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已至,又是一年妈祖祭,虔诚的信徒们从四面八方归来。
当天清晨时分,就已经有人在庙前排起长龙,等着能早点给妈祖像敬一炷香。比起前些年,如今被越来越多人熟知的祭典盛会也引来更多游客,而且妈祖信俗也是客家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便是一些外地人,也纷纷赶着时间来这边凑热闹。
每年的主祭人几乎都是雷打不动,毕竟林学严正是潮州林家的正统继承人,由他们家族来做主祭无可厚非,除非是遇到实在身体不适,或者他儿子成长到一定年龄,并获得让大家都能认可的身份地位,才会顶替林学严这个位置,一直到他儿子也老去。
但陪祭人的选择,则完全是根据此人在本地的影响力和名声而定,能选上陪祭的往往都是一些新晋的商业明珠,或者新上任的官员,用以培养龙岩的后起之秀,所以一般也不会让那些早在本地成功立足的人连届当选,老人们也通常会把机会让给新人。
志彬从回国之后,已经破天荒地连任了两次陪祭,第一次是为了表彰他回乡创业,建立基金会的慈善之心,次年则是因为志彬接连开发龙岩旅游和弘扬客家文化,由于贡献巨大所以连任了两届,这在近几十年的龙岩妈祖祭祀上还是非常罕见的情况。
原本以林学严和他之间的交情来论,志彬其实还能继续担任陪祭,毕竟土楼和客家美食申遗过程中他也居功至伟,即便第三次上去也不会有人多嘴。但考虑再三后,他还是宁愿放弃这样不可多得的机会,并留给那些为此殊荣不懈奋斗的年轻人们。
所以关于今年究竟会有谁当选,大家都众说纷纭各种猜测。有人觉得是林志文,因为作为一位始终任劳任怨为土楼修复做出不小贡献的工程师,虽然他不算什么新人,更和初来乍到的年轻人不沾边,并且他在本地早就有不小名气,并不需要利用这次机会出彩,但要论实力和成就,当选陪祭是绝对有资格的。也有人猜测是汪华,这位年纪不大的学者型官员一直都以最新最前沿的视野给龙岩发展注入活力,也始终致力于研究科学理论化的文旅管理方案,如今刚刚升任副局长,也符合这类活动培养新人的理念。
说实话最近几年在龙岩活跃的人才确实不少,他们都在各行各业做出过不少成就,即便大家心里都各有提名,最终能当选的也只有一人。就在众人还在私底下尽情猜测时,最终的结果却也让所有人都没想到,今年的陪祭人居然是一位女性!这是几乎没出现过的选项!
且不论妈祖祭,其实从祭祀文化流传以来,不知何时起就盛行了这样一种风气,似乎只有男性能够代表子孙后代向先祖致敬,这种带着生殖崇拜的权力至上思想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流传千年,以至于一些闭塞的地方,至今都还有‘女性不能上桌吃饭’这种陋习。
从古至今,很多事总是如此戏谑嘲讽。当人们都在为此指指点点时,却忘了妈祖本身也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妈祖祭一开始的含义就有对女性的赞扬称颂,她被册封为女圣之时,很难想见当时还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即便在那种并不开明的统治之下,妈祖林默也在死后被追授无数盛名,但如今的人们却仍在为一个陪祭人的性别吵吵嚷嚷。
当志彬看着典礼开始时,一身正装的林学谨出现在林大哥身旁,他就知道此事一定会有人在底下嚼舌根,兄妹二人肯定是顶着非凡的压力,才做出了这个决定。
林学谨要面对的不止是性别歧视,还有自身的家族渊源。毕竟大哥林学严作为正统的主祭人,按理来说应该疏亲避嫌,尽可能不要选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有亲缘关系的人来做陪祭者,否则他自身的威信会因此损失,此后还会面对不少唾沫星子。
不过但凡有人能够理智想一想,能擦亮眼睛把林学谨身上带的滤镜去掉,只要刨除她和林学严之间的关系去看,这位坚强的女性何尝不是一位成功有为的企业家?难道她作为龙岩商会主席对大家有所不公吗?难道在她领导下的林氏服装厂出现过任何纰漏吗?很明显都没有,而且她在工作上的态度很多时候都比男人更加认真细致,再加上她本身也是商学院的高才生,自身的本领随随便便拿出来一项,都不知比那些眼红她的人高出多少。
但现实总是这样,一些眼界狭隘的人们在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新选择时,总是第一时间掺杂尽可能坏的揣测,并将其视为异端。似乎这件事本身不该如此,甚至侵占了自己的利益。
果不其然,就在典礼进行途中,林学言正在妈祖像前虔诚地宣读祭文,按理说这时候所有怀着妈祖信仰的人都应该俯首行礼。但人群中却还是有些人站得笔直,甚至显得有些轻蔑,对着香炉前的二人指指点点,很容易就能想象出他们此时在说些什么。从这些人嘴里蹦出来的,也无非就是一些污蔑之词,似乎比起林学谨来说,随便找个暴发户上去都比她强。
直到整套礼仪流程完毕,这些人也速速散去,并三五成团开始嘲笑刚刚发生的一切。当然面对这一切,站在前面的林家兄妹二人也是看得一清二楚,只不过他们既然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势必也早就能猜到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而且这种场合下只要没有出现当面驳斥等极端现象,那也只好无视掉,以后有机会了再向大家耐心说明。
每年妈祖祭的时候,商会就会组织一场盛大的晚宴,用以团结本地商会成员氛围。不过今天这事发生之后,晚上来参与宴会的人明显少了一两成,他们都找出各自理由纷纷缺席,看样子是根本对早上的情况不买账,或者是对林学谨过于眼红。
不过对于这些心胸狭隘的暴发户,或者观念太过陈旧的老人们,林学谨也根本没放在心上。她晚上依旧正装出席,把仪态打理得井井有条,穿梭于酒桌上,给这群大男人们献上得体且真挚的祝酒词。这种宴席对于一些男性来说只是家常便饭的应酬或者社交环境,但对她来讲通常都像是不可懈怠的一次重要工作,所以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斟酌再三。
酒过三巡,找了个抽烟的空挡,志彬在门口也林学严聊上了几句。这位老大哥抽完一整支烟,也才把最近经受的阻力和一肚子苦水吐露出来。
“哎,志彬啊,你是不知道咱们为了这事前前后后得罪了多少人,尤其是混传统商圈的人脑子里有多封建。”林学严摸着下巴上的胡茬子,一个劲感慨道:“还记得当初进行公选陪祭人的年代,都是谁家势力大选谁,这些老家伙现在都不肯分资源给年轻人,后来我们才想办法逐渐改了这种风气,尽可能让一些原本势单力薄,没什么靠山却又有能力的年轻人多多抛头露面,后来坚持了很多年才慢慢让他们认可。现在我们也是做尝试,让学谨第一个站上去代表妇女,不过想一下子改变他们的传统观念,难度其实比退位让贤更大。”
林学严此话不假,在宗族观念极其严苛的福广一带,盘根错节的大家族势力往往掌握着绝对话语权,能让他们让贤或者让出资源已经算是极为不易,更何况现在又打算把他们那种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进行改变,简直是难如登天。林学谨能从在那种环境下脱颖而出已经非常优秀了,现在她又用自己做代表,试着为改变环境做出努力,完全称得上是女中豪杰。
按理来说,福建一带商人本来也算思维灵活的,毕竟经济本就是灵活流动的,活则思变,如果一位死板不知变通,这些家族当然不会发展到如今的规模。而其中的矛盾就在于,如何在这种时代变迁里,尽可能保留住大家族抱团取暖的优点,同时撇去那些陈旧思想,从而在二者之中寻求一个平衡,就是这些后辈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总的来说,林学严已经算是很懂时势变通之人,也只有像他这样有眼光的家族领袖,才知道让更多新鲜血液和全新观念融入进来。如今他既然已经开始做,那就不必去管什么世俗眼光,只要能给后人开一个好头,打破原先的桎梏,那就算取得很大成功了。
之后林学严又聊起了他这个妹妹的情况,关于林学谨的成长经历,也正如志彬之前想的那样,完全是一位大家闺秀,一开始长辈们也从来没打算让她一个姑娘家去担当什么家族大任。但林学谨从小就要强,不仅学习成绩优异,也按照长辈要求学了很多琴棋书画,到最后也是在大哥的帮助下,毕业后就一直在家族企业里担任中层埋头苦干。
所以志彬确实是非常钦佩林学谨,也觉得这样的女人绝非池中之物,有时候他自己回想起创业经历,也难免有许多无地自容的经历。但林学谨不同,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在这种大环境下,她必须处处谨慎,如履薄冰才能走到如今这一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