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夜晚,津海师大的校园像是被温柔的夜色拥抱着,处处弥漫着闲适悠然的气息。微风轻拂,道路旁的柳树随风摇曳,细长的柳枝如灵动的少女翩翩起舞,与静谧的夜色交织成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让人不自觉地沉浸在这片刻的安宁之中。在第一宿舍的309室,暖黄色的灯光倾泻而下,柔和的光线将整个屋子都染上了温馨的色彩,赵玉宝和清洋分别躺在对头上铺,宛如一幅生动的剪影,为这个平凡的宿舍夜晚增添了几分故事感。
赵玉宝身形壮硕,犹如一头充满活力的小牛犊。他那头顶的发丝有些稀疏,恰似他直爽的性格,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此时,他脸上写满了期待,眼睛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急切地说道:“清洋,你帮我多留意留意,身边有没有合适的女同学,给我介绍一个呗?”那眼神,仿佛在期待着一份美好的爱情能立刻降临。
韩清洋听到赵玉宝的话,露出一抹带着调侃意味的笑容,反问道:“玉宝,你这是春心萌动,按捺不住想找对象啦?”那笑容里,既有对好友的打趣,又带着兄长般的亲切关怀,让人感到温暖又亲近。
“唉!”赵玉宝长叹一声,眼神里满是羡慕之色,“你看你,已经有那么漂亮的女朋友了,明宇也告别单身了,怎么就我还单着呢?你高中同学里有没有和你一起考上师大的女生呀,给我牵牵线呗!”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枕在脑后,望向天花板,脸上写满了无奈与向往,仿佛在憧憬着自己的爱情故事。
清洋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似乎在努力从记忆的深处挖掘过往的点点滴滴。片刻后,他缓缓说道:“你要不提,我还真忘了,咱班的陈淑英,从高一开始就和我同班。”
“啊?”赵玉宝仿佛被震惊到了,眼睛瞪得圆圆的,满是惊讶与好奇,“陈淑英?我怎么从没听你说过?不过那大姐,我看还是算了吧!”
“就是她,从高一到高三,我们一直在一个班,可奇怪的是,愣是没怎么说过话。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她问我报了哪所学校、什么专业,我告诉她后,没想到她也报了咱们系,又要一起做这四年的同班同学,这缘分可真是奇妙!”清洋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仿佛在感叹命运的奇妙安排,让人捉摸不透。
“清洋,你可真行,这么有缘分的女生,我看你俩挺合适!”赵玉宝半开玩笑地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还一边朝清洋挤了挤眼睛,脸上带着一丝坏笑,仿佛在撺掇一件有趣的事情。
清洋笑了笑,可笑容很快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愁容。他的声音低沉而无奈,缓缓说道:“玉宝,你也知道我家里的情况。我爸这病,以后就算好了,能不能干活挣钱还说不准。我弟在首都上大学,一年学费就八千块。咱们的补助和奖学金够我花,可我弟那边还没着落呢。我现在一门心思就想出去打工挣钱,不然我弟这学,恐怕都上不下去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家庭深深的担忧,仿佛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他的心头。
“清洋,我懂你的难处。那你打算找什么样的工作呢?”赵玉宝关切地问道,眼神中满是担忧。他微微坐起身来,专注地看着清洋,仿佛想要分担他的忧愁,给予他力量和支持。
“我想去做家教。我看好多市区的家长都给孩子请家教,听说一小时能挣十块钱呢。上周日我跑了好多家中介,他们就留了我的信息,这都一周了,一点消息都没有。”清洋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焦虑,仿佛在等待一个遥遥无期的希望。
“我也听说过,不过好像家长们都爱找数理化专业的学生做家教,咱们这个专业,他们不太认可。就算你高考分数全校第一,他们可能也不买账。”赵玉宝皱着眉头,认真分析着,眼神中透露出思考后的无奈,仿佛在为清洋的处境感到惋惜。
“唉,确实是个难题。要是找不到家教的活儿,我就去餐馆刷盘子,能挣一点是一点吧。”清洋咬了咬牙,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清洋,你知道我这周为啥没回家吗?”赵玉宝突然话锋一转,神秘兮兮地问道,仿佛即将揭开一个惊天的秘密,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为啥?”清洋好奇地看向他,眼神中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仿佛在等待一场精彩的演出开场。
“上周五我在学校北门车站等车的时候,被一个妇女拦住了。她问我是不是师大的学生,我说是,她又问我会不会捏面人,我说不会。她就说不会也没关系,她正找像我这样有力气的大学生,还说捏面人能挣点钱补贴家用,问我干不干。”赵玉宝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色。他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那你咋说的?”清洋追问道,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想要尽快知道故事的后续发展。
“我说可以试试,要是干不好,她把我辞了也没事。她让我这周六去八里台桥西的金海花园找她,还留了地址。反正周末回家也没事,我就想去看看。”赵玉宝兴致勃勃地说道,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那你先去试试,要是她那儿还缺人,你可得把我也介绍过去,行不?”清洋连忙说道,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那光芒如同黑暗中的灯塔,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我早就想着你呢!明天我先去探探路,要是行,咱俩一起去!”赵玉宝拍了拍胸脯,脸上充满了自信,仿佛在向清洋保证一切都会顺利。
“玉宝,太感谢你了!要是成了,我请你喝酒!”清洋感激地说。
“别,要是成了,你别请我喝酒,给我介绍个女朋友就行,哈哈!”赵玉宝笑着打趣道。
“哈哈……行,我尽力!”清洋也被逗笑了。
周六傍晚,校园里的建筑在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重而美丽,每一块砖石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清洋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回到宿舍,刚一进门,就看到赵玉宝坐在凳子上,满脸笑意地看着他。
清洋微微一愣,随即笑着问道:“看你这高兴劲儿,是不是事儿成了?”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期待的笑容,希望能听到好消息。
“我就说我运气好吧!”赵玉宝乐呵呵地说,“我还以为捏面人有多难呢,原来就是用石膏模子。她那儿有好多两半的石膏模子,把面团塞进去,一合,使劲一捏,一个完整的面人就成了。你猜猜我今天捏了多少个?”他一边说,一边得意地晃了晃手中的票子,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他的成功。
“你能捏二三十个?”清洋猜测道,眼神中充满了好奇。
“六十六个!六六大顺!”赵玉宝得意地把一叠崭新的票子摔在桌子上,“瞧瞧,这钱挣得容易吧?”他的脸上满是得意之色,仿佛在向清洋炫耀他的成就,那表情就像一个得到了心爱玩具的孩子。
“你可真行!那你问她还招不招人了吗?”清洋兴奋地问道,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当然问了!张阿姨让你明天和我一起去呢!”赵玉宝笑容灿烂,仿佛在告诉清洋,他们即将开启一段新的旅程,充满了希望和机遇。
“太好了!玉宝,你还没吃饭吧?今晚我请你!”清洋高兴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喜悦。
赵玉宝摸了摸圆滚滚的肚皮,笑嘻嘻地说:“我可吃不下了,中午张阿姨管饭,我吃了六个花卷,还有一大盆木须肉,撑得我晚饭都吃不下了。”他一边说,一边拍了拍自己的肚子,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仿佛在回味着中午那顿丰盛的美食。
“哈哈,你可真能吃!那明天我也去见识见识!”清洋笑着说道,心中满是期待。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工作的向往,仿佛看到了自己努力挣钱的身影,为了家人,为了梦想,他愿意付出一切努力。
周日清晨,阳光灿烂,微风轻拂,带着丝丝缕缕的花香,仿佛大自然在温柔地抚摸着这个世界。韩清洋和赵玉宝骑着自行车,沐浴着朝阳,向八里台桥西的金海花园出发。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路边的树木郁郁葱葱,像是一个个忠诚的卫士,为他们的打工之旅保驾护航。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是大自然为他们铺上的金色地毯,每一步都充满了希望和温暖。
金海花园分为两个居住区,北面是十几栋高耸的住宅楼,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楼体的玻璃幕墙反射着耀眼的光芒,与湛蓝的天空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现代都市的美丽画卷。南面是一片别墅区,一栋栋精致典雅的小别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花园中,周围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宛如一个人间仙境。花园里的小径蜿蜒曲折,仿佛是通往幸福的神秘之路,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和发现。
两人骑车来到别墅区的28-3单元。他们走上几级台阶,按响门铃,稍等片刻后,两扇铜艺大门缓缓打开了一扇,一个身材娇小的中年妇女探出头来。
“玉宝,你们来了,快进来!”张阿姨热情地说道,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张姨,这是我同学韩清洋,我昨天跟您提过的。”赵玉宝连忙介绍道,脸上带着一丝紧张,生怕张阿姨对清洋不满意。
“嗯,我知道,你们俩先喝杯水吧?”张阿姨亲切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关切,让人感受到她的善良与热情。
“不了,张姨,咱们赶紧干活吧,清洋第一次来,还得您多教教他。”赵玉宝的语气中充满了急切,想要尽快开始工作。
“好,快跟我进来!”张阿姨笑着转身,领着他们走进屋内。
清洋一踏入大门,就被别墅的豪华装修震撼到了。他之前去过胡新家,觉得胡新家的装修已经很上档次了,可跟张阿姨家一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别墅客厅的地板是精美的拼花地砖,每一块地砖都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拼接出独特而华丽的图案,仿佛在诉说着主人的高雅品味。地砖上摆放着清一色的欧式棕色家具,宽大的双面雕花牛皮沙发,线条流畅,质感柔软,坐上去仿佛被温暖的怀抱包裹,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和放松。实木雕花茶几和电视柜,雕刻着细腻繁复的花纹,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主人的高雅品味,仿佛是一件件传世的珍宝。双层雕花的旋转餐桌,设计精巧,充满了艺术气息,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感叹工匠的精湛技艺。牛皮面的餐椅,不仅舒适,还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一份奢华感,仿佛置身于一个豪华的宫殿。
墙壁下方是一米多高的棕色实木墙裙,上方贴着淡黄色的金线壁纸,在灯光的映照下,散发出温馨而典雅的光芒,营造出一种浪漫而温馨的氛围。浅棕色的拼接窗帘上,绣着优雅的烫金花纹,与整个客厅的风格完美融合,相得益彰,仿佛是一幅精美的画卷。客厅挑高至少四米多,穹顶四周镶嵌着金银色的石膏线,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中间悬挂着一盏璀璨夺目的水晶大吊灯,灯光洒下,整个客厅顿时金碧辉煌,如梦如幻,仿佛是一个梦幻的世界。
张阿姨把他们领进客厅旁的一间大工作室。工作室北墙是一溜宽大的工作台,上面摆满了各种形状的石膏模具和各式各样的工具,仿佛一个神秘的魔法宝箱,里面藏着无尽的宝藏和秘密。南面和东面都是双层中空玻璃的落地窗,窗外是一个大花园,花园里百花齐放,五彩斑斓,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芬芳,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花的海洋。
“玉宝,你还坐这儿吧!”张阿姨指了指靠门的一张椅子,“面还在这个盆里,你随用随取,记得盖好保鲜膜。”她的语气轻柔,仿佛在叮嘱自己的孩子,充满了关怀和爱意。
“你叫清洋吧?跟我过来!”张阿姨看向清洋,把他领到靠里的一张工作台边,“你先坐这儿,我以这个麻姑为例,教你怎么捏面人。”她的眼神中充满了鼓励,仿佛在告诉清洋,他一定可以做得很好。
张阿姨拿起一个约二十厘米高的麻姑石膏模具,动作娴熟地将其竖着打开。她先在每半个模具内均匀地刷上一层薄薄的油,手法轻盈而优雅,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虔诚和专注。接着,她拿起事先和好的面,熟练地塞进模具,用力压实,再小心翼翼地剔除多余的边角,动作一气呵成,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艺术家在创作。随后,她将两半模具合拢,双手用力按压了一分钟左右,当她再次分开模具时,一个栩栩如生的麻姑面人便呈现在眼前。麻姑的眉眼弯弯,嘴角含笑,那细腻的表情仿佛赋予了面人生命和灵魂,华丽灵动的汉服更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看明白了吗?”张阿姨微笑着问清洋,眼神中充满了鼓励。
“嗯,看懂了,我能试试吗?”韩清洋跃跃欲试,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行,给你这个模子,你自己试试。注意压的时候,千万别把模具周边的花纹压坏了。”张阿姨一边叮嘱,一边把模具递给清洋,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期待。
清洋深吸一口气,接过模具,按照张阿姨的示范认真地刷油。他的手微微颤抖,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可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定的决心。刷完油,他拿起面团,小心翼翼地塞进模具,用力压实,再仔细地剔除多余的边角。他的动作虽然略显生疏,但每一步都做得一丝不苟,全神贯注。接着,他缓缓将两半模具合拢,双手用力按压,手臂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脸上写满了紧张与专注。当他紧张地分开模具时,一个五官精致、身姿婀娜的古代美女出现在桌面上,眉眼间透着一股灵动之气,宛如从画中走来。
“你的力气还挺大,手也巧!”张阿姨夸赞道,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上午你就做这个麻姑吧,做好了放这个板子上,我来做后期修饰。”
于是,那天上午,韩清洋和赵玉宝全神贯注地捏着面人。张阿姨则在一旁,手持小刷子和刻刀,精心地修饰着半成品的边缘。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每一下动作都精准而细腻,仿佛在赋予这些面人真正的生命力。每一个面人在她的手下,都仿佛被注入了灵魂,变得更加生动逼真,仿佛随时都会活过来一般。修饰完的面人,被整齐地放在落地窗旁阴凉的地方晾干,在阳光的轻抚下,它们仿佛在静静等待着被赋予新的使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
三个人边干活边聊天,在交谈中,清洋得知张阿姨家原本是八里台大队的。十年前,津海市政府拆迁这片区域,张阿姨家用原来一正一倒的破旧房子,换来了这栋二层小别墅。那些当时选择换两套高层楼房的人,现在都后悔不已,因为一套百十平米的楼房如今也就值五六十万,而张阿姨家的小别墅,市值已高达三百多万。张阿姨还说,这地方寸土寸金,要不了十年,她的房子恐怕得值上千万。
张阿姨家祖传捏泥人的手艺,可惜这手艺传男不传女。高中毕业后,张阿姨一心想学这门手艺,可父亲就是不肯教她。她每每回忆起这段往事,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与无奈,但很快又恢复了坚定与执着,她不仅没有放弃,而且灵机一动,按照家里泥人的样子和大小,请人制作了相应的石膏模具,开始尝试用模具刻泥人。然而,泥的弹性小,模具很容易损坏。于是,她又不断尝试,改用白面,还加入了一些特殊的原料,让面变得富有弹性,而且不会开裂。如今,用石膏模具刻面人,成品洁白如雪,不仅容易上色,还不易脱色,同样大小的面人比泥人轻很多,拿在手里轻巧灵活,深受中外友人的喜爱。
凭借这门手艺,张阿姨每年都能有六位数的收入。她的儿子现在上高中了,她希望儿子能考上好大学,找份稳定的工作,不要像她一样,整天东奔西跑,为生活忙碌。她的丈夫平时不上班,专职照顾家庭、老人和孩子。张阿姨说,这几年她年纪大了,力气不如从前,捏模具有些吃力。那天在车站看到赵玉宝,见他身强力壮,便灵机一动,随口问了问,没想到两人一拍即合,今天他俩就成了张阿姨的得力助手。
中午,阳光透过窗户,给整个工作室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张阿姨的丈夫送来了饭菜,还是熟悉的木须肉和花卷。两个学生面前各放着两个大盆,一盆是刚出锅的木须肉,香气四溢,瞬间勾起人的食欲,让人垂涎三尺;另一盆是十个白白胖胖的花卷,热气腾腾,散发着诱人的麦香,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两人就在工作室的台子上,大快朵颐起来。赵玉宝吃得满脸通红,腮帮子鼓鼓的,像一只贪吃的小仓鼠,可爱又有趣。清洋虽然吃得文雅一些,但也是狼吞虎咽,不一会儿,盆里的菜就被他们吃得一干二净,仿佛在进行一场激烈的美食竞赛。
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因为赵玉宝已经熟练掌握了技巧,他捏了 71个面人,而清洋少捏了两个。张阿姨爽快地结清了140元工钱,两人满心欢喜地骑着车返回津海师大。一路上,微风轻拂着他们的脸庞,带着劳动后的满足与喜悦。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仿佛一幅美丽的剪影,记录下了他们努力奋斗的模样。
晚上,清洋在楼下拨通了明菲宿舍的电话,跟她分享了今天打工的趣事,没想到把明菲逗得哈哈大笑。
“人家这是招了两个大饭桶吧!你们俩是不是把人家全家的饭菜都吃光了?”明菲笑着打趣道。
“怎么会呢!人家根本不在乎这点吃的,你要是去一趟就知道了。”清洋笑着辩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能看到明菲那俏皮的模样,“明菲,我以后每周日可能回不了家了,你自己回去一定要注意安全!”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与担忧,仿佛能穿越时空,守护在明菲身边。
“放心吧,我又不是小孩子!那你要一直干到寒假吗?”明菲关切地问道。
“嗯……我周三晚上没课,周四上午前两节也没课,我可以周三晚上回去,周四上午再回来。”清洋说道。
“那时候还有公交吗?”明菲担心地问。
“没事,自行车就在学校呢,我骑车来回,还能省五块钱车费呢。”清洋笑着说。
“你这个小气鬼……”明菲笑着嗔怪道,两人的笑声在夜空中回荡,为这段打工经历增添了一抹温馨而甜蜜的色彩。
通完了电话,清洋来到操场上锻炼起来。在皎洁的月光下,清洋的笑容愈发灿烂,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他知道,为了家人,为了和明菲的未来,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