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实题材 > 楼间风雨

第95章 羽翼渐丰

只有真正站在承启楼前,才能体会到这座堡垒给人的震撼,那种厚重感是仅从照片上很难获取的。当然,也只有去到楼内亲眼见到那些人的生活状态,才清楚为何大家要花费这么大代价去保护承袭它,那些原本应该鎏于血液的东西,如今也只剩下一堆砖瓦。

无论是院子里随意堆砌的柴火,还是楼上楼下间的欢声笑语,这些画面与声音都是在时间积淀下留下的痕迹,后人们要愿意重新走进去才能发现,原来祖祖辈辈们是这样生活着。

在志文的带领下,今天的最后一站也到此为止,大家虽然以前也来过很多次,但今天他再次让大伙儿聚集于此,肯定不是为了像游客们一样简简单单转一圈。

“我今天已经讲得够多了,其实作为一个思想颇为传统的老一辈,我倒是想听一下你们这些年轻人究竟有什么想法。”志文在天井里找了个凳子坐下,看着这群小伙子们围着自己面面相觑,又轻松一笑说道:“这又不是论文答辩,大家畅所欲言,想到什么就随便聊聊。”

率先发言的自然还是庞泰,他到现在也才毕业不到一年,自然带着浓浓的书生气,不仅思考角度与参加工作多年的人不同,脑筋转动速度都明显快一些。

“其实在参与这个项目之前,林老师就曾提起过,咱们现在做的事可能短期内并不会产生什么可观收益,这一开始也只是作为公益事业去做保护性质的尝试。而与我们所做内容不同的是,像承启楼这种世界遗产,已经根本用不着任何人去操心了,只不过在此之外,那些没有评定为遗产的楼群,就需要像林老师这样的人,还要我们大家一起去做努力。”

很显然,庞泰的说法并不完全来自他那些生搬硬套的书本知识,但他的出发点依然是在‘保护’的框架之下,也许这种回答有些迎合志文的意思,所以并没有跳脱出志文的本意。

“小庞说得没错,不过我觉得作为从业者,咱们该考虑的除开那些公益效益之外,更需要想办法让这份事业走得长远,也就是真正让它能够在市场上流转起来,因为也只有这种办法,才可能使得这件事被更多人抢着做。我们现在是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就势必会受到各种压力,初期也确实如他所言没有什么进展,而这也是在给他们打下最初的地基。”

林广兴不愧是业内颇有见地的青年才俊,他的这番发言不仅赢得众人赞许,林志文听罢也不由得连连点头。正是因为有这种实干家的存在,才让很多看似艰辛的事业开始有眉目。

尽管二人都已经各自发表了颇为独到的见解,然而他们其实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解读这件事,而非志文想表达的真正含义。只不过这层意思其实很容易一点就透,只需要把他们这两种观点合二为一,也就是志文想说的内容了,那是关于传承的意义。

志文思考的那种传承,当然不仅是土楼和文化方面,这种事情应该是汪华那些人考虑的内容,而他的意思其实在于培养新人引发思考。就像新式土楼这事,最开始只有自己和志彬二人在为此想办法,起初的艰辛一度让他们差点产生放弃念头。而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进来,像庞泰和林广兴他们,都拿出了自己的真才实学投入其中,情况才慢慢顺风顺水起来。

可以想见,在未来几十年里,也许土楼还是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难题,或是推广进入瓶颈,或是人们的需求再次拔高,总之此事绝不能只由一群老人来做。所以志文觉得自己看见这群年轻人的样子就算是看到了希望,重要的不仅是这件事本身,即便最终志文垂垂老矣无法再为此提供什么帮助,到时候也会有一代代年轻人主动过来接下大旗。

等到他们羽翼渐丰之后,他们也会把这份意志传承下去,再由更新锐的一群小伙子去面对难题,并找出属于其时代的办法,这种传承的永恒性也就不仅仅只会存在于肉眼所见层面。

结束了正式开工前的调研,改建工程也顺利上马,这阵子志彬对此保持的关注远远大于其他事。以至于当林洋告诉他,之前那个动画短片已经准备开始正式筹拍时,他当时还没当回事,毕竟志彬也不懂什么动画,更不知道传媒对于这件事的影响力有多大,只不过当初他对此事的支持却是被对方一直记在心里,这次也打算过来登门道谢。

其实对此志彬也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做了举手之劳,因为志彬觉得自己并没有对他们产生什么实质性帮助,即便前阵子他确实是让基金会那边给予了三十万元象征性的支持,但这对于一部商业电影的筹拍来说,连九牛一毛估计都算不上,所以他到现在甚至还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比起那部分捐赠,志彬真正提供的帮助也都并非在账面上,而是他帮忙联系汪华等本地文旅部门,并且安排了几场见面。在汪华他们知道此事之后,态度当然就和志彬完全不一样,这毕竟是变相宣传了本地旅游,那必须要在给予的同时赞扬提供一些看得见用得上的好处,就算拿出的资金估计不会很多,也要帮他们把气势撑足,让这群苦苦追梦的年轻人们有机会获得更多投资人的关注,不至于半途上因为资金等世俗原因而被迫放弃。

就这样,在一众部门的合力之下,文件上达省厅后很快得到批复,本地文旅局也给该制作冠以了传统文化保护的头衔,还颁发了一系列的奖励和证书。这就相当于帮他们竖起一块金字招牌,以后在与投资方洽谈的时候也能在这方面获得一些自信,毕竟这些刚毕业的艺术生们大都不可能有什么著名作品,这次有了这些部门帮忙撑腰,也不至于一直在场面上露怯。

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从张春离开龙岩到他们带队返回,好消息就从他们那边接二连三传过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样片制作完成,筹拍项目甚至也已经在开始洽谈。

志彬原本是对此没什么兴趣,他也没打算关心这群小伙子是否有能力坚持下去,直到对方表示,他们已经拉到北京某个制片厂的几位大佬投资,目前预估的后续融资额已经达到数千万,志彬这才惊呼后生可畏,没想到他们居然真的在如此短时间内做到这么惊人的成就来,看样子这件事以后也远远不止于用爱发电这么简单,而是要打算货真价实做影片了!

在这群意气风发的小伙子来到志彬家时,他也忍不住主动上去握手寒暄,林洋这时候也凑上去拥抱祝贺,没想到这么短时间内他们真就找到了不错的合资方。

“哎呀,这可真是了不起,上次见面时还是追梦青年,咱们还在聊一些文艺和理想上的话题,这次可就成了正儿八经的大导演了,以后真出名了可别忘了咱。”

“哪里是什么大导演,我也只算人家身边打杂的。”张春听了连连摆手,一边也笑着恭维道:“林洋你才算是正儿八经的企业家,和我们这些整天跪着求投资的可不一样。”

“哈哈哈…我那破地方算什么企业,而且你们现在都已经争取到那么多投资了,等以后电影大卖,有了市场之后,自己当然也可以亲自执导一些作品嘛。”

“可别这么说,现在只能说有了一个不错的起步机会,现在我们得到的也只算是口头回复,那些协议都还没签订好,就算商量好也要一年时间内才会陆陆续续达到账面上。”张春说着,语气里也并非那么底气十足:“而且我们团队也没什么制作大电影的经验,后续咱们如果制作的周期延长,说不定的那笔数目也有些不太够,到时候还得追加投资。”

听了这话,志彬也提出自己的一些商业上的建议,避免年轻人们踩坑或者走了弯路,就算他对电影行业完全外行,但生意上的那些挖坑陷阱心里还是很清楚。

“小张啊,恭喜的话我也就不重复多给你们讲了,现在你们刚刚迈出第一步,也不要被这份喜悦冲昏头脑,我这个讨厌的中年人可能要说教一下,希望不会给你们扫兴”

志彬这话说完,几位年轻人立刻点头表示要好好采纳意见。

“林叔叔,您尽管吩咐,我们当然要悉听前辈的指导。”

“虽然我对文娱行业并不了解,身边也没有朋友在从事这个,不过我还是想提醒一下,投资市场的水比较深,遇到什么不太明白的事情一定要多向前辈指教,尤其是合同上的内容,千万需要找专业的人弄清楚再做决定。虽说年轻人吃亏上当不是什么坏事,但你们要做的这一行往往投资巨大,要是不小心阴沟里翻船,可能一辈子都很难翻身。”

之后志彬也自己从商的角度说了一堆投资风险,还举例讲了很多商业骗局和合同漏洞的案例,说这些话的时候,小伙子们当然也听得非常认真。作为追求艺术梦想的人来说,这些现实的东西往往会成为达成追梦道路的绊脚石,而这些宝贵经验则是需要耐心听取的。

送走这群小客人之后,志彬也不由得感慨现在年轻人创业的道路确实充满未知,这才短短数个月不到,居然真就从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变成即将操刀数千万大项目的负责人,这份责任忽然担在肩上一般人还是很难承受的。不过他们的精气神还相当饱满,可见以后即便是遭遇了什么意料之外的打击,他们也会想办法重新振作,并且一直坚持下去。

就像林洋,这小子虽然是妥妥的富二代,却几乎不愿依靠自己的力量,选择了完全白手起家。志彬每次看见儿子在深夜里独自解决工作难题时,也不由得一阵欣慰。

看到他们这副敢打敢拼的样子,志彬不免又想起自己当年随父亲一起创业的时候,当时他也是这样跌跌撞撞一路走来,从懵懂慢慢到羽翼渐丰,再到后来步入成功。

可以说江山代有人才出,志彬至少在后辈人是否能担大任的问题上不用过多操心了。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