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林坐在绣架前,手中握着绣针,眼神专注而坚定。
他深知,要想在苏绣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深入研究每一个细节,从选材到针法,从构图到色彩,都不能有丝毫马虎。
他虚心向程秀钦大师请教,向其他店里的绣娘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
“蒋林,你看这个针法,叫做‘藏针’。”绣娘指着一块绣品,细心地解释道,“你要注意,针要藏在绣面之下,不能露出来。这样绣出的图案才会更加平滑、自然。”
蒋林认真听着,仔细观察绣娘的手法。
他发现,绣娘的每一个动作都非常熟练,每一针都恰到好处。
他不禁感叹:“徐阿姨,你的手艺真的很棒。要达到你的程度,还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别灰心,开始是会生疏些,熟能生巧嘛!”绣娘鼓励道,“做我们这一行,需要耐心和毅力。你要相信自己,只要不断地练习,就一定能够掌握这些技巧。”
蒋林在看店和谈合作的时候发现,一个人的技术水平很重要,但是经验和知名度也很重要。
就比如去应聘,同样的笔试分数之下,一个同学有一堆拿得出手的奖状,另一个同学没有这些东西,招聘方会倾向于有奖状加持的同学多一些。
为了提升店铺的知名度并证明自己的实力,蒋林决定参加即将举行的全国苏绣比赛。
这是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是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蒋林通过大量的学习和设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心准备着参赛作品《孙悟空》。
他尝试在传统苏绣的基础上融入京剧元素,将苏绣和雕塑巧妙地融合,创作出独特而新颖的作品。
这款京剧孙悟空雕塑人偶有着精湛的工艺和生动的表现力,它的造型灵感来源于京剧经典剧目《安天会》,孙悟空的形象被刻画得活灵活现,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艺术家的匠心独运。
雕塑采用高品质材料制作而成,经过精心打磨和上色,孙悟空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跃然纸上。他的面容神态生动传神,展现出孙悟空机智、勇敢和顽皮的性格特点。
而与之相得益彰的是那件由蒋林手工制作的真丝戏服。
蒋林发挥出他之前作为设计师的特长,用柔软光滑的真丝材质,手感舒适,给人一种高贵而典雅的感觉。戏服上的图案精美绝伦,采用了多种刺绣技法,如平针、乱针等,将孙悟空的形象和故事完美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这款京剧孙悟空雕塑人偶的动作灵动且表情有张力,仿佛随时都会动起来。他的手势、身姿都展现出孙悟空的灵动和机智,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整个作品高40cm,用了一个半月之久才完成。之前摆放在店里的时候,已经引得不少客人叹为观止,纷纷表示想买下,只是蒋林婉给拒了。
在比赛现场,评委老师们围着蒋林的作品仔细端详。
其中一位资深的苏绣老师皱眉道:“蒋林,这是苏绣比赛,大家的绣作都是装裱起来的画作。你的作品是一个雕塑,虽然有创意,但苏绣讲究的是细腻与精致,以及观赏性。雕塑元素的加入,我不知道你是想让大家看苏绣还是雕像,这个作为一个手工比赛是没有问题的,但作为苏绣为主题的比赛,我觉得已经偏离了苏绣的本质,用这个作品来参赛实在有些牵强。”
蒋林微微一笑,他早已预料到会有这样的评价。
他耐心地解释道:“老师,我理解您的担忧。但我认为,苏绣作为一种传统艺术,也应该与时俱进。这款京剧孙悟空人偶雕塑是一件精美的作品,通过苏绣与雕塑的结合,同时加入了我国传统文化京剧,我试图探索苏绣的更多可能性,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另一位评委老师点头表示赞同:“蒋林的观点很有启发性。艺术就是要不断创新,才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他的作品虽然与传统有所不同,但也体现了他对苏绣艺术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我们应该鼓励这种创新,而不是一味地坚守传统。”
蒋林感激地看着这位评委老师:“谢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将苏绣艺术发扬光大。”
“哎,你这我就不同意了。我们不是不鼓励创新,只是说苏绣、京剧和雕塑的融合是否符合我们这次的主题。既然是苏绣,那就不能喧宾夺主。”
看着两位老师争论不休,坐在最边上的老师也拿起了话筒:“我赞同周老师的话,苏绣以其精细的针法和丰富的色彩而闻名,它要求绣娘具备极高的手工技艺和艺术修养。而京剧雕塑则通过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传达出戏曲角色的情感和性格。当这两种艺术形式结合时,可能会出现风格上的冲突,使得原本独立的艺术形式失去了其独特的魅力。”
“就是嘛!另外哪怕不是因为苏绣比赛,苏绣和京剧雕塑的融合可能会让观众难以理解和欣赏两种艺术的独特之处,从而影响它们在传统文化中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对于这种融合,我们需要谨慎对待,既要尊重传统艺术的纯粹性,也要鼓励创新和探索,但要确保不会损害到原有艺术形式的精髓。”
蒋林站在台上看着自己的作品被批评,虚心地接受了老师的指点。
在艺术领域,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而苏绣与京剧雕塑的融合,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展现出不同艺术形式的交融之美,但也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
由于现场一共有九位老师,其中只有三位老师能认可《孙悟空》,蒋林不出意外地被踢出了这次参赛作品入围名单。
蒋林抱着《孙悟空》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石桥的时候,他把作品摆在石墩上,看着费心心思创作出来的京剧雕塑,一丝郁闷从心而生。
被置放在玻璃罐里的雕塑似乎也在与他对望:创新之路并非坦途,每一次尝试都可能伴随着质疑和挑战。
蒋林回想起自己为了创作这件作品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从构思到实践,每一步都凝聚了他的汗水。
然而,现实的反响却远不如他预期的那样热烈。
这一刻蒋林感到有些失落和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