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蔓把脑袋摇成了拨浪鼓:“也不算吧。哥,就是你有没有兴趣办一个林氏绣坊的苏绣作品展?”
蒋林把目光移到蒋蔓身上:“嗯?”
“我们公司这次打算在全国办非遗文化的专题展,这是一个宣传册,也是邀请函。这次的非遗文化专题展分为五期,第一期苏绣、缂丝……这些都在里面,到时候会分为三个展馆。祖国大美河山,民族文化传承,科技强国创新。”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也算是一次性价比不错的活广告,政府现在对非遗文化活动的开展都会提供一定的扶持基金,你们公司是大公司,倒是也亏得起。”
“哥,我们公司是真的重视非遗的发展,我们在游戏的场景设计,人物设计上,领导都鼓励我们尽可能地去加入非遗的元素。你看……”
“知道了,我考虑考虑,不是还有好几天吗?”
“好的哥,你想好告诉我。苏绣展馆就选了我们家呢!”
“真的?”蒋林合起宣传册,“怕是林氏绣坊的性价比更高。”
蒋蔓一直知道自己的哥哥脑瓜子灵活。无奈地摊手道:“什么都瞒不过哥哥,好吧,其实在联系我们之前,我们公司邀请的是苏绣大师程绣钦老师,不过程老师没时间。另外研究所里的几个老师最近不是在忙着绣那个国际什么交流会的国礼,也抽不开身。哥哥,这也是一个给我们绣坊打广告的机会,妈妈最喜欢给大家欣赏她的绣作了。”
“去去去,我答应了。”
“那我去告诉我的领导,哥,麻烦你把参加展览的绣作名称这些统计一下发给我,我这边好做介绍。”
“嗯,这件事情你找一下你的诗雨姐姐。对了,这次的展览,江婉还有一幅青铜器孔雀灯,你去找她要一下介绍。”
“得嘞!”
蒋蔓等不得蒋林再说话,一边拨通公司策划的电话,一边撒腿跑远。
蒋林答应蒋蔓倒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他几个月前去参加一次艺术展览。
他在展览上结识了一位来自法国的艺术评论家雅克先生,雅克先生对蒋林的苏绣作品非常感兴趣,他认为蒋林的创新非常有创意和潜力,可以为苏绣艺术的国际化发展做出贡献。他提议蒋林可以考虑举办多办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苏绣艺术。
这些年来,蒋林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文化展览,但是他还没有办过一个林氏绣坊的作品展览,这次蒋蔓的公司要弄这么一个活动,不过是正好顺水推舟罢了。
展览那日,TK彩漫科技公司的展览馆内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作品展正在这里举行。来自各地的艺术家、学者和观众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而在众多展馆中,林氏绣坊的苏绣展馆规模最大,不少‘江南锦绣’的粉丝也前来参观。
林氏绣坊,一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苏绣世家,一直以来都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在苏绣界享有盛誉。这次备受关注的是他们自家的得意之作——《锦绣山河图》。
这幅作品以中国传统山水为题材,针法精细入微,色彩层次丰富,将苏绣的艺术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览当天,《锦绣山河图》吸引了无数观众驻足观赏。他们被那细腻的针法和栩栩如生的画面深深吸引,纷纷赞不绝口。而一些国际艺术家也对这幅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围拢过来,仔细研究着每一个细节,试图探寻其中蕴含的东方美学精髓。
除了《锦绣山河图》外,林氏绣坊还带来了一系列创新设计的苏绣作品,如结合现代元素的时尚服饰、家居饰品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苏绣的传统魅力,更将其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展现出了苏绣艺术的无限可能。
在展览现场,蒋林和绣坊里的绣娘代表还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分享苏绣的制作技艺、历史传承以及当代创新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和见解,引发了大家对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深入思考。
此次展览不仅让林氏绣坊的苏绣作品走向更高的舞台,更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了非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林氏绣坊来说,这也是一次宝贵的机会,也是对他们长期以来坚守传统、勇于创新的最好肯定。而TK彩漫也收获了一波路人缘,不少不玩游戏也不看动漫的路人也被他们的设计所吸引,赢了一波关注度。
这次的非遗文化展览在当地的热榜上挂了好几天,还没等展览结束,已经有人联系蒋林。
“你好,蒋林先生,你认识雅克先生吗?”
“认识,您是?”
“是这样的,我是雅克先生介绍我来的。”
对方说明了来意,他是一个艺术机构的工作人员,在雅克先生的介绍下,对方希望能邀请蒋林也去法国办一场苏绣作品展览。
蒋林开始筹备在法国举办苏绣展览的事宜,他精心挑选了一些林氏绣坊的代表作,准备了详细的展览方案,并开始与法国的艺术机构和博物馆进行联系和沟通。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准备,蒋林的个展终于在法国一家著名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当天,参观者络绎不绝。
这些巧夺天工的作品,竟然都是用针绣出来的,这个事实让他们感到难以置信。蒋林的作品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他们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艺术家充满了好奇和赞赏。
蒋林趁热打铁,就地举办了几场讲座和工作坊,向法国友人介绍了苏绣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他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他的真诚和热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对他的作品和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个展结束后,蒋林的作品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认可。许多法国友人表示,他们被蒋林的作品所打动,对苏绣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些艺术机构和博物馆也表示愿意收藏他的作品,并邀请他未来再次来法国举办展览。
回到国内后,蒋林的名声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