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实题材 > 楼间风雨

第105章 告祭魂灵

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在志浩想办法送走志文后,曾好几次想办法挣脱这群走私偷渡者的控制,但对方拿到他身上那笔现金之后,总觉得另还有利可图,毕竟那个年代能拿出这样一笔钱的家庭确实不多,如果这真是谁家少爷,说不定可以讹诈一笔。

然而那位蛇头最终却没打算自己做这事,毕竟他的势力范围仅仅在香港周边,即便自己真是绑票了某位公子哥,也很难把爪牙触及大陆,更不可能去完成这笔跨省敲诈。于是这伙势力联系上了在广东的同伙,并打算以高价把志浩作为肉票卖出去,交易也在当天夜间敲定好,几乎没怎么经过商量,志浩就在短短一天不到时间里被转手两次。

至于后来在偷渡船上发生的事情,则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志浩原本打算仗着自己水性不错,找机会在靠安前从船上开溜,却不曾想被当场发现,并将其捆住手脚。后来这伙人很明显没有前面那帮走私犯做事细致,他们本打算杀鸡儆猴,把船上另一个少年丢进水里吓唬一下人质们,却没想到志浩不顾自己反绑的手脚,也跟着跳下船去。

再往后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即便志浩水性再怎么厉害,也很难在捆住手脚的情况下从水中逃生,这帮人眼见出了人命,也匆匆溜走不再逗留,志浩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画下休止符。

当志武把他所知的一切告诉大家时,在场没有任何人能够平静下情绪。志浩的离去居然不是意外,或者说不完全是意外,如果真是这样,为何当初林哲军始终不选择立案?

甚至二十多年来,这个秘密很少有人知晓,也没人去做过任何调查,也只是老人在离世之前的弥留之际,才让志武去着手查清真相。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或许老人这一辈子也就只剩下最后一件憾事留在心头,而此事如果不还给大家一个交待,他自己也难以瞑目。

除此之外,林哲军后来也在他那份遗言里透露过,当年要隐瞒真相的一些缘由和愧疚。虽然这份遗言在老人过世前被志武有所掩藏,不过如今也到了真相大白的时候。

其实在事发不久后,香港警方曾经也有过调查意愿,只不过后来尸体是在珠江发现,由于引渡条例等因素就只能暂把调查权归属到大陆这边。再加上那个年代的在港澳地区的人命案也屡见不鲜,而这种案子往往牵扯到边境管辖事宜,最终就没什么人愿意趟浑水。

面对亲侄儿殒命,林哲军一开始也是打算追查到底,但他问过志文才知道,事情可能还涉及到两个儿子的偷渡嫌疑,如果继续这么查下去,不仅儿子的前途很难得到保证,之后很可能面临上级施压,再加上当时基本上已经被定案为意外事件,重启调查就要派遣司法人员去港区协商,到时候不仅要协调各方力量推翻之前的结果,可能还不一定能撤出真相。

各种原因之下,最终这件事就这样稀里糊涂被压了下来,也是在志武工作环境逐渐稳定以后他才在父亲的授意之下开始重启案卷。若非老人在暮年想通了此事,可能事到如今也没有任何渠道去查起。想必林哲军也是渐渐发现,这件往事虽然和林家走向衰败没什么直接关联,但后辈兄弟之间的关系却因此大打折扣,他不能眼睁睁看着真相永远无法重见天日。

另外,据志武的调查记录,当初还能记得事情经过的人几乎很难找见,要么是在帮派火并之中死于非命,要么都是早已被各种罪名收监,而那位偷渡蛇头也因手上人命太多,十几年前就被枪毙。毕竟那个年代指望做这些非法勾当的人不在少数,但往往没几个能善终。

不过好在志武有着刑侦专业的极强敏锐性,也对此事饱含追查到底的热情,好几次线索完全中断他都重新去寻找头绪,即便途中遇到何种阻碍也从未轻言放弃。于是在去年的一次实地探访过程中,终于是找到了当年和此事相关的亲历者,也彻底还原了真相。

原来就在事发当日,那位被丢下水的少年居然奇迹般地获救了,而救他的人也正是因此牺牲的志浩。若是没有这条线索,可能志武即便翻破当年的卷宗也毫无所获,而令人欣慰的是,当年的那个孩子现在也已长大成人,并且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小孩,他却一直将小时候那件事记得一清二楚,几十年来也没忘记四处打听,始终都希望能够找出对方的真实身份。

就这样,当志武的走访工作开展到他这条线索时,一番简单的对话便已让他泪流满面。原来自己的恩人当初竟然也只是一个年纪不大的青年人,对方只记得那天晚上恩人挣脱了手上的绳索,帮助即将溺水的自己浮向岸边,但自己却被浪涌冲走。

找到这样的力证之后,一切线索也就很容易理顺了,之后不到几个月时间,志武就把一切案卷按照程序进展进行重新归档,这才算彻底给那件往事画上句号。虽然当年的那群凶手早也死于同行之手,无法将这份罪行诉诸法律正义,但正义也从来不止是为了惩罚而存在,这不仅让一些流传多年的风言风语变成无稽之谈,也算是给志浩的夭折还以一个公正结局。

其实这些年来,林家人对志浩的夭折一直都心怀愤懑,每当族中祠堂举行祭典,也都是尽量不再提起此事。而且颇为遗憾的是,按照当地习俗,这种意外死亡需要请先生去事故地点做法事,相当于把迷途的亡魂引回老家,然而当初志浩跳江逃生的具体地点现在已经很难寻到踪迹,只能从当初打捞尸体的地方寻找踪迹,这也是志彬多年来的心头之痛。

但在如今这位证人的引路之下,林家人现在也终于可以去做那件迟到二十多年的事,去将志浩仍然游离远方的亡魂唤回家乡。即便是志武这有着鉴定唯物信仰的人,在此事善终之后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总算是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不仅完成了老人遗愿,也算是让志文和志彬之间长达二十多年的误会得以解除,更何况苏嘉芬也为此足足内疚了这么长时间。

江畔边,一场声势浩大的招魂仪式正在举行,林家凡是志字派的同辈几乎都没有缺席,所有人都抽出时间远赴此地,来见证夭折多年的志浩沉冤得雪,同时也预示着当年那场荒唐的误会得以终结,此后绝不会再有奇怪的传闻继续蔓延,那位少年确实是作为英雄而牺牲的。

二十多年前,那位被志浩舍命相救的少年如今也已是过了而立之年,不过他对志浩的恩情也从来没忘过,每逢忌日也都会来到此地祭奠。如今能看见恩人魂归故土,他心中那份歉疚也总算稍微平复了一些。与此同时,林家人整整齐齐站在江边,随着黄袍老道起坛念诀,似乎曾经有再多误会和惋惜也都随之化解,剩下的就只有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期盼。

仪式结束不久,志武又带着两位弟弟去了当初那个码头边,还记得几十年前的那个傍晚,志浩就是从此处上船,那也是他见志浩最后一面的时候。可叹他对嘉芬的用情至深,即便在这样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明知对岸可能有危险,他依然不愿放弃给未婚妻治病的机会。

多年之后的今天,当年的待嫁姑娘也变成中年妇人,至于此时的苏嘉芬,她当然早已哭成泪人。其实嘉芬曾跟朋友家人提起过很多次,那时候她听说志浩要去香港寻医问药,心里就始终觉得隐隐不舒服,似乎是上天在提醒这对爱侣别再错下去。但志浩还是孤注一掷选择前往,而且那时候身边人都觉得此行颇有希望,所以谁都没想到,自此一别居然是阴阳两隔。

真相水落石出之后,嘉芬的愧疚感倒未消除多少,然而她也终于认清了自己的偏激。也正是因为那种对志浩的沉痛思念,于是才一直以来避免和林家接触,但凡是对自己伸出援手的的林家人她都不怎么愿意接受,这也导致了两家关系逐渐恶化。

志文此时和大家一样哽咽良久,最终只是拍了拍志彬肩膀,兄弟二人相拥在了一起。

“文哥,非常抱歉,这些年我对你的误会实在太多了…”志彬叹了口气,忽然鼻子一酸,半天才将眼泪忍下去:“其实一开始我心里也知道,浩哥当初的牺牲与你和武哥都没有关系,只不过那种风言风语对浩哥的影响太大了,他明明都已经过世了,不该独自承受那些…”

志彬此话不假,他从来不是一个狭隘之人,只是事情前后的巨大反差让他出现了认知偏移,似乎要找一个由头去转移哀伤,才能让心里的落差感得以填平。

“没事…以后咱们兄弟之间好好的,别让浩哥寒了心就好…”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