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实题材 > 江南锦绣

第四十四章 网络平台宣传苏绣

蒋林同那几个喜欢他作品的路人道了别,朝着方奕走过去。

刚走到她前面,方奕的目光就锁定了蒋林怀里的《孙悟空》。

“蒋林哥,这是……”刚问完,方奕就反应过来,“这就是你之前说的参赛作品吧?”

“嗯,可惜没入围,甚至……连参赛资格都没有。”

方奕听后,心中一紧,但她没有直接表露出来,而是安慰道:“没关系。评委老师怎么说?”

“他们觉得既然是苏绣比赛,就应该纯粹一些。我加入的元素过多,有些喧宾夺主的意思。”

“我倒觉得挺好,很有中国文化的特色。京剧也是非遗,非遗之间的碰撞……有意思。”

蒋林只当方奕在安慰他,静静地走着没说话。

方奕跟在他的身后:“蒋林哥,我是真的觉得这个作品挺好。你之前不是说同意让我把林氏绣坊的作品拍成视频吗?这个也能算在里面吗?我下一期的主题还没想好,我觉得这个就很合适。”

蒋林有在空闲的时候搜索过方奕的博客,粉丝不过一千多人,就算没有几个人看,她还是保持着三天一更新。

这一点执着劲儿,倒是跟他有些共性。

蒋林看了一眼旁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方奕,其实她做的事情也不是真的没用。相反她能想到利用网络,这是一个投入最少,却能收获很大的事情。

首先,网络平台具有广泛的覆盖面,能够迅速将非遗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只要有网络连接,人们就能够接触到非遗文化。这能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网络平台能够提供多媒体展示手段,使非遗文化的传播更加生动有趣。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非遗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最后,网络平台还能够促进非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在网络平台上,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创意,提出对非遗文化的改进和创新建议。这种开放性和互动性有助于了解现在大众的审美和喜好,更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蒋林忽然停下脚步,方奕差点踩到他的鞋跟。她抬起头问道:“蒋林哥,不行吗?”

“行。”

蒋林看看手里的《孙悟空》:“你要是想做这个主题,那就做这个。只是……”

他只是担心这种创新不会被人所接受,到时候好不容易累计的一千多粉丝,再给掉完了。

方奕走到前面,好奇地瞪着眼睛:“只是什么?”

“没什么,这种创新怕是不会被大众接受。你那评论区,记得关。”

方奕噗呲笑出了声音:“原来你在担心这个啊。不会,第一个试吃番茄的人,不也被人觉得是吃毒果吗?我还真就想试试。不过,你这个作品……能不能让我带回学校去拍视频?”

方奕生怕蒋林不同意,继续说道:“我保证会好好地存放,不会弄坏。主要是你这个作品已经做完了,没有过程可以拍了都。就只能找一些好看的角度,放大一些细节,再加上一些音乐和讲解。”

她的语气有些着急,殊不知现在蒋林正在思考要把这个东西送去哪里。

他心里不想这么快让林秀芬知道自己的作品连参赛资格都没有,否则免不了得挨一顿林秀芬的‘批斗’。

“那你就拿去吧,不用送回来了。”

蒋林把京剧雕塑放在方奕的手里,留下方奕站在原地呆了好一会儿,等发现蒋林已经走远,才回过神急急忙忙跑过去:“哎,蒋林哥!你等等我啊,不用送回来是什么意思?是送我了?”

“字面意思。”蒋林头也不回,“今日你拿着这个,我就不请你回家吃饭了,一会儿自己坐公交车回去,可以吧?”

“啊?”方奕摇着头,“我是打算回学校的,学校还有事情。呃,蒋林哥,我没有打算去你家蹭饭。”

“……”

蒋林总觉得方奕似乎是误会了什么,鬼使神差地补了一句:“我没介意你来我家蹭饭。”

“嗷。”方奕笑着跟在蒋林身后,“对了,蒋林哥。这个京剧雕塑和苏绣融合的主题,我想多做几期,总觉得挺吸引人的。”

“嗯,随你。”

“我的意思是,要不我还是来找你,拍一些素材。然后我觉得既然我拍的内容都是林氏绣坊的绣作,有些地方还是一起讨论一下比较好。两个人的灵感,总比一个人闭门造车好。”

蒋林不经意地扫了一眼方奕,她还在仰着头看自己,只得眯了眯眼:“明后日是周末,我都行,你来定时间。”

“得嘞!那就早上吧,早上脑子要灵活一点。”

“我的脑子从早到晚都很灵活。”

“切……”

翌日,方奕又去借了学校的摄影机。

蒋林和方奕坐在绣坊的一角,讨论着视频的拍摄计划。

方奕拿出笔记本电脑,打开了一个视频编辑软件:“蒋林哥,我们主要从你创作苏绣图案的过程开始拍摄,因为主题是苏绣,那我们尽量就多记录一些苏绣的内容,一点一点地记录下你如何将一根根丝线变成艺术品。”

蒋林点了点头:“好的,我会尽量展示苏绣技艺。”

方奕继续说:“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解说词,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苏绣的魅力。”

蒋林思考了一下:“这个你来。”

方奕愣了愣:“我可以是可以啦,我没问题,可我还是觉得一问一答,有互动,会不会比较好一点?”

“又要出镜?”

“你去比赛那获奖感言不也是站在台上说的嘛,就当提前适应镜头了,好吧?”

两人开始讨论视频的具体内容。他们决定先拍摄蒋林创作苏绣的过程,再展示最终的成品。他们还决定在视频中加入一些背景音乐和解说词,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苏绣的魅力。

一切方案定下以后,方奕开始拍摄蒋林创作苏绣的过程。

蒋林手法娴熟,一针一线间透露出对苏绣的热爱和执着。

方奕记录下了这一切,他知道这些画面将成为视频的亮点。

拍摄结束后,方奕开始进行剪辑和后期制作。她加入了背景音乐和解说词,让视频更加生动有趣。

几天后,视频终于制作完成了。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