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实题材 > 楼间风雨

第8章 全面保护

送走苏谣,这边林洋还沉浸在喜滋滋的感觉里,也准备之后好好打听一下姑娘的详细情况,但刚刚回到家就听见父亲对着电话另一头发脾气。

这也是常态了,林洋记得当初父亲就曾经常为工作上的事吵闹,有时候甚至在大街上打电话都能破口大骂。尽管林志彬如今已经辞去职务,但他仍是有很大一部分股份在地,而且公司毕竟倾注了父亲一生心血,哪能真的轻易撒手不顾。

自从爷爷离世后,短短一年时间不到,似乎公司就开始走下坡路。他老人家稳坐江山好几十年,如今也有些树倒猢狲散的意味。这当然也与公司结构和管理模式脱不开关系,大概内部矛盾早就难以遏制,而在强人体系治理下的公司,失去主心骨都会如此收场。

老爷子一手创立的外贸企业在当地享誉盛名,本是要留给志彬好好打理继承,不过老人临终前却忽然改了主意,将志彬的职位降了又降,似乎是想让儿子回国发展。

志彬虽没具体过问缘由,不过这肯定和父亲晚年的思乡心切脱不了关系,也许他早就明白,积累一辈子财富也换不来的那些东西,才应该最为珍视。所以为了儿子将来不会和自己一样抱憾而终,才会逐渐改变主意。

其实志彬从转让大部分股票后,就已经很难再重新回归高层,他的任何决断都不会有什么实际意义,对着电话大喊大叫应该只是单纯为了发泄。

林洋进屋后当然不敢再聒噪,一个人乖乖回了房间,每当这种时候父亲就变得像一个炸药桶,最好还是别去轻易招惹。

果不其然,志彬电话刚打完,手机忽然又响起来。接通后他问都不问对方是谁,甚至也没扫一眼屏幕上的号码,直接一通无名怒火全部倾泄出去。

奇怪的是,十多秒不到,他又很快冷静下来,甚至开始道歉。

“不好意思,三伯,我不知道是您。”

“哎呀,阿彬你今天吃火药了?是有啥不顺心的事吗?”林哲贵苦笑两声,也不忘挖苦这个侄儿:“该不会是又和志文闹了吧?”

志彬尴尬之余也只好赔笑解释道:“没有没有,只是生意上出了点问题…”

见父亲语气缓和不少,林洋此时才倒了杯茶递过去,让他先顺顺气。

“对了,之前跟你说那件事,怎么打算的?”林哲贵试探性问道:“虽然是志文帮你介绍的,不过他也是看你对此关心,就想帮你多了解一下情况而已。”

志彬沉吟片刻没做回应,思量半天也只说了句再考虑考虑。

“我还是觉得你去参与一下比较好,这种座谈会一般来说都不对外开放,有这个机会去看看也不耽搁功夫。”林哲贵见他拿不定主意,又开始喋喋不休劝道:“你这毕竟刚回国,很多东西都是两眼一抹黑,哪怕最终没啥成果,就当是多认识些人也行嘛。”

“好吧,有时间的话,就去瞅瞅。”

志彬本来心情就不太好,为了赶紧摆脱三伯唠叨,只好答应了下来。

但这头电话刚挂,他又有点想反悔,这个所谓的座谈会是由住建局和文化局牵头的,到时候志文也要作为专业代表讲话,只要一想到那慢条斯理的语气,志彬心里就不由自主窝火。

琢磨半天,他也懒得纠结太多,既然都已经答应了三伯,那还是别缺席比较好。

座谈会在次日举行,地点就选在了市文化展览中心,因为主题就是关于客家民俗文化保护,以及文创项目的发展方向。除了周边乡镇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外,还有一些本地企业家参与,志彬就是以投资者身份参会列席的。

其实他回国不久,当然未被纳入邀请名单,还是志文思虑周全,替他申请到了一个名额。

哪怕志彬暂时还不确定是否在本地做投资,也没考虑到通过什么形式回馈家乡,但既然来都来了,那就当作长长见识。志彬回想一番,他倒也没透露出任何关心乡土发展的意思,看样子从之前的简单交流之中,堂哥应该就察觉到自己对这方面有所在意。

活动开始前,志彬从人群里远远看见堂哥熟悉的身影,对方冲自己挥手示意,但他并不打算立刻上去打招呼。眼看着堂哥就要过来找自己,志彬只好躲闪着目光,视线游走片刻后,他在另外的个角落里找到一位熟人。

“哎呀江镇长,我就知道你肯定在这。”

尽管二人是儿时玩伴,但这种场合里当然不好直呼其名,更不能叫什么‘老江’这类代称,而是以吊牌上的职位相称。

“林老板?你也来啦?”江茂勤笑着上来握手,不忘递上一支烟:“你这刚回国就打算出力建设家乡,实在是咱湖坑镇乃至龙岩的创业楷模啊。”

志彬回找一支,相互点燃应和道:“别说笑,我哪有什么能力?这不是回来之后一直像个无头苍蝇,今天过来只是捧捧场,权当开眼界了。”

“也不要谦虚嘛,之前都听说你打算自己翻修土楼,这都是办实事做贡献。”

“可再别提了,当时还不知道,事情是文物局牵头在做,差点给人帮了倒忙。”说起这事,志彬不由得挠着头尴尬一笑:“都是吃了没啥文化的亏,今天才专门过来学习学习。”

“这方面咱们都是门外汉,刚好今天请了那些专家,要讲的就是文化保护。”老江说着伸出手做出‘请’的动作:“来来,林老板先入座。”

“不敢不敢,你先请。”

见二人寒暄交流,志文也很识趣没并未过来打断,自顾自地坐回了嘉宾席。今天能见到志彬参与进来他就十分欣慰了,自然不急着攀谈,也更不奢望与他缓和关系。

会议进程虽冗长繁琐,但好在内容丰富,不仅有各界代表提供参考意见,本地各部门领导也都提前准备了发言稿。在关于客家文化传承这个方向上,一些单位并不打算止步于纸面上夸夸其谈,比如文教局的刘局长,早就在规划本地中小学的民俗宣传月活动。

两个多小时,会议进行到一半左右,听完代表们五花八门的方案,志彬并没有觉得自己受益匪浅。因为他一直挂念的那个议题迟迟没被提起,也许是要作为今天的压轴话题吗?

志彬关注的事无非两点,一个就是土楼究竟要怎么去做保护,准确说是自家振福楼以后还能否修复到往日光景,修复完成后还可以照常使用吗?第二点就是,作为一个商人,他要怎么才能让投资和文化保护结合到一起?难道仅仅出资翻修和开发旅游就够了吗?

中途休息的时间里,他本来想找老江大概问一下,议程安排里还会不会有他关心的内容。不过看到老江也是一脸懵,志彬咬咬牙只好准备去问堂哥。

见志彬主动来找自己,林志文肯定是欣然起身,简单打招呼后,二人找了个角落聊起来。

“文哥,你今天专门叫我过来,不是想让我看你出风头的吗?自己咋不上去讲两句?”

志彬虽然话里带讥讽,实际上倒也是真实态度,毕竟林志文今天是建筑工程方面的专家代表,所以在志彬看来,堂哥要讲的内容大概率和文化保护没什么关系。既然志文上次由于匆忙,在老楼里的话题也被迫终端,那这次应该就是借着座谈会的名义好好说清楚。

“哈哈,你这是什么话?”志文苦笑两声,摊开手反问道:“是不是觉得内容太冗长了?你常年在生意场上,我还以为你肯定早就习惯各种开会。”

志文本以为是堂弟耐不住性子,打算中途离场,于是又劝道:“接下来的环节会有互动,也就是大家各抒己见一起讨论,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讲出来。”

“我有什么好讲的,回来之后啥都还没弄明白。”志彬皱了皱眉,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不是要讲咱们老屋的保护问题吗?我今天来就是打算听听方案。”

这时候,志文才发现老弟误会了自己的用意,他只好拍着志彬肩膀解释起来。

“抱歉要让你失望了,今天我并没打算宣讲改造方案,而是从咱们客家文化这个层面高度上,笼统地归纳各方意见。希望能博采众长,从多个角度获取文化保护的实用性意见。”

志彬没怎么听明白这一套官话,他只知道自己确实搞错了堂哥用意,最终不免叹道:“搞了半天,你这个搞建筑的,也是要上去讲些废话?”

“这倒不是废话,我们翻修土楼的出发点,本身就在于保护文化遗产。像土楼也好,祠堂也罢,物质上这些东西仅仅是某个单一方面。”

“行了行了,你说那些我也没有啥概念,更没打算去了解,今天算我自作多情了…”

“如果实在觉得没兴趣,或者耽误你的时间了,以后我再找机会单独给你聊聊吧。”志文说到这儿不免摇头:“我之前发现你对咱们老屋翻修感兴趣,所以觉得你肯定是担心文化衰落现象,我还以为你也会关心这事,看来是当时误会了。”

志文后面这半句话自然是带有一些激将法,他估计志彬在得知实情后,很有可能中途离席。于是用这种话术,想暂时让他脸上挂不住,至少今天要耐着性子听完会议。

法子倒是很有效,中间这十多分钟的休息过后,志彬果然重新坐回了原位。尽管他的神色很不耐烦,对会议内容也没有刚才那样专注,不过好歹是听完了后面半场。

当然,林志文后来也并没有为了刻意照顾堂弟情绪,而临场增加一些志彬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土楼的具体翻修方案等等,但他还是额外提了一嘴关于土楼保护的意义。

虽然志彬一时半会儿还弄不清二者联系,不过他至少能听懂,自家振福楼仅是上千座土楼中的其中一座,而翻修土楼这件事本身,也是全面文化保护中的一环而已。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