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实题材 > 楼间风雨

第67章 商会的支持

几天来,志彬跑得最多的除了十八巷子那边,就是龙岩商会了。

因为在江茂勤提出的几个请求里,他真正能出面帮忙的就只有街景改造,而且这主要也是由志文提供具体方案,毕竟旅游开发与城建规划的成本和用途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关于其他方面,志彬即便是单纯投资也不一定能见成效,城市建设和分区规划都会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某个时期如果涌入过多资金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比起官方专门费尽心思去打造,还不如引导民间自发力量进行缓速增长,政府的作用往往作为锦上添花比较合理。

在接受了堂弟的委托之后,志文也立刻开始着手研究方案,湖坑镇再怎么说是自己的故居老家,他当然会为此多花费一些功夫。虽然像道路施工这些事情不是他的分内本职,但在街景改造和旧屋拆除翻修这方面他都能做得得心应手。

尤其是城乡结合部那一段,由于主干道连接着镇子上的各个厂区,经常会出现一些违章搭建的临时棚户建筑用以中途转运,这样不仅破坏了整体市容市貌,还有极大的火灾和交通安全隐患。除此之外,一些老旧废弃厂房和垮塌闲置的民居都需要进行集中整改,不仅可以让镇上环境显得整洁些,还能赋予这些地方新的用途,比如商铺或小型健身公园。

至于湖坑镇的生活设施供应问题,志彬给出的经验是可以先从最基本的地摊经济开始做起,因为镇子上现在大多数新涌进的流动人口基本都是务工人员,他们的消费层级首先不会太高,没必要一上来就整个综合商场或大超市,到时候投资人难免要等很长时间回笼。

而且地摊经济的好处就是迎合市场缺口,市面上缺什么自然会有流动商贩去做补充,到时候这也会引流一部分新的就业岗位,一些下岗职工也有了新的谋生手段,正符合湖坑镇这边的人员构成。所以关于镇子上成立摆摊一条街的建议,江茂勤表示自己受益匪浅,并且立刻会给城建部门做申请,这毕竟也是结合了镇子的实际情况,提出的较为合理的一系列方法。

除了这些解决暂时需求的想法之外,志彬也在商会里询问了很多有投资意愿的人,这些散户虽然没能力承包像十八巷子那样的大项目,但在小镇上建立连锁的能力还是有的。之前他提出的地摊经济虽然能满足这些流动人口一段时间内的生活物资供应,但很多大宗物件还是需要去市内才能买到,等到这些人逐渐在本地稳定下来,各种实体店还是需要一应俱全。

最近江茂勤在志彬的介绍下,经常跑来商会里和本地老板们熟络,这天他像往常一样继续拉赞助,就碰巧遇到几位早有意向的外地杂货商。老板们在听说湖坑镇正缺少一个像样的批发中心时,当即就准备签下这单大生意,一来二去之下,镇子上该有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物资供应渠道也很快填充完善,整件事从开始规划到最终落成居然只用了三个月不到。如今再去到镇子的街面上闲逛,无论谁都不免惊讶于小镇这么短时间内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商会对志彬的帮助也不止是在这些琐屑上,之前由于在妈祖祭上初展面目,而且近两年和林学严先生颇有私交,志彬现在也算得上是龙岩商界一号有头有脸的人物。在本地开始大搞旅游开发时,商会当然也不可能置若罔闻,甚至在土楼申遗当天就炸开了锅。这毕竟是关系到一片地区未来发展方向的大事,无论是从事什么行业的人都会受其影响,商会的各路人马肯定要想办法贡献出一份力量,未来也才好在这块蛋糕上分一杯羹。

一方面,供货商们很快协商起关于旅游业产品供应链的问题,制造商们也开始为之后紧随而来的需求缺口打造出新的生产线,一旦旅游这台机器运转起来,像是酒店、美食城、等等耗材都会在短时间内剧增,能嗅到这些商机的人都会抢占第一笔先手优势。

另一方面,大家也知道现在龙岩是在从无到有打造出一条造福本地的新路子,所以前期的宣传推广工作也任重道远。志彬就好几次在开会过程中表示自己在这方面遇到的一些阻碍,他这么说虽然只是在给各位宽心,让大家都耐心等待这台机器首次转动,不过散会之后大家也都纷纷表示要为宣发工作出谋划策,这也是关系到每一个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所以除了文旅局在官媒上做的努力之外,商家们都开始各显神通,而商会本身作为一个联合本地投资者的民间团体,也开始举办一系列预热活动。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由商会赞助并联合龙岩文工团在各县举办的露天文艺汇演,演艺工作者们不辞辛劳接连去了二十多个县区和重镇,为了推广包括十八巷子在内的文旅开发区,编排了一系列贴近民众生活的演出节目,最终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那些脍炙人口的广告词和秀丽风景照传遍大街小巷,龙岩旅游已经逐渐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文化符号。

到了年底,汇演的最后一站也回归了龙岩,志彬为了配合这次声势浩大的宣发活动,提前把十八巷子的牌匾揭幕安排到当天,并且联合巷子里的商家举办为期三天的大型促销,甚至连本地公交公司也专程开通了免费专线,为这次活动添上一把火。

很显然,志彬得到了他想要达成的效果,今天的十八巷子在揭幕之后几乎做到了摩肩接踵的地步,甚至一些不太热门的餐饮店都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这也多亏了商会在一个月来想尽办法做出的各种广告活动,这条街从建成以来都从未如此繁华过。

到了夜间,汇演节目开始,在台上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小品、喜剧、杂技博得无数掌声欢呼之后,报幕主持人还声明,在最后的抽奖环节到来前,今天会有几场特殊节目。

一开始志彬还觉得这会不会只是商会那边搞出的什么噱头,但等到报幕人念出表演者的名字,他整个人都有些坐不住了,脸上更是带着罕有的期待神色。

“…下面请欣赏传统花朝戏曲《秋丽采花》,表演者,龙岩商会主席:林学谨…”

没想到这位女强人还有这一手?思来想去,志彬实在不觉得林学谨能和这种传统戏曲联系起来,这个女人给任何人留下的印象都是满脸刚正不阿,怎么都不像精通文艺的样子。难不成她是专门为了这次节目,才临时抱佛脚去拜师学艺排演了这么一段吗?

想到这儿,志彬难免为她捏了一把汗,这种戏曲作为潮汕地区的经典曲目,毕竟是要很多年功夫才能唱得有模有样。林学谨虽然是潮汕人,但她多年来都是在家族企业里打拼,似乎没有什么去科班练过的经历,如果真是为了凑数出的节目,今天难免要出丑了。

抱着这种想法,志彬都有些不忍直视舞台,但随着林学谨有模有样的扮相和身段出现在视野里,他这份疑惑才渐渐打消。看样子她居然还真是有些功底,至少出丑是不至于,就是不知道嗓子究竟如何了,毕竟扮相只是化妆师的功夫,真功夫还得靠唱。

‘……我向那相公啊,有一言…’

随着弦子梆子声起,这一嗓门的惊艳程度简直不亚于那些专业选手,观众们更是在台下爆发出一阵子欢呼和掌声,她原来真的有些本事,而且还是那种底子不浅的练家子!

一曲唱罢,林学谨在众人的喝彩声中退场,志彬简直连眼神都瞪直了。要不是自己还坐在嘉宾席,他甚至都想立刻跑去后台,好好夸赞一番她今天的表现。

但仔细一想,自己和这位商会主席平时也就只有工作和生意上打过交道,私下里虽然和他大哥交情不错,但与她本人甚至连普通朋友都不一定算得上。如果自己就这么贸然过去,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失了体面。

不过让志彬欣慰的是,汇演结束之后,林学谨再次出现在了当夜的庆功晚宴上。这次她又换回了平时的一身正装,但那份精气神却也和以往不太一样了。

“哎呀,林会长,没想到你还深藏不露哇,今天真是让大伙儿开了眼界。”

“对啊,那嗓子简直都能和咱们戏曲协会的老艺术家媲美了。”

在众人的恭维声中,林学谨显然有些难为情,也不知是否由于刚刚敬酒过多,此时脸上也罕见地露出些许红晕。

到了志彬这一桌,林学谨依然端起杯子向之前那样,对他说着千篇一律的祝酒词。不过志彬面对她时的表情却与以往有些不同。

“咳…林会长,您今天这表现,实在是技惊四座啊。”

“哈哈,林老板过奖啦,这也只算是我小时候的一点兴趣吧。”

小时候的兴趣?这么想来,林学谨果真是位大家闺秀,看样子志彬以前对她的印象还是太刻板了,以后还是得多多接触才行。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