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实题材 > 江南锦绣

第八十九章 热爱,无关其他

江婉吃完饭后和江奶奶一起回家,路上江奶奶对她说了很多话,让她没事的时候多来绣坊学习,她看得出来蒋林和林秀芬都是极好的人。

三个月后,‘会说话的苏绣’进入评选阶段,比赛现场气氛热烈,观众们纷纷聚集而来,期待着一场精彩的苏绣盛宴。

比赛的评委团由业内知名人士组成,他们将从众多作品中选出最具创意和技艺精湛的作品,为苏绣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这一次的比赛各种风格各异的苏绣作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有的作品以细腻的手法描绘出江南水乡的美景,有的作品以独特的构思展现出传统故事的魅力,还有的作品以大胆的创新引领着苏绣艺术的新潮流。

在这些作品中,蒋林的作品《生机》和林秀芬的作品《孔雀》脱颖而出,它们分别以爬山虎和孔雀为主题,展现了苏绣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生机》作品以爬山虎为载体,巧妙地运用苏绣技艺,将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希望。而《孔雀》作品则以孔雀为主题,通过精细的刺绣和巧妙的构图,将孔雀的美丽和优雅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苏绣艺术的魅力。

经过激烈的角逐,蒋林和林秀芬的作品最终入围决赛,并将会在各地的博物馆里,以苏绣作为专题一同展出。这一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度,蒋林的粉丝们纷纷为他加油打气。

方奕将电视上的苏绣比赛直播剪辑成一段视频发布在‘江南锦绣’的公众号上,刚发布在一分钟之内点赞和转发收藏都破了千。

“看他们那些黑粉还能说什么!这次的苏绣作品是蒋老师独自完成的,他接手林氏绣坊有实力。”

“打脸了吧?谁说蒋老师的爆火只是运气,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当初那些不看好蒋林的黑粉连忙开始拿起手中的键盘,他们可是摆着看好戏的态度,结果还真被蒋林给闯进去了。

“他还真去参赛了?还入围了。”

“我看就是运气好而已。”

还没显示出来几条消息,气势如虹的好评如钱塘江涨潮一般,将那些言论压了下去。

“恭喜恭喜蒋老师。”

“真的好漂亮。我就喜欢吃点好的,以往都不想点开短视频,这次真的是出不去了。求天天给我推送,一个作品我能看一个月。”

“我就说蒋老师可以的!”一位粉丝激动地说,“他的作品不仅有创新,而且充满了情感,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那些黑粉现在应该闭嘴了吧?”另一位粉丝笑道,“蒋老师的才华和努力得到了认可,这是他应得的荣誉。”

……

随着国家对非遗文化的重视和扶持,这年的‘会说话的非遗’比往年都推得热烈,非遗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非遗文化的发展,为民间的非遗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学习这些非遗艺术,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些民族文化的魅力。

而蒋林和林秀芬的作品,则成为了苏绣比赛中的一大亮点,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苏绣的魅力。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示了苏绣艺术的技艺和魅力,而且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让人们感受到了苏绣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这次“会说话的苏绣”比赛不仅是对苏绣艺术的一次展示和传承,也是对非遗文化的一次推广和宣传。

最后的决赛中,蒋林的苏绣作品《生机》和林秀芬的作品《孔雀》在“会说话的苏绣”比赛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两幅作品在比赛中获得了高度评价,评委们认为它们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具有很高的创新性和艺术性。蒋林和林秀芬也因此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成为了苏绣界的新星。

在颁奖典礼上,蒋林和林秀芬激动地接过了奖杯,他们深知这个荣誉背后所承载的责任和使命。他们表示将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苏绣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蒋林和林秀芬的作品逐渐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的艺术展览中获奖,还被邀请到国际艺术节上展出,赢得了国际友人的赞誉和喜爱。

同时,蒋林和林秀芬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广苏绣文化。他们走进学校、社区,举办讲座和展览,向更多的人普及苏绣知识,激发公众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在一次公益活动中,蒋林和林秀芬认识了一位只有八岁的女孩苏倩玉。苏倩玉对苏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跟随蒋林和林秀芬学习苏绣技艺,她的父母也非常支持她学习苏绣。暑假立刻就给她报了一个班,小姑娘学得也很认真。

林秀芬非常欣赏苏倩玉的热情和天赋,决定收她为学生,传授自己的技艺。

在林秀芬的一对一悉心指导下,苏倩玉的苏绣技艺进步迅速。她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刺绣技巧,还开始尝试创作自己的作品。

在一次苏绣的比赛中,苏倩玉的作品《梦想之翼》在少年组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成为了展览的一大亮点。

《梦想之翼》以蝴蝶为主题,象征着自由和梦想。苏倩玉运用苏绣技艺,将蝴蝶的翅膀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能够飞翔起来。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苏倩玉对苏绣艺术的理解和掌握,更表达了她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

蒋林和林秀芬也为苏倩玉的成就感到骄傲和欣慰。他们认为苏倩玉这样的小孩是苏绣艺术的未来之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苏倩玉还是在读书的孩子,两个月一过就要离开林氏绣坊回学校学习。

有人问林秀芬:“才两个月的学习时间,迟早都会离开,为什么要教得这么认真?”

林秀芬就笑着回答:“哪怕是没有学费可以收,只要有人愿意真心实意地学,她也会事无巨细地教下去。热爱,无关其他。”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