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半个多月的常委会议讨论,龙岩的人才引进计划如火如荼开展起来。
人才引进可不仅仅是招揽几个高材生这么简单,它必须提前对本地产业未来进行统筹规划,这是对龙岩来说关系到长远发展方向的战略,也是对本地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的大事。
作为参会代表,汪华在会议里的发言总是语出惊人,拿出的那些全新专业词汇几乎没几个人能听懂,就连举的例子也让老领导们不停摇头皱眉,几乎都是没怎么听说过的东西。
不过好在他此前已经做了不少功课,还提前准备好了各种图表、文章和照片,即便大家依旧看不太懂上面内容,但至少能明白这位刚上任的局长是有心在为龙岩的未来操心办事。
“汪局长,你再仔细解释一下吧,这个所谓的AR到底是什么东西?和你一开始说的VR有什么区别?现在国内有这种技术吗?它实现起来的效果又是怎样的?”
旁边一位比较年长的县委官员喝了口茶,比起那些早就把头转到一边去的参会代表,他好像还颇为有耐心,至少对这些新的东西并不排斥。
“根据专业解释,AR指的是增强现实技术,VR则是虚拟现实技术,这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汪华正说着,忽然发现自己这么讲等于没说,他又立刻改口道:“哦,通俗来讲,AR就是把一些虚拟的景色投射到咱们现实中来,可以给人营造出一种虚幻的视觉享受,VR就是让人们在几千公里以外,也能看到咱们本地的旅游景点…”
一番解释之后,会议代表之中有人不屑说了句:“搞了半天,也就是视频通话呗,别以为我们都是些啥都不懂的老古董,要说这个技术也没什么难的吧,现在电脑上不是都有吗?随便注册个账号就可以实现了,还需要专门引进人才?”
“哦不,您也许误会了,AR指的不止是加个滤镜而已,而且VR这也不是单纯的平面视频这么简单,容我打个比方吧。”汪华笑着摘掉自己的眼镜,向大家做出动作展示起来:“比如我们用球形摄像机在土楼里拍摄一个画面,那在很远的地方,只要戴上一种特殊设备,就可以像亲临现场一样,随时随地观察到四周的所有景象,这就是未来旅游的新方向…”
“哎呀,看来咱们汪局长想象力很丰富,不去写科幻小说简直可惜了,哈哈…”
一团哄笑过后,汪华也站在原地尴尬赔笑起来,尽管这番发言让他显得有些不太合众,但他的话却还是让一些真正愿意思考的人听了进去。
有的东西总是听起来荒谬,最终做出的成就却总能惊艳大多数人,尤其是在大标尺时间长度的观察下,对未来的任何期许都不要嗤之以鼻。就比如说二十年前,如果有本地人提起永定土楼,大家心里的印象就只是一种的乡间民居,那时候如果有人说,这东西会在未来被评定为世界遗产,并且与巴黎圣母院、北京故宫齐名,估计所有人都会笑掉大牙。
于是在最终的讨论环节,文旅局还是获批了两到三个引进名额,主打新型旅游方式的探索,单位内部的结构虽然没变,但规划发展办公室里也随之扩充了几张桌椅。
这种变化虽然是微乎其微的,但它从未来回顾的话,又往往是决定性,并且不可或缺的。
比起文旅局这边,获批名额较多的往往是一些实际职权范围较大的单位,比如城建局和林业局那边,一次就增设了十多个高学历岗位。
在计划刚刚落实不久,周波就亲自去迎接了从省厅调任分派来的一批新锐人才,他们现在看起来或许未脱书生气,但再过个几年,必定会是地区发展中难以顶替的骨干成员。
这批初来乍到就任的干事中,有一位让周波印象很深的应届生,他是去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的研究生,刚刚考到福州就曾主动申请调到小地方,如今也算是如愿以偿来了龙岩。
小伙子名叫庞泰,也算是半个福建人,小时候就说的是一口客家话,从小就在这片地方土生土长的。只是后来家庭破裂,才随着母亲去了东北,所以他在毕业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考回福建这边,即便母亲再怎么反对,也抵不过一个年轻小伙子的执拗。
周波当然也问过很多次,他之所以想要回到离老家近的地方工作,说支援家乡建设那是空话,主要还是不舍与小时候的故土情怀。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在北方东西难吃方言难讲,气候也根本不适应,他老早就打算回南方,这件事任何人劝他都没用…
当然,让周波印象深刻的当然不止他的出身和故土情怀,而是这小子那股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他当天来的时候,就从那个装满各种荣誉证书的行李箱里小心翼翼取出一件建筑模型,看样子有点像是土楼,却又和传统土楼有着截然不同的用料和构造。
在第一次看到这么新颖的设计时,还别说周波了,就连那群同样刚刚来参加工作的高材生都被这个作品惊艳了一番,里面使用的设计巧思都是常人难以考虑到的,而且工艺方面也吸取了一些现代建筑最先锋的那些经验,可以说是创造力直接拉满。
在周波等人的询问下,他才说这是自己根据小时候的记忆,设计的一种‘现代土楼’模型,其外形和设计思路沿用了土楼原本的理念,依然能容纳一个大家族共同生活起居。但里面又包含了许多现代建筑元素,无论从装修风格还是材料使用上,都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好小子,你这是打算把咱们土楼推翻重造哇,哈哈。”周波笑着夸赞道:“没想到现在的年轻人居然还有人对这些东西感兴趣,那我就要给你介绍一位前辈好好认识了。”
“前辈?您指的是不是林志文先生?”
“哟呵,你到还反应挺快,怎么一下就猜到了?”
庞泰呵呵傻笑起来,挠着头答道:“之前在纪录片里就听说过他,他好像就是住持了土楼翻修的那位工程师,也算久闻大名了,一直都想认识一下,没想到真有这么荣幸的机会。”
“没错,你小子还挺识货,林师现在可是咱们龙岩的名人了,一定要给你引荐一下。”
周波笑着拿出手机,准备直接把志文叫过来让他俩好好交流交流。他原本还打算好好铺垫一番,毕竟志文是出了名的工作狂,经常都是一心铺在工地上,要么就是伏案设计,几乎不会主动参加什么社交活动,估计也没心思接见什么年轻小辈。
但让周波没想到的是,志文才刚刚听说这小伙子设计出了一种新式土楼,他就直接急不可耐地要赶赴过来,这样子简直比自己接见领导人还猴急。
不一会儿,志文过来之后先是简单给小伙子打了声招呼,随后就不出所料地开始观察起他制作的模型。庞泰也很会来事,直接递过去一个放大镜,让前辈慢慢观摩指正。
“林老师,您要是有什么建议请直接提出来,我也很想尽快把这件作品完善,以后如果它真能投入建设,也算是完成了从小以来的心愿了!”
志文笑着点了点头,又来回观察起模型上的每一处细节。直到周波两根烟抽完,他才慢慢直起腰杆,感叹一句后生可畏。
“小伙子,哦抱歉,我忘了你贵姓了…”
“叫我小庞就行了,林老师,您有什么尽管问,我一定知无不言。”
“小庞啊,你这个设计做了多久了?从图纸到搭建,完全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吗?”志文笑着扶了下眼镜,又拍了拍他肩膀:“另外,你设计这种现代土楼的初衷是什么?完全是因为兴趣,还是说真正考虑到咱们客家地区确实有这种需求?”
“哦,这个是从高中开始就有类似的打算了,只不过那会儿脑子里的想法还很朦胧,也没有接触到专业知识训练。真正开始做还是在考研之后,所以从作图到后来成型,已经有三年多时间了。”庞泰托着下巴,仔细回忆道:“至于当时为什么想做出这样一个设计,应该和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吧,记得在上初中之前我也在土楼里长大,之后我们家被评定为危房拆迁,推倒之后就搬去了县里租平房,小时候关于此的记忆就中断了…”
之后他还解释了关于自己为何会一直把这件事坚持下来的原因,这当然也与他后来颠沛流离的经历有关,而关于故土的那份思念,最终也就凝结成了这幅作品。
“果然是英才出少年呐,一个小小的构想,最终慢慢做大,到现在完全不输我们这些老家伙,真的是年轻有为。”志文说着,最终也不忘给他保证道:“放心吧小庞,你这个设计我们会好好保留研究,之后很有可能会用到实处,它的实际意义可能远远大于你最初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