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实题材 > 铁臂

第二章:初来乍到,工地上的第一课

稍作安顿后,林炎晖先前往金龙的住处看看金龙独自住着的房间认认门,随后沈厚带着林炎晖来到了员工宿舍。

那是三楼靠阳台的一个小单间,空间不大,摆着一张上下床,只留出60厘米宽的狭窄走道,里面还有个简易的卫生间。从阳台向外望去,能看到港区集装箱堆放地,许多吊车静静地停放在那里。从这儿步行过去,大概需要八九分钟。之后,他们一行人一同去附近的商店购置了鞭炮,准备在开工前放鞭炮,举行一个简单的开工仪式。

鞭炮即将点燃,林炎晖满怀热忱,扯着嗓子大声说道:“马达一响黄金万两,车轮滚滚财源滚滚!”随着鞭炮噼里啪啦地炸响,火光闪烁,硝烟弥漫,声声炸响似是在为新征程助威。老板沈厚站在一旁,眼里透着藏不住的欣喜,嘴角上扬,笑容满面,满心期许着未来事业顺遂、财源广进。

沈厚对吊车进行了细致的维护,检查。车门把手开关坏了,找修理工更换购买好的备件,其它隐患该修的修,该换的换,确保机械能安全稳定地投入生产作业。

自由活动时,林炎晖来到附近的理发店,把头发剪短。剪完后,镜中的他焕然一新,清爽的短发让他整个人都神清气爽。

港裕轩小区门口有一家沙县小吃,再往前走300米,是一条热闹的美食街,餐馆一家挨着一家,各种美食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街道两旁种满了椰子树,高大挺拔,羽状的叶片在风中轻轻摇曳,这是热带地区独有的风景,对于初来乍到林炎晖来说,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看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要好好感受广东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了。

次日,抵达翠亨新区管廊工程现场后,林炎晖迎来了此次的首个任务——配合现场工人师傅组装并安装钢支撑。沈厚将车找准位置,稳稳的停在离基坑钢板桩3米5处,随后拉手刹,踩离合器,,拉红色的液压取力开关启动按钮,挂四档。完成取力操作

沈厚,从下车驾驶室出来后,拿了两副帆布手套,给了一副手套给林炎晖。

接着就来到了距离驾驶室往后两米处的支腿操作杆处,开始操作支腿,

(吊车的两侧各有一组支腿操作杆,每一组操作有各有六根。其中红色的操作杆,是负责控制其余五根杆子的动作,推出和收回支腿油缸。他们驾驶的这一款 25t四节臂的吊车,有五根支腿,分别为正前方,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操作杆旁边有两个荧光的水平仪,可以根据水平仪来调整支腿油缸,使机械转盘处于水平状态不偏不倚。

沈厚操作机械伸出吊车支腿,林炎晖见状上前把机械平台上的枕木搬起来垫在支腿脚盘下面。

旁白补充(枕木长1m,宽25cm一个支腿盘下面垫两块,如果地面下完雨不硬实,可放置一平方的小钢板,或是将三块枕木各间距20cm放置地面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在三块枕木的上面再码两块强化,方便支腿盘压实(支腿盘在业内又称铁脚趾盖儿)

让吊车与地面的接触更为稳固,为即将开始的作业筑牢安全根基。支腿伸出来后,为了快速的完成打支腿,沈厚也会帮着一起搬枕木。枕木搬完以后他会回到支腿腿操作杆儿的位置继续工作。

不远处,沈厚双手并用,握住操作杆,目光专注,凭借着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娴熟地操控着设备,每一个指令都精准无误,设备的运转与他的操作配合得天衣无缝。

林炎晖紧紧跟在一旁,眼神一刻也未曾离开沈厚的动作,眼睛瞪得圆圆的,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每个操作细节。因为是初次接触这项工作,很多流程对他来说还十分陌生,复杂的步骤和设备的运行原理让他有些应接不暇,但他没有丝毫退缩,反而拿出十足的干劲,暗自将每一个要点记在心里,在心里默默复盘操作顺序,心里想着下次一定要亲自上手,并且要做到和沈厚一样熟练。

支腿的工序完成后,沈厚便安排林炎晖到车头正前方,把固定大勾子和小勾子的安全绳子取掉,准备进入起臂,出臂的工序。

沈厚熟练地踩着车身侧边的保险杠,稳稳地抓住上车的扶手,利落地进入了上车驾驶室。他的动作一气呵成,看得出对这一系列操作早已驾轻就熟。

一坐进驾驶座,沈厚便打开上车工作电源,目光专注地盯着仪表盘,静静地等待系统通电自检完成。在这短暂的等待过程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沉稳与专注,似乎在脑海中预演着接下来的每一个步骤。

自检一结束,沈厚开始操作起大臂。起大臂前的五六秒,他刻意不加油门,这是老师傅们多年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他深知,若是贸然加油门起臂,一旦忘记取掉钩子上的固定安全绳,就极有可能在强行起臂时拉坏车头保险杠,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五六秒后,沈厚果断加大油门起臂。就在大臂刚升起不久,他又突然让其停了下来使用车身产生震动。这看似突兀的操作,实则另有深意——他是在检测下方支腿是否全部受力。只有确保支腿受力均匀,才能保障整个吊运过程的安全稳定。

完成这一系列关键工序后,沈厚熟练地落下大小勾,安排林炎晖在勾子上挂上吊具。一切准备就绪,他便开始一边缓缓伸出大臂,一边精准地调整钩子钢丝绳的长度。经过一番计算和判断,他知道今天这个活儿,臂长伸出到26米就完全能够满足作业需求。

工作的第一天,林炎晖就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当时,他们正在进行钢支撑吊运作业,作业跨度较远,难度不小。这次要吊运的是组装好的钢支撑,那是一根长约13米、直径约60厘米的空心圆管,由钢铁制成,看着就十分厚重,重量大概在五六吨左右。

吊运过程中,意外突然发生。随着钢支撑缓缓升起,吊车的侧面支腿竟慢慢翘了起来。林炎晖瞪大了眼睛,惊恐地看着这一幕,只见支腿离地大概已有30公分,情况十分危急。他在远处急得手足无措,忙慌地扯着嗓子大喊:“嘿,嘿,嘿,腿翘起来了!”这是他第一次遇到这种突发状况,心跳急剧加速,内心满是慌乱,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然而,沈厚的表现却与林炎晖截然不同。面对这惊险的场景,他面色凝重,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的坐在上车驾驶室操作着

(旁白:下方有做好的安装平台,即使没有落到安装位置,在吊装超载过多的情况下,可临时借助平台卸掉一部分重量,以缓解吊车超载过多出现风险。

下方还有专业的指挥人员带队,打手势指挥着沈厚进行,左右旋转,抬臂爬臂,大小勾一起一落配合调整钢支撑前后重量,使钢支撑能够保持平衡,落入安装位置。)

沈厚双手稳稳地操控着左右两根先导操作杆。

(旁白,上车驾驶室内,右前方有电脑数据表,可显示工况,如距离,重量,起升高度,超载额度,左边的操作杆负责小勾起落,和左右旋转,右边的操作杆负责大沟的起落和抬臂爬臂,右边比左边还多了一个功能,按下转换开关,可切换成伸出大臂和收起大臂调节臂长)

每一个动作都有条不紊,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只见他按照指挥人员指示操作着机械,相互配合,是钢支撑落到安装位置,支腿也慢慢落回地面,一场危机就这样在双方的配合下化解了。

事后,林炎晖心有余悸,打电话给金龙,将今天吊车支腿翘起的惊险一幕描述了一番。电话那头,金龙先是爽朗地笑了两声,随后半开玩笑地调侃道:“嗨,这有啥,跷腿在咱这行里有时候就是正常操作,别慌。你经历多了就知道,这都是小场面。”

挂了电话,林炎晖不禁在心里暗自感叹,这些常年奋战在一线的师傅们,果真是经验丰富的老手!面对突发状况,不仅能沉着应对,还能轻描淡写地将其化解。这娴熟的技术和沉稳的心态,实在是让人佩服。技术硬,胆子大。

散活与台班的区别

林炎晖的工作内容十分明确。当现有的作业位置不具备施工条件时,他就得负责挪车,再将铺垫支腿用的枕木一一搬回车厢;吊运作业开始后,他又要迅速投入到扣绳、挂钩子的工作中。这段时间的工作量对他来说比较适中,忙碌之余,他倒也不觉得有多劳累。

工人师傅们上班,他们也跟着一同开启工作;工人师傅们下班,他们也结束一天的忙碌。中午有一个半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算下来一天工作九个小时,节奏规律且稳定。

工作地点地处偏僻,仿若一座孤岛,好在还能点外卖,这给单调的生活添了些许便利。一份青椒炒豆皮搭配米饭,虽说菜品的选择比较单一,但在这样荒僻的地方,竟还有商家愿意配送,实在是难得。在这方略显孤寂的天地里,这份外卖带来的不仅是饱腹感,更是一种慰藉。

之后在外面跑散活的日子,那可就大不一样了。跑散活的时候,时间总是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极度不自在。一个活刚干完,就得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地方,时间紧迫得像被鞭子抽着一样。最忙的时候,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常常要熬到下午两三点,所有活儿都结束了,才能吃上一口热乎饭,那滋味别提多辛苦了。相较之下,现在这份工作稳定的节奏,让他心里踏实不少。

这边开年的活儿不算多,工人们还能喘口气,每天的工作节奏都比较舒缓。但一过正月二十,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工作像潮水般涌来,瞬间忙碌得不可开交。最忙的时候,一天最多能跑四个散活,一天下来营业额能有两千多块钱。

要是干台班,每个台班是1800元,包含8小时的吊装服务,超出时间加班的费用另算。不过,老板们大多更青睐干散活,因为干散活能直接拿到现金,不像干台班还得签单子结款时间拖得很长。

现金到手,资金就能快速周转,无论是采购设备、支付工人工资、加注燃油`保养车辆,还是应对其他经营开销,都能更灵活方便,心里也更踏实。

在广东这片充满机遇与活力的土地上,工厂和工地星罗棋布,对吊车作业的需求极为旺盛。在港口停车场里,停放着数量可观的吊车,粗略看去,大约有40台。这些吊车多数奔波于各个项目现场(例如港珠澳大桥项目基地,深中通道项目基地),承接散活业务,很少去干包月的活儿。究其原因,散活业务更为灵活,能让吊车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吊车都隶属于同一个团队,他们合伙开办了一家吊装公司,是典型的家族式吊装企业。家族成员凭借着彼此间深厚的信任和紧密的协作,在这片市场中逐渐站稳脚跟,一同打拼出了属于他们的事业版图。

若是晚上下班回来得早,林炎晖便会骑上共享单车,在周边闲逛。轻轻扫码解锁,那辆蓝色的单车便成了他探索这座城市的得力伙伴。在方圆三五公里的范围内,藏着无数新奇有趣的事物,等待着他去发现。

金龙和金虎(二表哥是被原雇主涨工资后又请回来的),只要一有空,就会相约前往德仲广场的网吧,沉浸在游戏世界里。他们热衷于玩《英雄联盟》和《地下城》,在虚拟战场上尽情挥洒热血与激情。而林炎晖初来乍到,对周遭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比起在网吧打游戏,他更愿意四处走走看看。

附近有个得能湖公园,每到夜晚,便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公园里灯光摇曳,散步的、遛弯的、嬉戏的,处处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张家边这个地方,虽然距离住所有5公里远,去的次数不多,但那里的繁华程度令人印象深刻。它就像记忆中热闹的海州批发市场,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街道上,漂亮的小姐姐们来来往往,到处都是人间烟火的热闹景象,那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总能深深抚慰人心。林炎晖每次去都会买上两串小吃,满足味蕾的同时,也感受着这份市井的快乐。不过,不管玩得多尽兴,到了晚上9点,他总会准时返程,结束这一趟惬意的外出时光。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