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实题材 > 清城遗梦

第97章 天伦叙乐阖家畅 意厚情长勉同窗

8月8日这天是立秋,清晨的阳光尚未完全驱散夏夜的清凉。韩春生夫妇和大女儿清芬便早早起床,准备前往津海看望清洋。一家人匆匆吃过简单的早餐,搭上郭成的面包车,来到大蒲洼车站,赶上了七点出发的171路公共汽车。

这辆公交车是大蒲洼与外界相连的重要纽带。虽然班次稀少,车内环境简陋,但对当地人来说,它承载着走出乡村、奔赴繁华城市的希望。车厢里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韩春生夫妇和清芬坐在木椅子上,紧紧抓着扶手,随着车辆的颠簸摇晃,他们的眼神中满是期待,不时透过车窗眺望外面一闪而过的风景,想象着与清洋见面的场景。

漫长的车程后,他们终于在客运总站下了车,之后又转乘8路公交。一路上,刘乃英念叨着清洋在学校的生活,是否吃得饱、过得好,还唠叨着:“这孩子刚挣了点钱,就要带着一家逛公园,唉!”韩春生在一旁轻声安慰她:“清洋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孩子有什么想法,咱们大人就让他做吧!”

上午九点多,一家人抵达了水上公园车站,韩清洋手里提着两个袋子,早已等候多时。从献血后回到学校,已经两个多月没见到家人,他心里十分想念。看到父母和大姐的那一刻,他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连忙迎了上去。一家人相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欢声笑语在车站上空回荡。

四人边说边走,很快来到了水上公园大门前。清洋花了四十块钱买了门票,一家人走了进去。尽管公园距离师大只有两站地,但这却是韩清洋第一次进来。眼前的景象宛如一幅巨大的画卷在他们面前徐徐展开:园内绿树成荫,高大的乔木枝叶繁茂,阳光透过缝隙洒下金色的光斑;道路两旁,鲜花争奇斗艳,红如火、粉如霞、白如雪,散发出迷人的芬芳;宽阔的湖面波光粼粼,清澈见底,鱼儿自由游弋,游船缓缓划过,船上的人们欢声笑语,享受着美好时光;远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古朴典雅。

立秋虽至,气温仍高,但空气已不再闷热。一家人沿着河堤散步,不时闲聊。韩春生兴奋地说:“这里就是以前的八里台窑厂,我年轻时还往这儿送过苇子呢!这几个大坑,就是当年挖土烧砖的窑坑,深几十米呢!”

刘乃英感叹道:“谁成想现在改成公园了,这窑厂也不知搬到哪儿去了?清洋,你刚才买门票花了多少钱啊?你说咱们就看这几个窑坑还要花钱?”

韩清洋笑道:“妈!您就别想那么多了。这个暑假我可挣了不少钱呢,这点门票不算什么,等中午吃完饭,咱们再去动物园转转,您和我爸这么多年还没进过动物园呢。”

“在这里转转就得了,去动物园又得花钱买票。”刘乃英抱怨着。

“没事,好不容易来一趟,这都来了,怎么也得去一趟吧!”说话间,清洋从手提袋里掏出矿泉水递给家人:“爸、妈、大姐,你们喝水。”

“嘿!清洋,你怎么还准备矿泉水了?”清芬好奇地问。

韩春生也很好奇:“这就是矿泉水啊?怎么还装在塑料瓶里了,是不是你买的?”

清洋解释说:“这是我们上个月培训时剩下的,您尝尝,和咱家的自来水比比,哪个好喝?”

韩春生尝了一口,惊讶地说:“这水还真甜,一瓶得花多少钱?”

清洋回答:“不是我们买的,大概两块钱吧!”

刘乃英感叹道:“妈呀!这么一瓶水就得两块钱,喝点水都花钱,以后喘气是不是也得花钱?”这句话逗得家人哈哈大笑。

韩清芬注意到弟弟额头上的痱子,关切地问:“你这脸上怎么那么多痱子啊?是不是最近在外面跑调查弄得?你得注意点,别中暑了。”

清洋不在乎地说:“没事,我都习惯了,晒晒更健康,你看我现在又瘦回来了。”

乃英心疼地看着儿子,嘴里不停地叮嘱着:“清洋,咱在学校别舍不得吃,一定得吃饱了,别把身体饿坏了。”

一家人走过桃花堤,堤上的桃花虽已过季,但枝繁叶茂,仿佛诉说着往昔的繁华。过了一会儿,乃英好像走累了,便提议去路旁的石桌那儿坐会儿。几人坐在石墩上,眼前的景色美不胜收:湖面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金色光芒,远处天空云雾缭绕,宛如水墨画卷。岸边的花草树木倒映在水中,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一家人静静欣赏,沉浸在这宁静与惬意之中。

韩清芬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赶忙对弟弟说:“清洋,你知道吗?咱们村西边的小桥前些天改了,郭成他们把那棵大树砍了,还拆了中间的栏杆。”

清洋感叹道:“改了好,我看那地方就是邪门,改了应该就不怎么出事了。”

韩春生接着说:“可不是嘛,宝江前俩月就在那儿出车祸死了,到现在肇事车还没找到呢!”

“爸,你说这是不是报应?”韩清洋沉默了片刻,向父亲问道。

韩春生看了看儿子,然后说:“清洋,不许这么说,就是真那样也别说出来!”

“哦!我知道了,反正以后过年,您不用伺候他们一家子了。”清洋转头又对母亲说道,“妈,您说我二姐怀孕了,几个月了?知道男孩女孩吗?”

乃英说:“快六个月了,上次你回来没告诉你,张大夫说多半是男孩。”

韩清洋好奇地问:“张大夫怎么看出来的?她看得准吗?”

“张大夫有自己的法子,这些年找她看的人都说挺准的。”乃英笑着说道。

清洋开心地笑了:“嘿嘿!那我该有小外甥了。”

将近中午十二点,韩清洋在一棵大树下铺了几张报纸,上面摆满了早上买的烧饼、大饼、鸡蛋和榨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简单的午餐。韩春生咬了一口烧饼,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还是这儿的烧饼好吃,在咱老家可吃不到这么香的。”清洋笑着说:“爸,这可是津海的名吃,张二狗烧饼。”乃英给孩子们剥好了鸡蛋,让他们多吃点,一家人边吃边聊,欢声笑语回荡在树林间。

吃过午饭,韩清洋提议去动物园,尽管父母有些反对,但在他坚持下还是买了门票。一进入动物园,一股新奇和兴奋就涌上心头,以前只在电影电视上能看到的动物,如今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高大的长颈鹿优雅地吃着树叶,威风凛凛的狮子悠闲踱步,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抱着竹叶大快朵颐,灵活的猴子在假山上上蹿下跳,还不时向游客讨要食物。一家人穿梭在各个场馆之间,眼睛一刻也舍不得离开这些可爱的动物。韩清洋看着父母和姐姐脸上的笑容,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他知道,这次相聚将成为一家人最美好的回忆。

下午两点,动物园里有一场动物表演:聪明的海豚跃出水面,做出各种精彩动作;蠢笨的大象用鼻子卷起木头,轻松完成任务;憨态可掬的黑熊跳绳、钻圈,赢得阵阵掌声。一家人看着热闹的场面,心情格外高兴,韩春生感慨地说:“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今天亲眼看到,真是开了眼界啦!”

表演结束后,观众们怀着未尽的兴致随着人流向外涌动。韩清洋一家也置身其中,享受着这难得的休闲时光。当一家人来到外面,韩清洋发现在不远处的大树下,一位中年妇女正推着轮椅,上面坐着一个女孩。这个女孩戴着白色太阳帽,脸上戴着棉布口罩,仅露出的侧脸却让韩清洋心中猛地一震,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油然而生。

“这人看着怎么这么眼熟。”想到这里,韩清洋和家人打了个招呼,然后朝这边走来。当他与轮椅上的女孩目光交汇的瞬间,两人同时一震,眼中满是惊愕。

“苏静!”韩清洋脱口而出,声音里既有惊讶,又透着几分重逢的喜悦。苏静显然毫无准备,双眼瞬间瞪得溜圆,满是不可置信。

韩清洋走上前,先和苏静的母亲打了个招呼,然后关切地问:“你现在怎么样了?好点了吗?”

苏静看着清洋,轻轻摆了摆手,她声音不大:“今天我是偷着跑出来的,一会还得回医院,就不摘口罩了。”她抬头望向母亲,眼中满是温柔与依赖:“妈,这就是我常跟您提起的同学,韩清洋。”

苏静母亲一听,情绪瞬间激动起来,眼眶里闪烁着泪光,声音微微颤抖:“小伙子,我家静静总念叨你,多亏你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说着,她的眼圈愈发红了。

“阿姨,您千万别这么说!大家都是同学,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还给苏静找好了家教,等她病好了就能去上课。”韩清洋微笑着说道,笑容温暖而真诚,如同春日暖阳。

苏静母亲感动得拉住韩清洋的手,泪水夺眶而出。“孩子,那边的几位是你的家人吗?”苏静母亲问道。

“嗯,那是我爸妈和我大姐,今天都歇班,我带他们过来转转。”韩清洋说道。

“静静,你先等我一会儿,我过去和他们说会儿话。”说罢,苏静母亲让清洋领她来见韩春生一家人。

韩清洋紧走几步,对家人说:“今天真巧,还碰到我们同学和她的母亲了。”说罢,他把苏静的母亲向家人做了介绍,然后说,“阿姨,你们先聊着,我去和苏静待会儿。”

双方在简单问好后,苏静母亲激动地拉着乃英的手:“老姐姐,你们真是培养了一个好孩子啊!”然后,她把清洋组织同学为苏静捐款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不时地夸赞着。

韩清洋来到苏静身边,轻声询问着:“你现在身体感觉好点没?”语气里满是关怀。

“唉!自从那天献血回来就没缓过来,这一病就闹到现在。”苏静有气无力地回答,声音中透着疲惫与无奈。

“我听班长她们说你要做手术,准备得怎么样了?”韩清洋接着问。

“医院那边的配型做好了,还要培养一段时间,他们说要等到十月。”苏静神色平静,却难掩眼中的忧虑。

“等你康复了,来我们勤工俭学中心帮忙吧!”韩清洋满怀期待地发出了邀请。

“嗯,要是能好,我肯定去。听晓娜说,你办的勤工俭学中心帮助了好多同学。”苏静眼中闪过一丝敬佩,由衷地说道。

“主要是玉宝和秀春帮了大忙,还多亏了你当初的提醒。”韩清洋谦虚地笑了笑。

“我的提醒?我怎么不记得呢?”苏静一脸疑惑,歪着头问道。

“你肯定忘了,要不是献血那天你让我给你介绍家教,我都想不到干这事儿……”韩清洋耐心地解释。

“哦!是这样啊!”苏静恍然,目光望向不远处那片绿草如茵、点缀着星星点点小花的草坪,“你累了吧?把我推到石桌那,你也坐着歇会儿。”

“好!”韩清洋把轮椅停在石桌旁,自己坐在石凳上。几只孔雀远远瞧见有人,以为是来喂食的,迈着优雅的步伐缓缓围拢过来,五彩斑斓的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时而展开绚丽的尾屏,仿佛在展示大自然赋予它们的绝美风姿。凉爽的微风徐徐拂过,悄然带走了夏日的燥热。太阳西沉,为大地镀上一层迷人的金色,与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相互映衬,如梦似幻,宛如童话中的仙境。

“谢谢你,清洋。”苏静深吸一口气,清澈明亮的眼睛看着韩清洋,双眸宛如一汪清泉,纯净而动人。

“别客气,咱们同学和胡老师都盼着你早点康复,回学校上课呢。”韩清洋微笑着鼓励她。

“我这病,恐怕是好不了了,我心里有数。”苏静神情落寞,低下头,声音里满是绝望与无助。

“你别这么想!”韩清洋赶忙安慰道,“现在医学这么发达,这个病以前不好治,现在根本不叫事了,你一定得调节好心情,这样才有利于康复。”

“嗯。”苏静低着头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她抬头问道,“对了,你们勤工俭学中心都干些什么工作?”

“哦,我们主要的业务是帮同学介绍家教,还有其他的一些业务……”接下来,韩清洋绘声绘色地讲起自己最近社会调查的见闻,有趣的人和事、社会的百态万象,苏静听得入神,黯淡的眼眸中渐渐泛起了光亮。

“你真厉害,我要是个男生就好了。”听完韩清洋的讲述,苏静不禁感慨道。她转头看向不远处,母亲正与清洋一家谈笑风生,她的脸上不禁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这是我第二次来动物园,真希望以后每天都能这么开心。”话音刚落,几滴晶莹的泪水便顺着她的脸颊滑落。

韩清洋心疼地看着她,语重心长地说:“别瞎想,凡事都往好处看。我初中时还担心自己上不了高中、考不上大学呢;前年我爸摔伤,我怕我和弟弟念不完大学,可现在不也挺好吗?我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供弟弟读书。苏静,只要有希望,就不能放弃!你明白吗?”

“嗯,清洋,我懂了。”苏静抬起头,坚定地看向韩清洋,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这就对了!等你康复,欢迎加入我们的勤工俭学中心。”听到清洋的话,苏静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虽然略显虚弱,却满含希望。

“静静,你二伯快来了,咱们去门口等他吧!”苏静的母亲和清洋一家三口从远处走来。“韩清洋,你可等着我去你那儿打工啊!”苏静笑着说完,母亲便推着她与众人告别,缓缓离去。

“多好的姑娘啊!怎么就得了这病呢?”刘乃英眼眶湿润,满是怜惜。

“妈,您别担心,过俩月她就做手术了,很快就能康复。这只是慢性病,不碍事!”韩清洋自信满满地安慰着母亲。

一家人从苏静母亲那里听说了清洋的善举,都满眼欣慰地看着他。韩春生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又看了看天色:“快四点了,咱们再逛一会儿就回去吧!”

日光透过斑驳的枝叶,在动物园的小径上洒下碎金。春生一家四口漫步其间,微风裹挟着草木的清新与动物的独特气息,轻轻拂过。他们的身影融入这片生机勃勃的天地,为夏日画卷添上一抹温情的笔触。

春生倒背着手走在最前方,脊背微微弯曲,那是岁月与伤病镌刻的痕迹。乃英紧跟其后,身形略显丰腴,一头利落短发夹杂着几根银丝,周身散发着质朴亲切的气息。清芬与弟弟并肩同行,身形单薄的她,面容清秀,眼眸深处藏着对生活的隐忧。一家人观赏着各种动物,笑声在耳畔回荡,驱散了夏日的沉闷。

不知不觉间,太阳渐渐西斜,天边被晚霞染成绚丽的调色盘,红、橙、紫交织,美如梦幻画卷。一家人逛得有些疲惫,缓缓走出动物园,踏上了归程。

171路公交车内略显嘈杂,人们的交谈声与车辆行驶声交织。韩春生靠窗而坐,不时揉着受伤的腰。经过一年多的休养,他虽能做些轻体力活,但重活依旧力不从心。他想起清洋这几年的蜕变,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自己摔伤后,孩子一边上学、一边兼职,两不耽误。回想起清洋第一次把家教挣的钱交到他手上,那满脸的自豪仍历历在目。这次投身社会调查,在与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打交道中,他愈发成熟稳重,从曾经遇事慌张的少年,成为能为家庭遮风挡雨的男子汉。想到这儿,韩春生的笑容愈发灿烂,他深知,这个家往后有了坚实的依靠。

刘乃英今天的心情格外舒畅。游玩时,清洋塞给她一个存折,她打开后看到里面有一万两千块钱,清洋说是给清泽大四的花销。那一刻,一股暖流瞬间涌上她的心头。她深知儿子真的长大了,懂得为家庭分忧。她又看了看身旁的女儿,今天难得展露笑颜,自从和长贵分开,清芬许久没有这般开心过了,这次游玩或许真能解开她的心结。刘乃英暗自思忖,女儿已经二十七岁了,这几年给她张罗的对象,她一个都不见。过些日子让张台的媒人再给她介绍门亲事,总这么拖着真不是办法。她轻轻叹了口气,在心底默默祈祷:“希望清芬能觅得良人,往后的日子顺顺遂遂。”

韩清芬坐在母亲身旁,随着公交车的颠簸,思绪飘向远方。两年来,家中的困苦让她忧心忡忡,农药厂每月三百块的工资杯水车薪。听闻韩春红每月能从韩国汇来几千块钱,她心里羡慕不已,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要出国打工,改变家庭的现状。清洋打工虽能补贴家用,但并非长久之计,不能让弟弟因家庭而耽误学业。想到年底清泽还要考研,开支又要增加,入不敷出的日子让她焦虑万分。想着想着,她靠在座位上,倚着母亲的肩膀,居然睡着了。

梦中,韩清芬身着精致的职业装,走在繁华的异国街头,衣袂飘飘。回国后,她创办了地毯厂,工厂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有序。凭借出色的经营头脑,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订单纷至沓来。她每日周旋于客户与工厂事务之间,忙得不可开交。然而,母亲却频频带着相亲对象找到工厂,一心催她成家。看着眼前的相亲对象和堆积如山的工作,她焦急万分:“妈,我现在哪有时间相亲,工厂一堆事儿等着我处理呢!”母亲却不依不饶:“你都快三十了,成家是大事,工作再重要,也不能误了终身……”

在母亲的唠叨声中,韩清芬急得满头大汗,猛然惊醒了。她看了看身旁的母亲,正会心地朝她微笑。回想起刚刚那历历在目的梦境,清芬的心中满是温暖。她深知,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便是最大的幸福。

与父母、大姐分别后,韩清洋步行两站地,返回了师大。刚到勤工俭学中心的门口,他就听到从里面传来的激烈游戏声,“唉!这个玉宝,打游戏都快打疯了。”想到这里,他推开102的房门,向赵玉宝询问胡秀春去哪了。

赵玉宝眼睛紧盯着屏幕,不假思索地说:“他呀,应该是出去调查还没回来呢!”

“我说玉宝,你也歇会儿,咱们去吃饭吧,晚了食堂都没饭啦!”韩清洋唠叨着。

“哦!那你等我把这场打完。”赵玉宝抬起手,大大咧咧地答应着。

晚饭后,天气凉爽了下来,赵玉宝马不停蹄地返回了102,继续沉浸在他的游戏世界里,韩清洋百无聊赖,便来到了操场上。

夜晚的校园静谧安宁,清微的月光洒在跑道上,宛如铺上一层淡淡的银霜。他的心情格外平静,今日的经历让他对当下生活多了几分珍惜,也更明晰自己肩负的责任。他暗暗发誓,往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工作,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