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林和林秀芬从林氏绣坊聊到以前靠苏绣供他两兄妹读书,再聊到1955年毛主席将苏绣作品《列宁在拉兹里夫湖畔》赠与苏联,再聊到林秀芬最近完工的作品。
蒋蔓洗完碗,躲在门后弹了个舌,见到蒋林抬头,用大拇指直指门外,比画了个走的动作。
蒋林点头之间,蒋蔓已经没了影子。
林秀芬按一泵护手霜在手里来回揉擦。
熟悉的动作。
蒋林记得林秀芬的两个典型动作都与苏绣有关,一个是坐在绣绷前面刺绣,另一个就是擦护手霜。
林秀芬只是歇息了一会儿,看到挂钟上的指针指向七,她起身走到店里:“蒋蔓呢?怎么又野出去了。”
“妈,我以前的绣艺还在,能帮你绣。”
蒋林从小就跟着林秀芬学刺绣,虽然是个男孩子,不过这刺绣的功底不比姑娘差。
只是后来去国外留学,毕业后又留在外面工作,他还能有以前的水准吗?
林秀芬有些迟疑。
“放心吧妈。”蒋林拿出一叠照片,“老手艺,没丢。”
林秀芬扶扶眼镜,细细地观看照片:“照片毕竟是照片,客户定制的作品还是先放放,你先绣个单品试试。”
“行。”
蒋林拿来一幅《燕春归》,绣完之后可以做成一个团扇,图案不多,倒是春意盎然。
林秀芬已经画好线稿,他娴熟地把棉布上绷子。
上绷子在苏绣中属于准备工作,也是每个绣娘都会的必修技。虽说是准备工作,却容不得半点差池。
上绷平整,绣面上要没有折痕,绣绷和绣线都不歪,才能保证后期的刺绣速度和苏绣的精致程度,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蒋林和林秀芬并排而坐,看到那幅《燕春归》,林秀芬笑起来:“我以为你会选择绣山水,以前你的山水绣得最好,还得过奖。”
“一眼就看到这幅,比较有春意。”
蒋林和林秀芬不再说话,专心致志地重复着刺绣的动作。
林氏绣坊的前面没有遮挡物,月亮从山后升起,不过十多分钟已经翻过山头,悬于天际照于九州。
“哥!”蒋蔓好不容易能出去野一天,玩到晚上十点才回来,看到林秀芬也在,她不得不规规矩矩补上一声,“妈……还没睡呢。”
林秀芬斜睨蒋蔓一眼不作声。
蒋蔓知道林秀芬不作声就是生气的表现,小声说道:“妈妈,我同学过生日。”
蒋蔓说完就后悔了,这话连她自己都不信,谁的同学一周之内过七次生日。
“妈,今天真是朋友生日,我明天保证不出去。”
“整整两个月,你连猫的底都没绣完,今日绣不完就别睡了。”
“妈!你为什么老是要我绣啊!我上次绣得你又不满意,非让我拆了重绣,到底怎样你才满意!”
林秀芬把针别到一边:“苏绣猫,湘绣虎。在苏绣里,猫绣的好不好,完全可以看出来一个人的绣艺。你把猫给我绣好了,才能把绣坊继承下去!”
林秀芬声音不大,但语气中充满了不容反驳的严厉。
蒋蔓忍了好几个月,这一刻忽然觉得委屈,她吼起来:“妈,我从头到尾压根就没想过要继承你的绣坊,我学的是游戏动漫设计。我没想过做绣娘,现在不想做,以后也不会做!”
蒋林看到林秀芬气得身子发抖,赶紧扶住她,朝着蒋蔓使了个眼色,厉声道:“蔓蔓,怎么跟妈说话的?”
蒋蔓眼睛红起来:“我讨厌死这堆破玩意了,我恨猫,我讨厌猫……”
说完哭着跑进屋子,砰一声关上了门。
“唉……”林秀芬的表情也好看不了多少,“翅膀硬了,管不住了。”
蒋林看看时间:“妈,都十点多了,差不多就睡吧。蔓蔓她长大了,强逼着她做反而让她更加排斥,明天我带她出去逛逛,最近镇上不是有个苏绣比赛吗?我去劝劝她。”
林秀芬被这么一闹心情也很差,看了看绣绷,洗漱完就回了屋。
蒋林把绣坊里打扫干净,关上卷帘门,往院里走去,蒋蔓的屋子门开了。
他走过去:“蔓蔓,怎么还不睡。”
蒋蔓怀里抱着那只回家时看到的胖橘猫:“哥哥,我不要当绣娘。”
“嗯。”蒋林接过那只猫,“这是七月?”
“不是,是七月的孙子九月。”蒋蔓和蒋林坐在院里的石桌旁,她的目光落在店铺的门上,“哥,你不觉得这间屋子困了妈妈一辈子吗?”
“妈妈喜欢苏绣,从来没觉得被困住。她绣完一幅作品之后,看作品的眼里都闪着光,那是在其他地方没见到过的。”蒋林走进屋里拿出来一叠照片,“看看,你应该会喜欢。”
蒋蔓将信将疑地接过照片:“这是什么?雪鸮……是海瑟薇吗?”
“嗯。”
“厉害了,霍格沃茨,还有千与千寻……”蒋蔓看得津津有味,最后一幅是她十八岁的写真,“这些是……”
“都是苏绣。有些是给合作方的赠礼,有些是甲方定制的作品,最后那幅送你的生日礼,应该这两天就到了。”
蒋蔓反复看着照片:“真的假的?”
“你哥从不骗人。”
“真想看看所有实物,妈也没绣过这些。”
“行了。”蒋林起身揉揉蒋蔓的脑袋,“回去睡觉,明天起早带你去你说的比赛。”
第五届“百艺匠心•刺绣技艺技能大赛”在光福镇举行,两人到达会场的时候,里面已经围满了人,有些是眼熟的街坊邻居,还有些是苏绣爱好者从其他地方赶来看展。
蒋蔓早已经见惯了传统题材的苏绣,可是再次见到这些惟妙惟肖的作品,她还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蒋林跟在她的身后用相机记录下这些伟大精妙绝伦的作品:“这些作品不管是从绣艺,线,还是配色都无可挑剔。”
蒋蔓赞同地点着头,目光早已经被吸引。
这是一幅很常见的《牡丹》,牡丹花团锦簇栩栩如生。为了避免喧宾夺主,叶子放弃翠绿色,而是选用了暗绿的色调,让整幅作品看起来不艳俗,也更有意境。
“哇……”
什么样的词汇才能形容上这幅绣作?