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我觉得应该是证据造假,如果真打算针对我,也不可能凭空捏造出罪证。”
志彬的神色已经难以淡定,语气也早已不如刚才沉稳。
“你能先给我看看投诉信吗?所谓的证据是谁给你的?”
“林先生,抱歉我现在还不能把证据直接给您展示,一切都要等之后公开审议。但我觉得事情也不会这么简单,如果对方只是对你怀恨在心,他又怎么会在为证上署名?”
面对林学谨的提问,志彬此时全身上下不由自主绷紧起来,他确实没想到这次会沦陷到如此严重的局面里。在脑子里回忆一圈,志彬也实在找不出最近有什么不对劲的事,而且向来办事稳重的老刘居然也会出现这种疏漏,如果真有人随意挪用资金,他早该有所注意才对。
对于老刘的为人,志彬心里还是很有数的,他不仅是汪华亲自推荐的人,其根正苗红履历也证明这位老会计不可能在思想上出问题,而且老刘经验丰富,也绝非是老眼昏花到这种程度。而排除了一大圈猜想之后,唯一的解释就只剩下对方使用假证据这一点了。
看见志彬额间开始冒汗,林学谨这时候也放下刚刚那种冷冰冰的姿态,她伸手拍了拍志彬肩膀,示意这件事如果真是诬陷,她作为商会主席一定会秉公处理。
“好吧,我必须先回去好好进行审查,如果有任何进度也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没办法,遇到这种事确实需要先在内部筛选一遍,即便对方真是捕风捉影,志彬也绝不能坐以待毙,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肯定是他工作上有某些疏漏,才会被人钻了空子。
而在临走前,林学谨也不忘提醒他,之后商会也会想办法帮忙进行调查,无论是证据属实还是子虚乌有,两天后的质证会议也会让双方当面对质,事情总会水落石出。
当晚志彬根本没心思回家,他直接驱车前往基金会并紧急召开小组会议,只不过这次志彬也只召集了几位他能信得过的心腹,毕竟事情没弄清楚之前,还是不要搞得满城风雨比较好。除此之外,如果组织内部要是真出了蛀虫,他也不能这么快打草惊蛇。
会议非常简短,大家在听闻这个惊人消息之后,也纷纷表示太离谱了,毕竟作为一个程序严谨的公益组织,如今居然还被扣上这样的帽子,说出去简直不嫌滑稽。而老刘之后也表示自己一定会在最短时间之内把基金会成立以来的所有账面全部清点一遍,到时候即便对方拿出所谓的证据,这些实打实的数据资料也会成为最强力的反驳。
就这样,志彬完全是在提心吊胆之中度过了两天,他倒也不是真的心虚,而是这场风波的发生就表明早就有人暗中看他不顺眼,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即便这次没能得手,也不知道下一次对方会挑哪种时机使出什么手段。
让人欣慰的是,老刘那边把所有资料整合完毕,一切数据都表示基金会的账目没有出现丝毫漏洞,各种项目的文件也都保存管理得井井有条,至少不可能存在让人拿去做非法集资平台的可能性,也更不会搞出什么金融陷阱。
带着厚厚一大叠文件,志彬在前往商会的路上也能稳住心态,只要对方不是那种死缠烂打的疯狗,那他这些材料就能提供足够的说服力。
出于对各方隐私考量,这次林学谨也只叫来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板做公证人,其余商会成员她都没做通知。而在会议开始之后,志彬也终于见到了那个‘诬告’自己的人。
“哎呀,搞了半天,居然是你赵总针对我有意见,这我倒是真没想到。”
志彬说着座到席间,他确实没想到这个想着针对自己的人,居然是一位没怎么打过交道的财经行业老板。这位赵总名叫赵潇,手上掌控着龙岩唯一的一家风投公司,经营范围其实也仅限于一些证券投资之类的业务,几乎和志彬名下的产业之间完全没有往来,更不用说什么竞争。志彬也是在加入商会之后才认识了赵潇,二人此前几乎是毫无恩怨纠葛的。
“林老板,你这话怕是说的难听了,我只是作为一个正当生意人,恰巧收集到了一些证据,所以对你有可能做过的一些非法产业抱有正常怀疑,怎么可能是针对你?”
赵潇说得义正言辞,看样子是对手里掌握的东西自信满满。
“那好,闲话不多说,有什么证据就全拿出来。”
既然到了对质环节,双方也就没必要再藏着掖着,等到林学谨当众拆开了那封检举信,又将里面的各种照片和合同复印件取出来,志彬自己都吓了一大跳。
这果然是有人冒充自己的名义,与一些受骗的人签订了各种陷阱条款,只不过在这些造假的文件上,赫然出现志彬的签名和基金会的公章!
“林老弟,你看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上面既然有你的签字,那你就算要推脱恐怕也需要相应的证据才行吧?”赵潇说着,也不忘解释一句:“其实我一开始也觉得这些东西有蹊跷,所以没有第一时间交给公安部门,之所以咱们现在内部解决,也是给你自证清白的机会。”
此时志彬心里也略有愧疚,原来这个针对自己的人并非赵潇,反而是赵老板心明眼亮,即便自己手下有人吃亏上当,他第一时间还是选择在商会里解决,而不是直接起诉把事闹大。
“赵总,你放心。这件事既然已经造成了损失,咱们该报警的还是得走警方程序,这个人到处冒充我的名义招摇撞骗,我也不可能稀里糊涂受冤屈。”
还好志彬也是有备而来,他反手拿出老刘辛苦整理好的材料,一股脑给林学谨递过去,在那一堆带有志彬本人签名的文件之下,目前也只有这些东西能还基金会一个公道。
不过让他觉得奇怪的是,这个造假的人究竟是什么来历,为什么会有基金会的公章和自己的签名?而他看着这堆造假文件苦思冥想,脑中才忽然闪过一个熟悉面孔。
林伟!会不会是这小子干的好事?
思来想去,志彬确实找不到其他人能有这种作案条件了。当初给林伟安排工作的时候,他自己也保留有合同底根,上面正是有志彬的签字和基金会的印章!
一想起林伟,志彬就不由自主回忆到那家伙整天挂在嘴边的投资项目,如果猜得没错,林伟可能早就陷了进去,看样子这是一出算计好的戏码。再加上林伟的老婆如此擅长做假账,以及他们两口子往日的嘴脸,大概的来龙去脉也逐渐在脑海里还原出来。
这时候志彬又仔细看了看那几份造假的合同,并反复揣摩那份签名和印章,最终他直接把照片往桌子上一扔,直呼这些印章和签字都是通过技术手段临时转印上去的!
“林先生,目前从您提供的这些材料来看,文保基金会确实没有嫌疑,不过您如果真打算追究下去,商会建议您还是走法律程序比较好。”
“报警!必须报警。”志彬站起身来,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走出会议室:“多谢大家提供这些信息,事情是我们基金会出的,之后也该由我们自己处理。”
确实,这场风波一开始是把志彬吓得不轻,导致他一度以为真有人是看不惯自己,所以才搞出的诬陷事件。没想到这次反倒是商会的朋友们忙了自己一把,若不是大家及时把消息反馈给志彬,他说不定到现在都还蒙在鼓里,而林伟也许还在外面假借他的名义继续行骗。
回到家里,他还是先给三伯打了一通电话,把自己的怀疑给三伯通了气。虽然现在几乎所有证据都指向林伟,不过志彬也没有权力直接确定罪犯。至少在大义灭亲之前,他也需要把事情经过给家里长辈说清楚,免得事后被人诟病先斩后奏不留情面。
听完志彬叙述,老人虽然长吁短叹有点难以接受,但他的意见也很明确,这种刑事案件毕竟马虎不得。如果林家真是出了这么个不肖子孙,那还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让志彬意外的是,事情通报给公安机关不到两个星期,居然就接到了捉拿归案的消息。这当然也不只是由于刑警们办案效率高,主要是作为亲属,志彬提供的信息实在太全面了。再加上林伟在深圳时也确实没做什么正当生意,他原本就已经被列入观察名单,更别说他那有过财务犯罪前科的老婆。这俩在外闯荡好些年,几乎是坑蒙拐骗样样都沾。
在案件之后的审理中,志彬才知道事情果然是由自己这个外侄媳妇闯的祸,而且事情的严重程度也远超非法集资和诈骗这么简单。
原来这两口子在外漂泊的时候,为了投机赚钱几乎想尽办法,这种状态也很快被传销组织盯上。林伟虽然没什么本事,但他老婆却是正儿八经有财务经验,之后在传销组织里也谋划过各种金融骗局。于是在回龙岩单干之前,林伟就算是彻底被传销洗脑了,他一门心思钻研这个‘零风险高回报’的理财产品,那种诚恳简直连自己都骗过去了。
有了林伟这么痴狂的‘奋斗’精神,之后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按照她老婆的设想发展了下去。在各种杀熟骗钱之后,夫妻俩胆子越来越大,很快盯上了志彬基金会这块大肥肉。只不过由于老刘管的严,他们最终也只能以造假证的方式,去祸害一些想发大财的小老板。
和他妻子在面对警察时的绝望不同,林伟被捕当天,他甚至还惊恐地表示警方是不是抓错人了,毕竟自己一直从事的都是十分体面的‘金融’行业,他坚信这笔钱总有一天会获得高额回报,当然,这一切估计都需要在铁窗里才能慢慢想通了。
志彬最后一次见到林伟,是坐在原告席上。在出庭当天早上,林伟那位行动不便的舅爷还提了一大堆土特产来求志彬网开一面。但志彬心里清楚,这种事绝非是自己原谅就能解决的。这都是两口子自己一步步挖掘的坟墓,一旦越过那条红线,早该料到这么一天。
他还记得三伯事后问过自己,如果林伟在被捕之前浪子回头,事情结局会不会不同。
但志彬只简单回答,自己不相信什么浪子回头,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林伟本身也是一个被利用的受害者,但他其实有太多自我救赎机会被浪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