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实题材 > 铁臂

第三章 :行业挑战,技艺传承

广东的吊装行业以散活繁多、灵活多变著称。入行两三个月,林炎晖就已对这个行业有了初步且真切的认识。

在吊装作业里,大小钩配合使用是最为常见的操作方式。当面对那些尚未安装外置货梯的厂房时,机器设备以及建筑材料等货物,都得依靠吊车,从窗口吊运进厂房内。吊运的楼层并不固定,有时是二层,有时则是五层。作业时,吊车需将车尾或侧身精准对准窗口,接着通过转盘灵活调整角度,让大小钩一高一低,彼此默契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稳稳当当地把货物送进窗内。

从事吊装这一行,最让人头疼的便是场地狭窄、周遭障碍物繁多,地面有凸起的尖刺扎轮胎的情况。吊车要是能开进作业场地,那自然是万事大吉,可一旦因空间限制或障碍物阻拦,无法驶入,那就只能忍痛放弃此次任务。不过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与灵活应变的能力,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能成功完成吊装任务,空手而归的情况实很少,雇主不确定是否具备施工作业条件,老板们会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实地考察后决定是否接单。

以正在建设中的厂房为例,要将建筑材料吊运至五楼,吊车臂长的选择就极为关键。若是使用四节臂的吊车,臂长 34米,在起吊过程中,就会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但要是换上五节臂的吊车,臂长达到 41米,整个吊运过程就会轻松许多。操作人员能够稳稳地把控吊车,将货物精准无误地吊运至指定位置,整个操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所以,在这类对吊运高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作业中,五节臂吊车无疑是最佳选择,既能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充分保障作业的安全性。

在吊车作业时,林炎晖总要手持对讲机奔赴楼顶进行指挥。操作室里的司机,视线完全被外围那层层环绕的绿色防护网严严实实地挡住,根本无法看清上方的情况。有时,为了更精准地把控吊运位置,甚至还得安排人站在架子上协同指挥。

司机操作时,只能仰着头,时刻关注着吊运的动态。时间一长,脖子就酸疼得厉害,尤其是长时间保持仰头的姿势,每一秒都是煎熬。长时间仰头紧盯,司机的颈部肌肉紧绷,仿佛被无数根细绳狠狠拉扯着,酸痛感从颈椎一路蔓延开来,让人苦不堪言。

幸好,现在部分吊车的驾驶室设计得十分人性化,可以灵活调整角度。司机能将驾驶室调整到合适的角度,躺着进行操作,这才稍稍缓解了颈部的压力,让作业过程没那么难受。仅有个别同行的吊车上安装了工作监控摄像头,监控摄像头的远远作用不如有人现场指挥。

工作要领:

从事吊车作业这么久,师傅们总结出一条关键经验:在处理吊高的活儿的时候,吊车转台中心和建筑物之间通常得保持十米左右的距离,最近也绝对不能超过 8.5米。这可不是随意设定的数值,背后有着十足的安全和操作考量。要是车停得太近,在大臂全出臂的工况下,吊车的角度就会受到极大限制。一旦角度受限,起吊作业就会变得异常艰难。

吊车的应用场景可不止厂房建设这一项,在绿化园林领域,它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一回,我们接到任务,要吊运一棵重达三吨的大树。刚开始,吊运距离在二十米之内时,吊车操作起来还算轻松,各项动作都很流畅,大树被稳稳地吊起、移动。但吊运距离一旦超过二十米,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必须得格外小心。因为随着吊运距离的增加,吊车的受力结构会发生变化,如果操作稍有不当,吊车的支腿就很容易出现翘腿的情况。一旦支腿翘起来,吊车就会失去平衡,不仅大树可能掉落,还会对周围的人员和设施造成严重威胁。

在吊装作业中,超载是一项极其危险的行为,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事故。若确实因特殊情况需要超载,那也务必贴着地面进行操作,这样一旦出现异常,便能随时落地卸除重力,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吊运作业时,绝不能悬空超载,这是保障作业安全的基本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像小车拆除大塔吊、拆除重量不明的广告牌、吊运船舶上岸、砍树、放倒水泥罐子,以及多台车合力抬网架这类作业,都属于风险较高的范畴。比如拆除广告牌时,由于广告牌横截面积大,不仅要提前勘测好现场,包括停车位置、吊装半径、出臂长度等,还得时刻留意风力影响,更要对其重量有准确预估,

吊运船舶上岸涉及到复杂的水域环境和船舶庞大的体积重量,需要精准的操作与周全的安全保障措施,船舶上岸那一刻,水的吸力影响较大。

砍树作业同样不容小觑,不仅要提前清理周围障碍物,防止树木倒落砸伤人员或损坏物品,还得注意与架空电线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触电事故。

放倒水泥罐子时,其重心的把控至关重要,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罐体倾倒方向失控。而多台车合力抬网架,对各吊车之间的协同配合要求极高,任何一台吊车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作业的稳定性。

对于这类高风险作业,为了确保安全,通常需要投入足额且超过三分之二数量的车辆参与作业。这样做的目的是分散负荷,降低每台吊车的工作压力,从而提升作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把树吊运至树坑并栽种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精细操作。需要小心翼翼地拉拉拽拽,将树扶正。不过,这个过程必须把握好分寸,不可过度调整。因为倘若斜拉硬拽,很容易损坏吊车的滑轮组。滑轮组一旦受损,就极有可能导致钢丝绳脱槽,后续处理起来就会相当麻烦。

要是发生钢丝绳脱槽的情况,最佳处理方案是立即暂停作业。先将吊装物平稳地放置到地面,确保现场安全无虞。随后,将吊车调整至安全工况,使起重臂趴到地面,再对脱槽的钢丝绳进行细致整理。在整理过程中,避免后卷扬机里的钢丝绳乱掉。完成整理后,还需对吊车各部件,尤其是滑轮组和钢丝绳进行全面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继续进行吊运作业。

在工地上,散活的类型较为多样,常见的有钢筋搬运、木方吊运、混凝土料斗转移以及搭建架子工的组合架子。以搬运打包好的架子为例,只需使用两个吊装布袋,借助吊车的小钩子,就能轻松完成装车和卸货工作。倘若施工进展顺利,短短两小时便能装满一车。

卸钢筋的活儿十分常见。完成一车钢筋的卸载,收费通常是五百块钱。在实际操作时,需要两根六米长的钢丝绳,搭配上四个钩子,另外再准备两条三米长的绳子。操作中使用大钩子进行吊运,一般情况下,一次能够吊运两捆钢筋。通常来说,一捆钢筋的重量在 2.2吨到 2.5吨之间。要是作业场地条件比较理想,吊车能够停靠得离卸放点更近,此时油门加大,启用四倍率的钩子,下放速度就能加快,一次甚至可以吊运三捆钢筋。

相较于直条状钢筋,盘圆钢筋的吊运要方便许多。吊运盘圆钢筋时,只需将两根绳子穿进去,一次便能吊运两个,工作效率明显比吊运直条钢筋快得多。

当进行设备吊装时,大部分设备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吊运需求,上面通常设有吊点,作业时只需扣上锁扣即可。而且,大多数设备都有四个吊点,这样能保证在吊运过程中设备的平衡与稳定,就省去捆扎的工序。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