松,仗着自个读了几天书,喜欢耍点小聪明,给大家看看不。
熊师傅路过工地,发现张松在焊接一个庞大的缸体,旁边放着勾画的图纸、几本电器设计书籍,他走近细瞧半天,没看出个什么名堂道道,便好奇的问道:“小张,你这是摆弄啥玩意儿,又是画图、又是翻书的,看起来很复杂呀!”
张松头都不抬,边焊接边答道:“熊班长,我清理仓库,利用废弃的电器和材料,给大家做个热水器,方便大家洗热水洗澡嘛!”熊师傅惊奇问道:“现在工地,就差电工手艺人,你能维修安装电器,那不简单哟!”
工友们都不相信,这貌似小男孩的张松,会设计制造出来一台,自动温控的电热水器。全师傅摇着头说:“这小子,若把上万元的、全自动热水器搞出来,我从此称他为师,而且请大家喝酒嘞!”
张松自小有个性,看准的事儿,他没有搞不成的。硬是运用初中的物理知识、参阅大量的电器修理书籍资料,利用现成的材料和焊接枪,焊接好缸体裂口,装上电路板、接上发热管和开关指示灯,插上电源。电路板上,蓝色显示屏上,跳跃着蓝光升高的温度数,不到一个小时,缸里的水,达到60多度。足以解决这三十多人的洗澡问题。
工友们抬起张松,欢呼雀跃。熊师傅搭腔道:“老全啊!你可要说话算数哟!至于称师就算了,请大家喝酒不能算嘞!”全师傅挺尴尬狼狈,咬牙说:“好!周末晚上,请每位喝一瓶啤酒。”
张松利用废旧物资材料,装配电热水器的消息,传遍工地。杨国忠十分震惊,范斌带着公司一群技术人员来瞧,大家都称大拇指点赞:设计简便实用。张松成为工地的革新小名人哪!
哪知,第三个月发工资。张松发现工资袋里,整整多了两倍的钱,还以为财务肯定发错了,这多发的钱、咱不能要。他赶紧折身来财务室,向会计反映,钱好像发多了。便惊动会计科长,他把张松叫到一边,拿出一张红头文件,轻声说:“张松,你的钱没有发错,公司有转正加薪的正式通知,从这个月开始,你晋升正式职工。当然你拿的钱,比试用期要多的多咯!”
张松从来没拿到这么多钱,心里陡起一股热浪;原来特区的规矩是这样,难怪很多人,舍妻离儿女,拼命来这里吃苦受累。
杨国忠见张松拿着钱,傻呼呼的站财务室门口,用手肘撞他一下,笑颜的对他说:“你小子比我运气好,才干两个月,破例提前转正,拿上正式工的工资,还晋升一级呢!当然是范总呈报推举你的。”
张松望着表叔,激动得直傻笑。杨国忠拉着他,走出财务室,指着一群刚下早班、接着又上中班的工人说:“小松,你瞧这些人,累不累呀!每天上14个小时班,肯定劳累呀!他们为的就是挣钱。特区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而且技术越好,做工质量就越高,你拿到钱就越多,甚至多好几倍,这就是特区效益。”
这时,全师傅跑过来高喊:“杨队长,您家来信啦!我顺便帮您带过来。表叔听说来家信,一下魂儿都没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