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实题材 > 江南锦绣

第一百二十章 再起争议

自从蒋林成功地将极简主义风格融入到苏绣艺术中,并开展了一系列展览,得到了大众广泛的认可和好评后,他便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一创新理念应用到更多的领域。

蒋林注意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他决定尝试将苏绣艺术与钟表和饰品相结合,创造出更具特色和实用性的作品。

蒋林开始深入研究钟表和饰品的制作工艺和材料特性。

钟表的表盘和表壳需要具备一定的硬度和耐用性,而饰品则更注重轻盈和舒适感。他决定选用适合的材料,并结合苏绣的技艺,打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作品。

他首先从怀表入手,选择了一款简约而优雅的款式作为蓝本。然后根据怀表的形状和尺寸,设计了一款与之相匹配的苏绣图案。他选用了柔软而细腻的丝线,通过精湛的针法,将花朵的形态和纹理完美地呈现出来。

蒋林将绣好的图案安装在表盘上,突然脸色变得不好看起来。

方奕问道:“怎么了?”

“如何将丝线固定在怀表的表盘上,既保证美观又不影响怀表的正常使用,这是一个问题。”蒋林又试了几次,还是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

方奕看着蒋林紧锁的眉头,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蒋林哥,别太担心了,一定能够解决的。别急,我们查一下资料,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蒋林抬起头,看着方奕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说:“嗯。”

于是,两人开始一起研究解决方案。

他们翻阅书籍、查阅资料,寻找灵感和思路,最后又联系了一位修表很厉害的博主,经过一番讨论和尝试,他们终于想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蒋林拿出一根细如发丝的丝线,小心翼翼地将它固定在怀表的表盘上。

双手不断小心翼翼地调整着丝线的位置,确保它既美观又不影响怀表的正常使用。然而,当他尝试转动怀表的表冠时,却发现丝线与金属材质之间产生了摩擦和磨损。

蒋林的眉头又紧锁起来,手中拿着那块精致的怀表,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思考。

他看着方奕说:“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方奕沉思了片刻:“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一种特殊的涂层来保护丝线。这样可以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丝线的使用寿命。”

蒋林听了方奕的建议,眼睛一亮。他立刻行动起来,开始在网上搜索这种特殊的涂层。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他们终于成功地找到了最合适的涂层。

蒋林再次将丝线固定在怀表表盘上时,他发现这次再也没有出现摩擦和磨损的问题了。他高兴地对方奕说:“太好了!我们成功了!”

两人相视而笑,彼此的眼中都充满了喜悦和骄傲。他们知道难关已经被他们一一克服了。

接下来的工作进展顺利。

蒋林精心挑选丝线、设计图案、绘制图纸,而方奕则负责协助他完成制作。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款苏绣怀表终于完工。

当这款怀表呈现在众人面前时,绣坊里所有人都被它的精美和独特所吸引。

他们纷纷称赞蒋林的创新和才华,认为他的作品将苏绣艺术与钟表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既保留了苏绣的传统韵味,又赋予了怀表新的生命和价值。

受到鼓舞的蒋林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开始尝试将苏绣艺术应用到更多的钟表和饰品中。他设计了各种风格和款式的作品,既有简约而优雅的,也有华丽而精致的。他还与一些知名的钟表和饰品品牌合作,推出了联名产品,进一步扩大了苏绣艺术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蒋林了解到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客户的喜好和需求来设计作品。他还与一些资深的设计师和工艺师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制作技巧。

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和提升品牌影响力,蒋林开始尝试将苏绣艺术与其他更广阔的领域进行跨界合作。

他与时尚设计师合作推出联名系列服装,将苏绣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服装设计中;他还与家居设计师合作开发家居装饰品和家具系列,将苏绣艺术与现代家居风格相结合,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家居空间。

这些跨界合作的尝试不仅让蒋林的作品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也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了苏绣艺术,了解到了它的魅力和价值。这些合作也为蒋林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让他能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蒋林的作品在市场上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成功,他的工作室也逐渐扩大规模,吸引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加入,共同为苏绣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度和知名度,一些营销号甚至将蒋林和一些已经成名的苏绣大师放在一起比较,这也让传统的手工艺人也注意到了这个年轻的小伙子。

那日林氏绣坊刚刚签下新的订单,一位资深的苏绣大师在网络上发出了质疑的声音。他是苏绣界的很有名气的大师,对苏绣艺术有着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作为非遗传承人,应该坚守传统的苏绣技艺,不应过分追求创新,否则可能会失去苏绣艺术的精髓。

这位大师还特别指出蒋林的极简风格设计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在他看来,蒋林的作品过于简化,缺乏苏绣艺术的细腻和复杂性,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误解和亵渎。

‘创新or传统’这个词条迅速上了热搜,一些支持林氏绣坊的粉丝说只要好看就够了,为什么买个东西还得考虑别人;一些说传统的苏绣价格太高,自己还在还房贷,肯定这辈子是不会买十几万的苏绣作品的,当传家宝也买不起;一些则表示赞同有名的苏绣大师,他们也认为蒋林的设计过于偏离传统,失去了苏绣艺术的灵魂;一些则表示赞同有名的老师,认为蒋林的设计过于偏离传统,失去了苏绣艺术的灵魂;一些则认为,创新和传统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